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用115字提纲挈领,勾画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运用所学知识,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①“人猿相揖别”,标志人类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②“小儿时节”,喻指原始社会
③“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不过几千寒热”,说明了漫长的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三星堆考古“上新”啦!经过碳14年代检测方法分析,三星堆新发现的4号坑属于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左右。下列关于该时期说法正确的有( )
①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②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
③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
-
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
5、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
-
6、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45年风雨兼程,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今天,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对内启动改革,对外实行开放,从而在改革与开放的互动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有光明前途。(1)、结合材料,举出两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2)、谈谈你对“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的认识。
-
7、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及相关史实,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
8、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
9、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放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平台也同步推出。节目中讲述了1929年一段父子对话的故事。如下:
孩子:“爸爸,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爸爸:“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孩子:“为什么没有煤了呢?”爸爸:“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爸爸:“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卖不出去。”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什么现象?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
10、下表为1978-199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情况(单位:亿美元),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我国( )
年份
1978
1980
1984
1988
1992
1997
进出口总额
206.4
381.4
535.5
1027.9
1655.3
3251.6
①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②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④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1、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某校开展了以“寻找时代记忆,激荡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图片展览活动。高一(1)班负责“改革开放”专题,要按时间顺序对以下素材进行排序展出。下列选项中,排序合理的是( )
①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②乡镇企业迅速发展③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④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
12、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对应正确的是( )
①半封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封建主义→争取人民解放
②半封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实现人民幸福
③半殖民地→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推翻封建主义→实现国家富强
④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3、恩格斯说:“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这一发现揭示了( )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④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高一(1)班同学正在开展一项有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主题研究活动,收集到了相关资料: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阶级的产生,国家的起源以及私有制的确立。其内在演变关系传导正确的是( )
①原始社会逐渐走向解体
②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③土地变为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
④阶级出现,国家最终形成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
15、改革开放以来,世界惊叹“中国奇迹”“深圳速度”“嫦娥驻月”“抗疫答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C、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D、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
-
16、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处应填入( )
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设置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
17、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 )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B、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D、推进改革开放的进入新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
18、社会主义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这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②鉴戒苏联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③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④开始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9、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
①把毛泽东思想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1952年-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革命 B、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