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回望百余年前的起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从此,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下列探索之路与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改革开放时期
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拼搏,中国共产党终于在1949年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①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②离不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和必要准备
④为新中国的成立创造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指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快要到来
②“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的想法,不肯承认革命高潮到来
③“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预言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强调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毛泽东的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浓缩性,这首《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仅用四十二个字就把中国近百年的过去和当下写了出来。“一唱雄鸡天下白”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鼓舞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5、某老师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课时,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在课件上展示了具体意义,并启发学生思考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在哪些方面。下列能正确回答该问题的是( )
①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和革命政党
②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③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新的革命方法
④中国迎来了顺利的革命征程和光明的革命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对于中国革命,有人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即两个革命阶段可并作一步走,从而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 )
①没有深刻认识中国基本国情
②忽视了两种革命的相互联系
③没有看到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④混淆了两种革命的性质界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的两个根本性的弱点是( )
①依赖于外资与本国统治者,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具有妥协性
②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③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小生产者限于明显的自身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④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梁漱溟曾经于1955年写过一篇《告台湾同胞》的文章,他发自肺腑地说道:“有许多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五年来经历着的事情一件一件多得数不清,这些事情综合起来不外乎一件大事实,那就是中国人百多年来一直走着下坡路的命运,如今给共产党扭转了而向上,五年之间真有‘如日方升’景象,这是事实,这是不可否认的最大事实。就是眼前这最大事实,使我无法不信服中国共产党。”由此可见。(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②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生产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推进各项伟大事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基于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
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1、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实验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宣告破产。该实验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公社成员的生产只为满足本社成员的需要,导致公社产品品种少、数量少,分配非常艰难,还有很多人竞争轻松的脑力工作,逃避重体力工作等。“新和谐公社”实验及其破产( )
①说明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社会变革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②反映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有其历史必然性
③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他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具体方案
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③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能够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推向发展顶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习近平总书记说:“到20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200周年之时,正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届时,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将以自己的壮举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预见性,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这个伟大时刻的到来吧”。由此可见( )
①《共产党宣言》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
②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作出了具体构想并指导实践
③《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继续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④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完成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4、某高一学生以“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搜索了一些资料。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小组成员对相关资料起了相应的标题。下列标题描述正确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B、《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D、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
15、下图是某班同学在学习必修—第1课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一——其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
②图二——其发表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图三——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④图四——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法国经济学家圣西门(1760~1825年)看到当时法国劳苦大众所遭受的苦难,立志做“工人阶级的代言人”。他的理想是依靠说服的办法,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实业制度”。为此,他把赚来的钱用于科学研究、结识教授虚心求教以及四处游历,但终以失败告终。圣西门失败的原因有( )
①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资本剥削的秘密
②仅从理性和正义角度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没有找到建立新社会的依靠力量和正确途径
④仅仅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社会的蓝图进行了美好的设计
②比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是远古百越的南越支系。在海南岛发现的130多处文化遗址中,多属磨制石器和夹砂粗陶的文化遗址。下列选项中符合当时社会情况的有( )
①原始畜牧业、农业和个体手工业已出现
②人类已经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
③生产资料由氏族部落全体成员共同占有
④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
煌”的重大任务。
材料一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3年署期电影总票房为206.19亿元,观影人次为5.05亿, 国产影片票房为180.57亿元,市场占比为87.58%。可以说国产片以高品质、高口碑、高话题度
撑起了今年的署期电影票房。
今年署期,电影市场推出上百部影片,不论是数量、质量还是类型丰富度都呈现了电影市 场迅速复苏的态势,作品涵盖了喜剧、古装、青春、悬疑、犯罪、动作、科幻、动画等多种题 材。既有对于社会现实的关照,也有对唐朝气象的磅礴复原。其中,票房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孤
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
材料二 近日,主题为“团结奋进新征程同心奋斗创伟业”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 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五个一百”包括: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百篇网络 正能量文字、百幅网络正能量图片、百部网络正能量动漫音视频作品、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 动。该活动将分布在时间之流中的平凡个人的“正能量”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专题专栏、 主题活动等集中呈现,汇聚社会正能量,引领网络大流量,展现非凡“我”力量。《光明网》评 论该活动:“人力有时尽,但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 选展播活动,必将温暖这个春天,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思想的力量,振作精神、鼓舞士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奋勇前行。”
(1)、结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点,阐述面对日益成熟的观众,中国电影如何进一步拓展市场 空间,让更多观众对其建立信任和喜爱。(2)、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阐述举办“五个一百”活动历史必然性。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1年前,一艘小小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跨世纪的航程。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人类解放事业的大潮中,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改变民族命运的进程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紧密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承担起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的崇高使命,责无旁货肩负起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神圣职责。中国共产党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始终践行“大道不孤、四海一家”的行动价值,以百年奋斗的“自转”推动世界历史的“公转”。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促进人类进步、追求世界大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以百年奋斗的“自转”推动世界历史的“公转”。请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此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