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3年9月27日,辽宁省发布了最新旅游宣传口号——“山海有情天辽地宁”。口号集自然景观和人文特征于一体,温暖诗意,让人印象深刻。今后,辽宁省将围绕旅游宣传口号打造一批最具网红特质的文旅新场景、新空间、新点位。这体现了(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意识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正确意识对人们社会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④意识活动受一定物质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党的领导下,中国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5-18星成功发射、“雪龙2”号完成大洋考察作业、世界最大跨度拱桥建成通车……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
①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执政的根本宗旨
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③发挥共产党员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作用
④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3、30多年奋战在险象环生的消防救援一线,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撑?“只要把群众当亲人,就敢于赴汤蹈火。”李胜利这样回答。刘桂珍在山路上奔波44年,带领乡亲把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这些二十大代表,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闪光,都在一辈子服务人民中贡献智慧、奉献力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员要( )
①坚持党性原则,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
②牢记初心使命,新时代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努力奉献社会,决定了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
④践行党的宗旨,努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2023年10月10—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江西省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深入长江岸线、企业、历史文化街区、农村等进行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所到之处首先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把温暖带到百姓身边。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基于( )
①党将人民利益置于自身特殊利益之上的崇高情怀
②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③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
④满足人民群众一切需要是党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2011年,季某、李某以修建大棚、发展农业养殖为名,从村民手中承包、置换了位于大连市某村的部分土地,购置了铲车、洗砂船等设备,组织人员挖土洗砂并对外销售。同年11月,季某被当地国土资源局处以责令限期将被毁坏耕地复种及罚款900310元的行政处罚。被行政处罚后,二人仍继续从村民手中承包、置换土地并取土对外销售,非法获利共计人民币664500元,造成农用地严重破坏。后二人均被初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罚金并上缴非法所得。对此案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
②季某、李某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承包、置换合同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③若季某、李某对判决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诉讼
④对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活动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海南某校学生在学习“知识产权”时,对以下行为进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作业中引用了司马迁《史记》的一大段话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收录一篇当代作家张洁的散文《挖荠菜》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的手机上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
①作品已超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保护期,不经著作人许可,不构成侵权
②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可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
③如果这一行为是在正规网店上下载并且用于自己使用,那么构成侵犯知识产权
④属于作品的不合理使用,拷贝同学的应用软件安装在自己电脑上属于侵犯商标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某知名歌手在社交平台发布对于热映电影《飞驰人生2》的观后感时,配图中出现了拍摄的银幕画面照片,引发关于“盗摄”的热议。对此,法律专家指出:“盗摄”不等于著作权侵权,但不构成合理使用的“盗摄”是侵权;同时,涉及观影礼仪的道德约束、“禁止屏摄”的格式条款及预防侵权的合理防御,“盗摄”也绝非个人自由。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②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③道德与法律具有一致性,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需要以法治为支撑
④格式条款由于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所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位于甲县的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乙县的李某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给李某45万元,期限8个月,由李某、周某共同拥有的房产作抵押担保,借款到期后因催要未果,该银行向乙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对该案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地域管辖中“原告就被告”原则,由乙县人民法院受理该案 B、本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借给李某的45万以及用作抵押的房产 C、本案中只能由甲县的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相应举证责任 D、若李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则银行可行使抵押权将房产直接变卖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也曾幻想通过学习西方文明、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进而建设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正式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建设任务,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结合材料,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国通过走西方发展道路来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尝试无一例外都失败了。(2)、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深刻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内在逻辑。 -
10、2024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是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70周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下列对有关历史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进入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中美建交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1、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75年沧桑巨变,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2、下图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不仅记录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坚实步伐,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性变革。图中事件反映的时代变革的成就及意义是( )

①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④标志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从那时开始,改变任人宰割的命运,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和解放,建设富强、民主、幸福的国家,便成为中华儿女追寻的梦想。其他政治势力皆未能凝聚起实现这一梦想的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并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明( )
①统一战线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拥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情况
③统一战线是完成近代中国社会历史任务的要求
④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科学思维必须符合逻辑思维规则。对下列思维点评合理的是( )
序号
思维
点评
①
有人认为《平凡的世界》是精品小说,有人认为《平凡的世界》不是精品小说。
违反矛盾律
②
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对待生活的人。
运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来下定义
③
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身体,我不是运动员,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④
真金是不怕火炼的,所以,真金不是怕火炼的。
符合换质推理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然而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历长期的艰苦斗争,求得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艰苦创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现在,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历史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行。
简要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目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不懈奋斗,并取得了伟大功绩。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1956年底,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978年12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开创、发展、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百年来的伟大功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
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下列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所做出的贡献,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充满新活力的体制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
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
——毛泽东
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邓小平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
以上论述共同说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 )
①独立自主、自信自立
②开拓创新、艰苦奋斗
③立足国情、尊重规律
④不忘初心、依靠群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纵观46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走出一条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迈向富强的崭新道路。材料表明( )
①百折不挠的人民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
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面貌
③改革开放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翻开照片,许多瞬间刻印在人们心中。湘西十八洞村的围炉夜话,河北阜平农民炕上的盘腿而坐,湖北新冠疫情防控考察时的细心叮嘱,海南五指山毛纳村调研时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挂念的始终是人民群众。由此可见( )
①党始终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④坚持人民至上是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