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走出了一条从我国国情出发,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②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唯一正确道路             

    ④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回首改革开放历程,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②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③开放浦东——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④党的十四大——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也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了新时期农村的秀丽景象。歌词中的“变样”印证了改革开放(     )
    A、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B、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C、促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D、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
  • 5、1956年9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写道:“……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未来。”这次会议引起“欢腾”的原因是(     )

    ①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②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确立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④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了加强国史教育,某高中举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主题研讨活动,下列是某班同学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如下图):

    据此推断,该班同学研讨的主题是(     )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C、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D、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7、《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经典文献,是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指明“中国向何处去”的经典篇章。重温经典,阐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体现在(     )

    ①领导阶级“新”:由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             

    ②革命前途“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革命任务“新”: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             

    ④革命范畴“新”: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8、202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的饯行活动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几十名党员的小党成长成为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一路经受住很多严峻考验,领导中国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使得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 9、为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高一某班组织参观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探寻“觉醒之门,英雄之地”的文化底蕴。他们可能获得的正确认识是(     )

    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②中国资产阶级未对国家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

    ③近代中国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

    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让人民看到了中国的出路与希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2024年9月27日,“第八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天津举行,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推动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在于(     )

    ①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     )
    A、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B、指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C、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D、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12、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④找到了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大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一“文明时代”(     )
    A、人们普遍拥有人身自由 B、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城市出现 C、人们依托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D、普遍存在着“金字塔”状的封建等级
  • 14、伴随着私有制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国家的诞生,人类告别原始社会,下列关于私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私有观念的存在             

    ②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③私有制加剧了贫富的分化,是历史的倒退             

    ④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成功。4月26日,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三十载波澜壮阔,新时代十年奋进。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用三十年跨越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党和国家对我国航天事业进行顶层设计,更有每次实验前的科学方案预案,指导了我国航天飞行的成功。每一次飞行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中国高度、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中国气度闪耀浩渺苍穹。

    材料二   在时代前行的足迹里,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奋斗的精神都是不变的底色。各行各业的拼搏故事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也滋养了追梦者的初心,成为我们追梦路上的精神动力。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飞行管理部部长宋寅入职10多年,带领机组人员穿梭于云海、救人于危难。她已累计安全飞行3000多小时,成功救助200名身处险境的人员。一名合格的海上搜救飞行员,要先学会驾驶直升机,再进入海上搜救。宋寅在一天天学习、一次次执行任务中快速成长。重庆市巴南区皮肤病防治院医生蒋朝辉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放弃到大医院工作的机会,接过父亲蒋成正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一名麻风病医生,扎根基层,守护村民健康。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助理邵晶潜心考古,十多年来坚守水、电和通信信号都很稀缺的黄土高原,每年在外工作时间超过300天,揭开了石峁的神秘面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谈谈上述奋斗者事迹给青年学生的人生启示。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耗时近20年,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儒家文献整理项目,《儒藏》工程已完成“精华编”中国部分的整理出版,编纂工程取得重要成果。

    《儒藏》编纂工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儒藏》“精华编”,第二阶段则是全本《儒藏》。成果质量重点体现在校勘和标点两方面。做好校勘,首先要正确选择底本和校本。《儒藏》“精华编”《凡例》提出,确定内容完整、精确率高的版本为底本,精选有校勘价值的版本为校本。为统一体例、规范校点、保障质量,《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制定了具体编纂体例,建立了一系列严密的工作流程。一部书稿从交稿到正式出版,均须经过样稿审核、全稿初审、通审、抽审、抽校、复校、复审、质量检查等数次严格审定,出版社还要进行三校三审。多方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努力,保证了《儒藏》工程高质量推进。

    编纂《儒藏》,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回应着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这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贯通旧邦与新命、传统和现代,既是文化复兴的必然途径,也是当代学人的重要使命。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儒藏》工程项目组是如何保证工程高质量推进的。

  • 17、2024年8月6日,中国网球队运动员郑钦文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远大的梦想,唯有坚持才能抵达。”这位21岁的姑娘,用自己的奋斗与努力,夺得中国网球在奥运女单项目上首枚金牌,创造了历史。郑钦文的事迹启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     )

    ①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

    ②砥砺奋斗,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异彩

    ③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

    ④以努力拼搏的方法论来调整自己的世界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恩格斯指出:“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
    A、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B、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形态表现为历史的偶然现象
  • 19、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成果,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表明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该成果深化了人类对月球演化历史的认识,可见(     )
    A、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索世界规律的思维活动 B、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认识的过程 C、在继承基础上不断超越是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D、科学理论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 20、“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核心思想是,信仰或者信念的存在是由每个人自己选择的。如果一个人选择相信某件事情的存在,那么这件事情就存在,但如果他不相信,那么这件事情就不存在,这种观点在宗教、哲学、科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信则有,不信则无”(     )

    ①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②夸大了个人主观精神的作用

    ③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④体现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