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3年正值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主要在于( ) 

    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导 

    ④改革开放消除了一切不合理的体制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它的具体内涵有:革故鼎新的超越精神、披荆斩棘的革命精神、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直面难题的担当精神以及只争朝夕的追赶精神。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提三条建议。
  • 3、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带领亿万人民上下求索、克服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和限难险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其成功背后的密码是: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经验的取得和积累,都是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创造。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都是党主动解放思想,顶层谋划的结果,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坚定不移地捍卫了伟大事业,保证了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

  • 4、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综合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领导全国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 5、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结合材料,从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的角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 6、西汉时期,租种地主土地,缴纳地租的佃农和被豪强地主雇佣耕作、领取雇佣值为生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时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部队,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方免不得脱籍。但他们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制生产关系和奴隶社会相比有什么大的变化。

  • 7、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发展历程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

    ③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借鉴,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完全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9、建国后,我国发生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次变革是指(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新中国的成立 D、毛泽东思想的成果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毛泽东指出:“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毛泽东强调的这些不熟悉的东西,可以理解为(   )

    ①继续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人民政权 

    ②通过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③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④通过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1、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下列对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并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②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救中国

    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五百年来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历尽曲折。从空想到科学,从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到伟大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主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力。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②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依据和决定因素

    ③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基于( )

    ①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超越阶级、为解放全人类服务的

    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2023年5月3日,人们举着反对AI创作工具的标语走上纽约和洛杉矶街头罢工,怒斥剥削,呼吁提高薪资,要求公平的合约,拒绝给AI打工。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④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矛盾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香江潮涌,紫荆花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从此开启了历史新纪元,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依托祖国的强大支持,今日香港关山飞渡、行稳致远。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不仅保持原有特色和自身优势,更链接了祖国内地的优质资源,搭乘上发展“快车”,提高了参与度,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强大的祖国,是香港最坚实的依靠;祖国的强大,也需要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奋斗。香港背靠祖国,受益于国家发展,也要致力于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香港各界人士要弘扬爱国爱港传统,继续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在“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和“前海方案”等重点规划建设中发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材料二

    2023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回信勉励香港培侨中学的学生,鼓励他们坚持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为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1)、强大的祖国,是香港最坚实的依靠;祖国的强大,也需要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短个中华儿女的奋斗。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香港发展稳定,青年大有作为。请你为青年学生在建设美好香港,实现民族复兴中如何担当作为提出两条建议。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风险挑战】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

    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

    【追求真理】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是追求真理的光辉典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

    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和

    基本规律问题,明确提出并逐步形成“四个现代化”战略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千秋大计,顺应时代潮流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

    化”战略构想,并作出“三步走”的具体安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密结合新时代特点,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蓝图和新形态。

    (1)、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党是如何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形态的。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明清时期丝织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保存着南京老城南最原汁原味的城市肌理。

    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围绕‘生活+”的基木理念,基于产权人、使用人意愿,采用“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在人居环境方面,街区探索“一院一策”“一户一设计”等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方法,依托高校智力资源、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出台改造设计规范与样式;实施定制化改造与有机改造,优化房屋内部结构,采用微型管廊等创新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实现现代生活植入,在保障居民生活的日常性、多样性的基础上,保留街区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

    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分析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坚持“一院一策”“一户一设计”理念的正确性。

  • 18、针对农业领域科研与生产需求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这
    三个突出问题,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使其在完成知识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科技小院模式让懂农业、会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业专业人才走进乡村,与农民一起生活和工作,帮助农民改良技术、发家致富,引领乡村振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百姓家,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能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其科研能力、专业素质等得到全面提升。同时,科技小院以土地做黑板,把作物当教材,改变了农民的种植理念,培养了大量懂科技的新型农民。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寄语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科技小院为什么行?结合材料并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原因。
  • 19、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内容主要包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多层次医疗保漳有序衔接,推进医药领域改革和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等等。这反映了国家( )

    ①实现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自发认识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广东省将累计组织10万名青年下乡帮扶、联系服务10万名青年返乡实践、培训服务10万名青年提升兴乡技能,不断推动人才回归、资源回乡、项目回流。上述举措( )

    ①能发挥青年在物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

    ②能发挥人才在社会变革中的主体作用

    ③体现了青年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尊重乡村发展规律,能助力乡村振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