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广东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敢于冒险、迎接挑战,在创业创新过程中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同时广东人也具有开放的心态,善于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这种拼搏精神和开放心态为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这说明(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③社会意识能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现在,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把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而超大规模经济体可以也必须内部可循环。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看出( )

    ①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战略的反复性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

    ③认识和利用规律有利于我们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①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2023年8月,国际学术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运算,成功再现了海王星轨道外侧柯伊伯带天体的多个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太旧系外缘可能存在一颗未知的类地行星。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②科学研究的发展会不断推翻之前的认识

    ③促进认识的发展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④先进的工具是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2023年8月,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应急减灾二号F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星组网运行后,具备了中分辨率、多模态、宽覆盖遥感数据获取能力,进一步增强不利光照及云雨气象条件下数据获取能力,更加有力支撑洪涝、台风、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监测,还可以为应急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草原、地震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材料表明( )

    ①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具有历史性

    ②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

    ③实践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能力提升

    ①探索大气变化规律的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了一生的时间,去观察、记录和研究昆虫的家族、特征与习性,日复一日耐心地做着实验。他根据观察得来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写出了《昆虫记》这部巨著。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 )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影响

    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需要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前提

    ④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细致的观察奠定了法布尔的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从漫画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承认矛盾、直面矛盾有助于正确解决矛盾

    ②要在试错与改错的对立统一中正确对待矛盾的转化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子曰:“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在前进的路上需要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

    ②认识事物要坚持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结合

    ③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

    ④新事物在克服旧事物的内容中发展自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近年来,陪人看病、替人取药、帮人问诊等陪诊服务悄然兴起。陪诊服务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也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但是,陪诊服务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存在不少短板待补齐,只有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才能走得更远。这表明,陪诊服务( )

    ①不可避免地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必须接纳

    ②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其发展和完善不可能一蹦而就

    ③作为新事物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④发展具有曲折性,有待超越现有社会条件对其的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要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区域互联互通,带动和推进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地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有序转移。上述讲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创造新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感觉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式分别反映外界对象的各种属性。动物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在大脑中形成对客观环境的统一反映,这就是动物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甚至还具备简单的分析和判断。例如,猎狗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帮助猎人拦截猎物,狐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来躲避猎人的追捕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大脑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动物具有一定的情感活动,具备简单的思维能力 C、动物心理在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D、再复杂的动物心理都不能自发地发展为人的意识
  • 11、野牛水稻长在水单,产量并不高。但是,我们的祖先发现,如果在水稻快成熟时突然把水放掉,水稻为了传宗接代,会拼命长种子(稻谷),而且一株水稻会长出好几支稻穗,运用这种方式种植水稻,水稻产量会提高,水稻也因此成为人类的重要农作物。这表明( )

    ①改变水稻的生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

    ②人类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新物质

    ③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规律

    ①人类可以有效地利用客观规律以造福自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司母戊鼎是商朝后期的青铜铸品。根据鼎腹内壁上的金文“司母戊”,考占学家将其命名为“司母戊鼎”,意为“祭祀母亲戊的铜鼎”。有学者指出,这个阶段的汉字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第一个字向左念“司”,向右则念“后”结合出土地点,“后”有“皇后”之意,是一种尊贵的称号,于是人们将“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意为“商王祭祀母亲的鼎”。上述材料说明( )

    ①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对象

    ②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的

    ③意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告诉我们( )

    ①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②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③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④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2023午8月,有媒体报道,部分商家为了获取流量诱导消费者刷好评,甚至批量刷好评、控制差评,这使得网购平台的评价越来越难以让人信服。从哲学上看,虚假“好评”属于( )
    A、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唯心主义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经历过挫折和失误,但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主要的,从1953年到197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1.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7%,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多方面的物质基础。一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1966年,建成并投产的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1198项,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二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见规模,效果明显。三是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四是培育了良好社会风气,社会进步举世瞩目。五是在外交上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 16、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④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回顾党史,每次党代会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作出的决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贡献是( )

    ①实现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②明确主要任务是把落后的农业国建成先进的工业国

    ③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④提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三大改造”的完成( )

    ①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的形成

    ②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③使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春秋战国天下大乱,中华民族进入重大历史转型期,有识之士纷纷挺身而出,为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展开了一场跨越300余年的诸子大辩论。对此,有学者指出,诸子的思想固然深刻,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根本上使社会长治久安,因为他们的思想仅仅是“治之术”, 而非“治之道”。 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道” 应该是( )

    ①着重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主要矛盾

    ②自觉遵循支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

    ③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先导作用

    ④坚持实现人民利益与调动人民创造性的有机结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

    ①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②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③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