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毛发的形成和生长依赖于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研究发现,慢性压力会使毛囊干细胞长期保持静止状态,肥胖则导致其易分化成皮肤表面的其他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持愉悦的心情并及时排解压力有助于减少脱发 B、毛囊干细胞与其他干细胞一样都有一定的分裂能力 C、长期高脂肪饮食可能会使毛囊干细胞分化方向改变而使头发脱落 D、毛囊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遗传物质均发生了改变
  • 2、科研人员通过实验证实,细胞板的形成与成膜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之初,子细胞核之间的纺锤丝与赤道板垂直排列,形成的桶状区域)有关。细胞板的形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N”表示细胞核;“○”表示高尔基体或内质网分泌的含多糖类物质的囊泡;“▬”表示细胞板。

    A、推测成膜体在形成细胞板时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B、由图可说明,多糖类物质在高尔基体或囊泡中合成 C、高尔基体或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运输物质时会消耗能量 D、成膜体形成时期,核膜、核仁出现,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
  • 3、《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利用荫坑贮存葡萄的方法(如图)。目前我国果蔬主产区普遍使用大型封闭式气调冷藏库(充入氮气替换部分空气),延长了果蔬保鲜时间、增加了农民收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荫坑和气调冷藏库环境减缓了果蔬中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分解 B、荫坑和气调冷藏库贮存的果蔬,有氧呼吸中不需要氧气参与的第一、二阶段正常进行,第三阶段受到抑制 C、气调冷藏库中的低温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 D、气调冷藏库配备的气体过滤装置及时清除乙烯,可延长果蔬保鲜时间
  • 4、褐变往往导致果蔬的色泽加深、风味改变和营养物质流失,多酚氧化酶(PPO)是引起褐变的关键酶。科研人员以OD值为指标,研究了不同pH下,两种梨PPO活性变化的对比情况,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OD值 B、多酚氧化酶(PPO)为褐变反应提供活化能 C、实验结果说明,两种梨中PPO的酶活性、最适pH不同 D、实验过程中应将酶和底物混合后再用不同的pH处理
  • 5、植物细胞膜上存在多种H+的转运蛋白,如图若将H+运回细胞与逆浓度吸收某物质相偶联,称为同向运输; 将 H+运回细胞与逆浓度输出某物质相偶联,称为反向运输,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物质与B物质的运输方式相同 B、H+顺浓度梯度运回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细胞渗透压 C、将植物从光下转到黑暗中,会使B物质的跨膜运输量大幅下降 D、图中 A 物质与H+的运输为同向运输,A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 6、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下图是囊泡正常运输的局部放大,囊泡运输与S蛋白有关,科学家发现S蛋白异常会使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题意推测S蛋白可能参与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 B、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具有一定的结构相似性 C、若细胞货物为胰岛素,则与其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D、囊泡膜上的蛋白A和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7、溶酶体内的pH约为5.5,细胞质基质的pH约为7.2,如图是溶酶体参与细胞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细胞缺乏营养物质时,其自噬作用可能会加强 B、细胞内少量溶酶体破裂会造成大部分细胞结构受损 C、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可催化分解大分子物质 D、溶酶体参与细胞的吞噬作用和自噬作用的过程中均发生了膜的融合
  • 8、激酶一般是指催化磷酸基团转移至底物分子上的一类蛋白质,底物分子通过磷酸基团的转移获得能量而被激活,所以很多激酶需要从ATP中转移磷酸基团;最大的激酶族群是蛋白激酶,蛋白激酶作用于特定的蛋白质,使其参与各种化学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激酶与其底物分子的组成元素基本相同 B、蛋白激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往往是放能反应 C、蛋白激酶不可以通过磷酸化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D、底物分子被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也被改变
  • 9、初步研究表明,β-AP(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

