相关试卷
-
1、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利用培养基中的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 B、亲代噬菌体产生子代噬菌体时,需要大肠细菌提供DNA模板、原料等 C、两组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会检测到放射性 D、两组实验中,35S标记的一组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
2、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利用肺炎链球菌来探索遗传物质的秘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不引起小鼠死亡的原因是高温破坏了S型细菌的DNA B、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艾弗里的实验用蛋白酶处理S型菌的细胞破碎物,破碎物中仍含有“转化因子” D、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3、图1为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Ⅰ表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1、Ⅱ-2分别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图2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的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雌性和雄性分别用XX和XY表示 B、若基因位于Ⅱ-1,则正常情况下只有雌性个体才会有该基因 C、仅通过图2无法判断该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 D、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等位基因不遵循分离定律
-
4、下图为某家族某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是显性基因控制的 B、该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Ⅱ-4和Ⅲ-10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00% D、若Ⅲ-9和一个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
5、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都是成对存在的 B、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关系 C、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D、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6、下图为某一有性生殖动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③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 B、③过程体现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C、受精卵中的基因,精子与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D、①②③过程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
7、下图是某雄性果蝇(2n=8)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下列叙述错的是( )A、图中CD段属于减数分裂Ⅱ时期 B、图中B到C的变化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的 C、图中D到E的变化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D、图中HI段细胞中有1个X染色体和1个Y染色体
-
8、基因型为AaXBXb的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卵细胞,仅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 )A、aXB、AXb、AXb B、Xb、Xb、AaXB C、aXb、aXb、A D、a、a、AXbXb
-
9、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简称“模拟实验”)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简称“模型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在“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的小球应重新放回 C、“模型实验”活动中新细胞得到的两条染色体颜色必然相同、长短必然不同 D、“模型实验”活动既能体验染色体行为变化,又能体验染色体数量变化
-
10、下列不能使有性生殖子代产生多种可能的基因型和表型的行为是( )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
-
11、孟德尔用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纯合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1 , F1自交得到F2 ,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C、F2有16种基因型,4种表型且表型比例为9∶3∶3∶1 D、F2出现亲本没有的性状组合,即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
12、“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豌豆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也是重要的遗传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豌豆进行杂交育种时,应在开花前进行去雄 B、豌豆和玉米进行杂交实验时都需1次套袋,其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授粉 C、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一般是纯合子 D、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种子分别间行种植,在自然状态下F1可能有Aa的玉米
-
13、番茄果实中两室果(A)对多室果(a)为显性,下列实验不能鉴定一株结两室果的番茄植株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的是( )A、该植株×两室果纯合子 B、该植株×多室果纯合子 C、该植株自交 D、该植株×两室果杂合子
-
14、下列概念与实例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自交——玉米的花粉落在同植株雌花的柱头上 B、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CCDD的小白兔 C、性状分离——黄色狗和白色狗的杂交后代既有黄色狗又有白色狗 D、显性性状——高秆小麦和矮秆小麦杂交后代只有高秆小麦,高秆是显性性状
-
15、相对性状是遗传学上的重要概念,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与皱粒 B、小麦的高茎与易感病 C、马的短毛与长毛 D、猪的白毛与鼠的黑毛
-
16、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实验
组号
处理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室温,0.5 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
Ⅰ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
75
75
Ⅱ
浸润在河豚毒素中
5 min后
65
65
Ⅲ
10 min后
50
25
Ⅳ
15 min后
40
0
(1)第Ⅰ组处理说明枪乌贼神经元兴奋时,膜外比膜内电位75 mV。室温下,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的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的方式释放 , 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识别。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从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作。
a.降糖药 b.麻醉药
c.镇痛剂 d.抗肌肉痉挛剂
(4)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入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位无改变,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
-
17、可卡因可引起人体多巴胺作用途径的异常,相关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 ]中,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多巴胺以方式被释放到[ ](内环境成分)中,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产生兴奋,其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2)、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后突触后膜并不会持续兴奋,据图推测,原因可能是。(3)、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填上升或下降)。长期刺激后,还会使突触后膜上③的数量(填增加或减少),使突触变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须持续吸食可卡因才能维持兴奋,这是吸毒上瘾的原因之一。
-
18、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为验证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滴管等。
材料用具中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物质是。
(2)、实验步骤:①设计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先向A组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 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测量pH并记录入表。
③向B组的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再依次滴入等量 , 测量pH并记录入表。
(3)、结果预测:A组:1号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B组:。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
19、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请回答下列问题:(1)、脑脊液(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填“双向”或“单向”)的。(2)、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导致脑脊液增加引发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相对升高,脑脊液渗透作用吸水增加,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3)、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脑水肿,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促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地塞米松和ACTH的治疗效果,有关医疗专家做了临床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使用药物
治疗时间
治疗前水肿指数
治疗后水肿指数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A组
ACTH(79例)
3个月
4.1~9.6
1.1~2.9
1.1~2.9
B组
地塞米松(79例)
3个月
5.1~7.1
3.3~4.9
5.1~9.8
对照实验类型有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等,该实验方案体现了对照。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有
①;
②。
-
20、若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及神经纤维上的传播方向。下列各图中错误的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