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高三毕业生李某(年满18周岁),响应国家号召,报考东北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与山东省教育厅及东北师范大学签署《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书》,协议约定毕业后必须返回山东省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六年,东北师范大学为其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及服务。毕业后,李某不愿从事教育工作。山东省教育厅要求李某退还享受的公费,缴纳违约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李某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②为解决争议,李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③李某若无法定免责及约定免责事由,需承担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违约责任
④若李某选择诉讼解决争议,则由山东省教育厅承担举证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据国家文物局统计,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从2012年的3866家增加到2023年的6833家。文脉悠悠,气象万千,以博物馆这所“大学校”为依托,各大文博场馆结合特色进行创意策划,不断丰富文化供给。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博物馆体系已初步构建,丰厚的文化遗产正被不断活化利用,历史文化也正以生动可感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主人“喜”的3D复原头像。
山西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的乐师们再现壁画《夫妇宴饮图》中的古乐演奏场景。
山东博物馆将齐国乐舞俑进行了数据采样,以3D虚拟动画方式,还原齐国乐舞场景。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通过数字手段将《富春山居图》打造成高5米、长40米的长卷投影,让观众有“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感受。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从思维形态角度谈谈当前历史文化是如何能够以生动可感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的。
-
3、第19届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将运动的姿态与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融为一体。“琮琮”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莲莲”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宸宸”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亚运会吉祥物的形象设计( )
①运用创新思维融入科技元素传递体育精神
②运用抽象思维创造全新形象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③体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④发挥思维能动性作用,实现了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生活中,人们看到雪松、龙柏、山茶、桂花、广玉兰、夹竹桃等植物可以全年保持绿叶,即使掉落部分枯叶也会长出新叶,总是保留满树绿叶,因而将其称之为常绿植物。“常绿植物”这个概念的形成( )
①反映思维能够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
②说明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就能正确地认识对象
③表明思维通过语词巩固对事物共同属性的认识
④利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犯了轻率概括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中国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逻辑知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暮江吟
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
①两首诗词都巧妙运用联想思维的想象找到不同景物之间的关联
②两首诗词都抒发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体现了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③形象思维运用联想、想象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通过思维具体形成了对残阳、露珠等认识对象存在形态的纯然构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去解决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这一重要论断针对不同实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既明确了未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也揭示了全面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法,是确保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事半功倍效果从而顺利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必然遵循。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
7、近年来,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文旅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外国人来华热度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韵味,并用镜头记录下来中国旅行的经历,使中国发展的故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由此可见( )
①重视文化交流,能够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②拓宽传播渠道,能够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③讲好中国故事,能够展现中国良好的形象
④发挥文化功能,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正通过各种方式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意大利,汉服巡游亮相威尼斯狂欢节,东方美学惊艳世界;在伦敦有“中华战舞”之称的潮汕英歌舞在特拉法加广场气势如虹,火爆出圈;在巴黎图书节,原创情景立体书《走近三星堆》让法国小读者爱不释手。这表明( )
①世界各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
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能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网球选手郑钦文改写历史,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夺得女单金牌的亚洲选手,下面是国外某融媒体平台对她的专访:
记者:你决赛的对手说,你是为你的国家而战,她打不赢你,是这样的吗?
郑钦文:是的,我站在奥运赛场上,就是代表我的祖国,我就要为祖国拼尽全力,让奥运赛场升起五星红旗,奏唱国歌。
记者: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为国争光的梦想的?
郑钦文:从我懂事的那天起,从我识字的那天起,从我打球的那天起,就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记者:网球训练和比赛很辛苦,你是怎样克服身体上和精神上负担和疲惫的?
郑钦文:职业球员对冠军的渴望都很强烈,每当有懈怠和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会想起我们的民族英雄和先烈们,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念。
记者:你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和统治力,你是怎样做到的?
郑钦文: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对待每一次击球,天长日久,年复一年。
记者:恭喜你郑钦文,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你还想对你的祖国说点什么吗?
郑钦文:感谢你,我的祖国,我要为你继续贡献我的青春,让我们一起见证祖国的强大。
结合材料,谈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人应如何有所作为?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有人说:“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彻底扭转了中国的发展命运,让我们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巨大跨越。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面临新的形势。一方面,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和挑战,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任务繁重;另一方面,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着眼强国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让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取得更大更辉煌的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理由。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奴隶社会的建立人们称为“进入文明时代的开始”,但是,到了奴隶社会末期,奴隶经常破坏工具,奴隶主庄园大片凋敝。由于奴隶的不断起义和大批逃亡,奴隶的来源日益枯竭,奴隶制大庄园经济也日趋衰落,大庄园已不能维持,奴隶制终于被封建制生产方式所取代。
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分析奴隶主庄园的“盛”和“衰”。
-
1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个明确”。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既有表述上的重大创新,又有顺序上的重要调整,如新增了“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十个明确”( )
①反映了我们党对国情党情发展变化作出的准确认识和科学应变
②体现了党坚持推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定律“公式”,来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时代课题”,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②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③是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④是在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伟大自我革命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由此可见( )
①全面深化改革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②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的战略安排
③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④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在祖国的科技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众多科学家们为之奉献的一生。钱学森为中国航天梦拼搏攻关,袁隆平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孜孜以求……他们在无数日日夜夜里与常人难以理解的深奥原理相伴,和令人望而却步的寂寞共处。他们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底气所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脊梁。这说明( )
①中国梦的根本归宿在于人民
②中华儿女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③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
④把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人生理想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习近平主席在二0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些成就表明(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实现了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进发活力,昭示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③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④国家持续发展社会稳定,要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在新型举国体制下,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可以形成研制大国重器的强大合力。国之重器频现,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这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对此,下列感悟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促进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②创新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强则国家强
④我们要增强制度自信,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们真正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为新的历史时期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