    A、β-分泌酶起催化作用时消耗水分子 B、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 C、β-AP寡聚合物可能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
  • 10、P物质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脑神经释放的P物质能够使人产生痛觉,脑啡肽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镇静、提高痛阈从而调节人体对痛的感觉。研究发现,脑啡肽作用于神经细胞后,神经细胞分泌其它蛋白质的功能不受影响,唯独不能分泌P物质,根据已有知识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脑啡肽会影响神经细胞内高尔基体的功能 B、脑啡肽会改变神经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结构 C、脑啡肽会阻止含有P物质的囊泡运向质膜 D、脑啡肽会和物质P反应,从而改变P物质的结构
  • 11、如图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序号或字母,   填中文名称)

       

    (1)、请依次写出结构⑦中d、e、f的名称:
    (2)、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图中的[   ]
    (3)、位于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供给。
    (4)、⑥是细胞膜的结构,主要由[   ]和[   ]构成。
    (5)、①~⑥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
    (6)、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
    (7)、大分子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通过(填名称)进入细胞质中。
  • 12、图5中甲、乙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细胞与乙细胞相比,有细胞壁、[   ]、[   ] , 而无
    (2)、甲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有(填序号),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填文字)。
    (3)、如果乙细胞为唾液腺细胞,则与唾液淀粉酶的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序号)。
    (4)、如果甲细胞是从一朵红色花瓣上取下的,则决定其花色为红色的物质存在于[   ]内;

    若甲细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 13、

    Ⅰ:黄河故道横贯曹县东西,全长74公里。故道东段的野鸭湖是平原地区少有的万亩天然湖泊;中段的界牌集水库,碧波万顷,鱼虾肥美,万亩芦苇,千亩桃花,景色宜人;西段的万亩荷塘、万亩稻田、万亩花海、万亩森林,是故道的三大美景,被誉为黄河故道休闲旅游的三颗明珠。 以下是黄河故道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野鸭湖中生活的所有生物属于层次。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 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
    (3)图中与绿色开花植物细胞的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
    (4)脊髓灰质炎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最典型的区别是。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Ⅱ: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④为显微镜的两种镜头,⑤⑥上的横线为载玻片,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据图回答:

       

    (5)①②表示 ,③④表示。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组合是
    (6)下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图2放大倍数为

       

    (7)如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呈“bq”形状,那么其物体实际的形状应该是
  • 14、原尿中葡萄糖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下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则会导致尿量增加 B、据图分析可知,钠钾泵具有催化功能 C、无论是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葡萄糖,还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都不需要ATP供能 D、加入呼吸抑制剂不会影响钠钾泵运输Na+和K+的速率
  • 15、假定将甲乙两个成熟植物细胞分别放入甘油溶液和蔗糖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略高(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蔗糖分子则不能)。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16、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载体①运输溶质分子方式为主动运输 B、载体②运输溶质分子方式为被动运输 C、载体①和②是两种不同的蛋白质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慢
  • 17、某同学用同一叶片的两块下表皮分别编号甲和乙,甲置于清水中,乙置于0.3 g/mL KNO3溶液中,K、NO3-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将甲和乙分别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气孔一段时间,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气孔张开、乙气孔闭合 B、甲气孔闭合、乙气孔张开 C、甲气孔闭合、乙气孔先张开后闭合 D、甲气孔张开、乙气孔先闭合后张开
  • 18、下列现象中,哪项是由于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而出现的现象(  )
    A、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出现皱缩的现象 B、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C、萎蔫的蔬菜浸泡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D、连续嗑带盐的瓜子,口腔和唇黏膜有干燥的感觉
  • 19、氧气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 D、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
  • 20、含羞草被触碰时,叶枕细胞中钙离子迅速使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流出细胞,导致细胞失水。细胞失水后叶枕(如图)的支撑力量减弱,叶片闭合。这说明无机盐离子的作用是(       )

    A、构成重要化合物的成分 B、调节生命活动 C、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D、作为载体运输水分
上一页 268 269 270 271 2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