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列体现中国对世界塑造力的是(    )

    ①中国牵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②共建“一带一路”逐渐从倡议变为行动,从理念转化为实践

    ③中国继承并创新了国际合作机制,创造性打造“金砖+”机制、中国一中东欧(16+1)合作平台

    ④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等倡议和理念写进联合国决议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23年11月30日在迪拜世博城举行,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与发展中国家不断深化合作,积极推动建设低碳示范区,强化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推动世界各国努力实现绿色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树立了典范。这表明(   )

    ①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力量在逐渐增强

    ②国际合作有助于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④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2023年11月30日,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从人道主义救援、停火止战、加大外交斡旋、寻求政治解决等5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方原则立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   )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基本准则

    ②勇于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③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契合各国心声

    ④积极推动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国一中亚峰会时就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坚持守望相助—携手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坚持共同发展—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坚持普遍安全—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坚持世代友好—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这表明(   )

    ①我国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②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③坚持多边主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普遍选择

    ④我国以维护国家间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中国已经与多个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实施了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目前已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我国自主建造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空间站体现了(   )

    ①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②中国梦是各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③我国已成为国际航天领域发展的领导者

    ④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实际表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纪念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提出10周年国际研讨会发表书面致辞。习近平强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将赋予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内涵,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以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为地区团结、开放和进步提供新的助力。我们将推动亲诚惠容理念新的发展,将在坚定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周边提供新机遇,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惠及周边,共同推进亚洲现代化进程。中国将同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中国与周边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利益相融,命运与共。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地区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将始终做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的中流砥柱。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谈谈你对新时代的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认识。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强必霸,是西方500年来始终不变的历史旋律。而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指出:“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023年上半年,中国在助力世界和平与发展上成绩亮眼,斡旋沙特伊朗复交助力中东兴起“和解潮”,同访华的亚洲、欧洲、拉美、非洲等多位政要共商发展大计······种种事实说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将为人类开辟一条强而不霸的现代化之路。

    有观点认为,国强必霸,中国富强了也必将对世界构成威胁。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批驳。

  • 8、材料一 加拿大政治学教授查尔斯·琼斯在《全球正义:捍卫世界主义》中提出:人权的普遍性无论如何都会允许保障那些权利的具体方式存在巨大差异。许多国家的政府已经使得满足其公民基本权利要求的福利计划得以落实。当然,区域性团体可能缺乏满足其成员需要的资源,(因此,)在真实的世界当中对于基本权利的保障却不能只留待地区或国家层次的政府来完成。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文明的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及经济冲突主宰全球政治,强调西方文明应防范儒学与伊斯兰两大文明的联合。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我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首次出访,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及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6天5夜,30多场活动,从运筹多边外交,到引领双边关系;从密切大国互动,到深化互利合作;从阐释中国之治,到回答世界之问……中国为促进亚太和世界繁荣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成功实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合”。结合材料二,运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成功实践简要评析材料一中两位学者的观点。

  •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对国际秩序、全球安全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场冲突中,一边是美国渔翁得利大发“战争财”,一边是欧洲经济民生遭受严重冲击。世界上越来越多人已经看清,为维护自身霸权美国不仅推动俄乌冲突一步步升级,拉拢西方国家对俄施加极端制裁,冲击全球经济民生,还强化由自己主导的军事同盟体系,大搞集团政治、阵营对抗,严重破坏全球治理体系,令进入动荡变革期的世界面临更多难题。针对俄乌冲突,小张同学认为,俄乌冲突实质上是美俄基于地缘政治的霸权之争,中国应当独善其身,远离纠纷。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否同意小张同学的观点。

  • 10、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面貌,也对世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充分表明(   )
    A、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解决,现代化指日可待 B、我国已经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11、“聊天机器人”的蓬勃发展在全球开启一场新的竞赛。根据经合组织AI政策观察站的数据,美国和中国在全球AI领域的风险投资遥遥领先。2022年全球投入AI领域1200亿美元,其中550亿美元来自美国,220亿美元来自中国,欧盟以120亿美元位居第三。中国的阿里巴巴和百度、美国的“字母表”和微软是这场竞争的主力。我国积极参赛是基于( )

    ①国家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强大的国家实力

    ②推动多边主义发展,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

    ④科技竞争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自出版以来,已发行20个语种版本,畅销不衰,在海外圈粉无数。许多西方国家政要、学者认为,这本书展现的是真实的中国,从中可以了解中国的追求、梦想和雄心壮志,它为人们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这表明(   )
    A、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B、中国智慧已得到了国家社会的一致认可 C、中国成为了国际新秩序建设的主导者 D、中国与西方国家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 13、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方应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中方的立场是基于(   )

    ①国家主权具有对外至高无上性  

    ②维护中美两国传统友好关系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④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最高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在与发展中国家的交往合作中,中国始终坚持做实事好事。在莫桑比克,中国帮助培育种植杂交水稻,出产的大米被当地人命名为“好味道”;在墨西哥,中国企业积极资助福利院等公益项目……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做实事好事( )
    A、有效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B、旨在塑造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C、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代表性话语权 D、展现了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大国担当
  • 15、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斡旋之下,沙特和伊朗中断了7年之久的外交往来重新开启,沙伊同意恢复双边关系,重开使馆、互派大使。中沙伊三方将共同努力,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由此可见( )

    ①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沙伊双方将以合作代替冲突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沙伊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

    ③谈判与对话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对话协商可以助力化解分歧

    ④中国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努力做好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6、2021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主题就是支持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如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已纳入近200个务实合作项目。这表明(   )

    ①中国对落后国家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中国一贯支持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③中国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

    ④全球发展倡议有效凝聚了共促发展的国际共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4日,“2023从都国际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本届论坛七项议题分别是:全球战略稳定;推动经济复苏与全球合作;全球性挑战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民间友好交往与世界未来发展;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变革;“三大全球倡议”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议题直面全球事务突出问题,持续传递“坚持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等共识,释放出合作、开放和共赢的清晰信号。

    梳理历届从都国际论坛,合作、多边主义、包容、可持续发展等词高频出现。这既蕴含着共同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期待,也折射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在国际社会深入人心。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谈谈召开从都国际论坛的意义。

  • 18、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展4日在广州闭幕,实现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8%,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广交会进口展为境外参展企业搭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快速通道,让他们共享广交会的“超级流量”,同时也结识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户,为拓展全球市场带来了新机遇。

    举办系列展会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时代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勇立人类发展进步的时代潮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系统阐明中国的发展观、安全观、文明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习近平总书记密集开展元首外交,实现了对重要地区、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全覆盖。中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场峰会,创设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多边金融机构,国际话语权、规则制定权、议程设置权全面提升。积极构建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巩固了睦邻友好周边关系,加强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外交布局更加完善。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明中国是如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的。

  • 20、2023年6月14日至15日,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平等、合作、发展:《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与全球人权治理”为主题,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机构在内的国际组织的300余名中外嘉宾应邀参会,为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建言献策。30年来,中国落实《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精神,为国际人权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这表明(   )

    ①中国是《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建设者和领导者

    ②平等、合作、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应对全球人权治理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心协力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1252 1253 1254 1255 125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