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地要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和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各地各部门听从党中央号令,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健委、中国气象局、国铁集团等各有关部门单位与受灾地区密切协作,全力提供支持;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火速动员,立即投入抢险救援,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岗”的旗帜高高飘扬,“跟我上”“让我来”的口号催人奋进,让人民群众在灾难面前感到有依靠、有信心、有力量。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说明党是如何带领人民有效开展抗洪救灾工作的。
-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变化
②我国能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②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十四个坚持”
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距震中约20公里的刘集乡团结村有上千间房屋受损、多人被困,情况非常紧急。地震发生后,村里迅速组成了一支由共产党员带头的30多人的抢险救援队伍“团结小分队”,帮着安置群众,分发物资,忙碌在救灾一线。这表明党员干部( )
①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②放弃了个人利益,自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③充分发挥稳定人心、凝聚力量的模范作用
④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是( )
①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
②党贯彻依法治国理念,坚持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③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④党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职能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纵观党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中全会主要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③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深入基层,听民声、察实情,逐步建立起党员干部“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几十年来,这一制度在八闽大地薪火相传,解决了一批又一批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材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 )
①践行初心使命,牺牲自身特殊利益
②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决策程序化科学化
③坚持实事求是,把民忧民虑化解在基层
④贯彻群众路线,以扎实工作推动作风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陕西陇县是奶山羊重要养殖区,2023年以来,聚焦奶山羊产业链市场主体点多、线长、面广等现状,陇县创新建立了奶山羊产业链党委覆盖21个党支部、176名党员、347户经营主体,将企业和农户联系起来,形成了“产业链党委抓统筹、链主企业抓带动、技术团队抓服务”的工作体系,这体现出( )
①陇县党委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了产业发展优势
②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
③基层党组织牢记初心便命,切实履行管理职能
④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为民办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经过一百多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关于这些伟大成就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过了《芯片和科学法案》。该法案对美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将为美国半导体研发、制造以及劳动力发展提供52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该法案提出一项投资限制条款:禁止获得联邦资金的公司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期限为10年,违反禁令或未能修正违规状况的公司或将需要全额退还联邦补助款。拜登表示,这项法案将为美国整个半导体供应链提供资金,促进芯片产业用于研究和开发的关键投入,保证美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安全。
2023年2月16日,美国拉拢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组成的CHiP4联盟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议,美国对华制裁进入新阶段。一旦美国对华制裁升级至产业链层面,中国技术短板的劣势也将放大。可以预见到,美国将会采取更加全面、更加严苛的制裁措施。
结合材料,请你从“国际关系”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对美国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进行评析。
-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18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一带一路”发展学——全球共同发展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智库报告,以下为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各国资全、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票赋各异、发展阶段有别,合作过程中先发国家积累的工业技术、产业标准、管理经验加快向后发国家转移,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制定了“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原则,保留老厂五千多个工作岗位,投入上百万美元为当地捐资助学、修路供水。
◆发展“丝路电商”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丝路电商”提供了一个拉近距离、降低成本、加深推动国与国之间贸易流动的新契机。.
◆全球治理的本质,是在没有世界政府的情况之下.全世界形成一种管理全球公共事务的机制。在亚投行,“不管股份、投票权多少,有事大家商量”。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绝妙的创举,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加以说明。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以来,中国和东盟共同举办了文化交流年、教育交流年、旅游合作年、创新年、媒体交流年等活动,结成225对友好城市。2023年,中国宣布,未来3年,中国将在东盟国家建设10所“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启动“万人研修研讨计划”,为东盟国家培养1万名治国理政、反腐倡廉和绿色发展等领域人才……
2024年伊始,中国和新加坡、泰国相继签署互免签证协定,极大便利了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人员和商务往来。2月2日,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开幕式在福建福州举行。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双方20多亿名民众相知相亲相融,为双方共创繁荣美好的未来带来新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释开展上述活动对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作用。
-
13、巴以冲突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的地区性难题。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作为坚定盟友,美国在此轮冲突爆发后多次表示对以色列的支持,向中东地区增派军事力量,给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联合国安理会11月6日召开闭门会议,结果未能就一项旨在制止巴以新一轮冲突的决议草案达成共识。美英拒绝将要求“立即停火”的措辞写入决议草案,他们支持的措辞是“人道主义暂停”。这体现出( )
①改变了和平与发展的政治格局,加剧了世界的确定性
②竞争与冲突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大国之争愈演愈烈
③联合国是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但仍被某些大国所操控利用
④美国搅局巴以,将人道问题政治化显示出美国利益至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中欧班列是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国际联运列车,目前基本覆盖了亚欧大陆全境,联通400多座城市,形成了“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通道格局,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焕发出新活力。中欧班列( )
①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促进了国际经贸发展
②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增进了民生福祉
③坚持了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捍卫了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
④有助于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困难挑战,2023 年前三季度某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6万亿元,其中出口4.04万亿元,增长3.9%。以下是出口增长的部分情况:
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拉美
中东
非洲
电动载人汽车
锂离子蓄电池
太阳能电池
2.8%
9.6%
10.3%
12.4%
4.3倍
20.6%
29.6%
据此可以推断出该省( )
①制造业分工日益精细化,提高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②重视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走出去”的规模扩大
③坚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增强了对外贸易韧性
④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以“新三样”为代表的我国对外贸易,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引领”转变。这一转变( )
①反映了我国外贸结构新变化,是我国外贸提质升级的生动写照
②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体现国内市场需求对供给的牵引作用
③说明我国正在吸引大量优质外资流入,推动国际产能高效合作
④需要借助人才和科技要素提质增效,在创新中提升产品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7、2023年2月25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结束。会议指出,自上次会议以来,全球经济前景略有改善,但增长仍然缓慢,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通胀水平上升、疫情卷土重来和融资条件收紧等风险可能加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债务脆弱性。为加强国际政策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各国应该( )
①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②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使二十国集团合作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③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推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创新多边合作与协调机制,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近来,美国联合其盟伴以应对所谓的“中国经济胁迫”为借口,器嚷推出所谓对华“去风险化”政策。所谓的“去风险化”只不过是为“脱钩”套上的新“马甲”,其实质是以污名化手段,以“去风险化”之名行“脱钩”之实,推动更加精准地对华构筑“小院高墙”、实施“脱钩断链”。可见,“去风险化”政策( )
①本质是个别国家在推行强权主义,违背了多极化大趋势
②会对经济全球化造成冲击,加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混乱
③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破坏国际市场规则和全球经贸秩序
④维护了始作俑者的国家利益,只会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S公司是湖南一家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制造民营企业,公司先后在东南亚、欧美等地建立海外办事处,构建海外营销服务体系,在印度、德国、美国、巴西建立研发和制造基地,业务现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S公司的国际化战略能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该公司( )
①建立全球化营销网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②建立了海外研发机构,掌控关键核心技术
③建立海外生产销售基地,实现本土化经营 ④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治理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77 国集团和中国”哈瓦那峰会通过《哈瓦那宣言》,呼吁构建更包容、协调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接纳非盟成为G20新成员,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近期,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舞台频频发声、亮相( )
①进一步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②体现出发展中国家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③推动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新的世界格局
④顺应了时代主题的变化,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