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电影《红船》以“红船精神”为纲,结合党史最新考证研究资料,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求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故事视角,准确演绎、全方位呈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与历史必然性,从原点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逻辑和百年的奋斗初心,关于中国共产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2、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推翻封建专制、实现国家统一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结束殖民统治、反对霸权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下列属于《共产党宣言》意义的是( )

    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        
    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③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我国古籍记载,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强迫被俘虏的有扈氏氏族成员做放牧的奴隶,称为“牧竖”。这些“牧竖”( )

    ①被奴隶主完全占有,毫无人身自由      
    ②不敢反抗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可以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的劳动产品      
    ④与奴隶主阶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恩格斯说:“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 B、国家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而产生 C、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6、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旨在说明(   )
    A、城市的出现决定了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瓦解 B、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C、城市的设立是人类社会形态更迭的根本原因 D、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与进步
  • 7、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 8、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 9、新中国诞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 10、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 11、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 1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符合《药品目录》的药品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2021年医保目录谈判现场“灵魂砍价”的视频走红,吸引了不少大众的注目。

    材料一

    材料二 医保价格谈判的总方针是“以价换量”,即通过带量采购来推动药价大幅下降。例如,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从谈判前的69.97万一针降至3.3万一针,降幅高达95%。

    在医保目录调整中,国家始终坚持“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将医保基金可承受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新纳入药品着力满足广大参保人对基本用药的需求,患者受益面广泛,群众用药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进一步提高。

    通过医保目录谈判在药企、患者需求、医保基金三者之间寻找一个价格平衡点,最终实现“药企有利可盈、患者有病可治、医保有粮可供”。

    (1)、描述材料一反映出的信息。
    (2)、结合材料和图反映的信息,说明我国通过谈判调整医保目录实现国家、药企、患者三方共赢的制度性原因。
    (3)、国家通过谈判方式调整医保目录是如何体现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回首百年,无论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中国青年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追求始终未改,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贞初心始终未变。一代代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风气之先,创造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历史和实践充分表明: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请你结合材料,以“当代青年矢志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为题,写一篇时评提纲。

    要求:①运用发展观和人生价值观相关知识;②紧扣主题,论据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规范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字数在250字左右。

  • 15、阅读相关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摆脱了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道路依赖”;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道路,提供了借鉴经验。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从二○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分析党如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演进。
  • 16、在火车出现前,马车一直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试验的那一天,有好事者驾着一辆马车与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没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得七零八落,一路上嘲笑起哄声此起彼伏。然而斯蒂芬森并没有就此灰心丧气,他不断改进机车,坚信火车一定具有马车根本无法比拟的前途,终于造出了更先进的蒸汽机车,随即在英国和美国掀起了一个修筑铁路、建造机车的热潮。
    (1)、从蒸汽火车到现在高速动车,火车是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
    (2)、从火车取代马车的案例,你能获得哪些哲理启示?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些年,长江严重透支,习近平对此曾形容“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专家指出,长江上中下游“病情”应分开来看。上游主要是“栓塞”问题,水电过度开发导致河流自然水温结构改变,严重影响到鱼类产卵繁殖,阻断了洄游通道;中游主要是“肾病”,生态湖泊明显退化;下游主要是“中毒+皮肤病”,河流水质遭到严重污染。

    治理长江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修订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将维护健康长江作为规划的重要目标。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有关知识,说明专家观点对“医治”好长江“病”的启示。

  • 18、在国外城市街头,人们看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尽兴表演民族乐器,琵琶、古筝、唢呐……这些“街头艺术家”与国籍不同、肤色不同的外国人一起沉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世界里,我们就拥有了一种更有利于和平和发展的交流语言。由此,我们能够感悟到( )

    ①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才充满生机与活力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文化自信来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红安县七里坪长胜街是大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街内现有七里坪革命法庭(右图)等18处革命遗址,其中8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革命文物一条街”。保护革命文物,是因为其(    )

    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能激发人们接续奋斗的意志

    ③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载体

    ④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京剧演“技”,还是演“戏”?京剧表演艺术中掌握程式表演和程式技巧非常有必要,同时还要有“戏”,这个“戏”就是人物与生活原型的近似情感,做到“戏不离技,技不离戏”。“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材料说明(   )

    ①“技”是“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京剧表演中既重“戏”又重“技”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技”需要“戏”中的剧情和人物呈现出来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戏”决定着“技”的发展

    ④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戏”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上一页 1493 1494 1495 1496 14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