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封建法律中,历来有“触讳”的规定。皇帝的名字、宗庙名、父、祖名都要避讳,否则就是犯罪。唐律中明文规定“上书、奏事犯了宗庙的讳,要杖八十;其名字犯讳者,徒三年。”由此可见( )
①严苛的封建律法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②地主阶级传播封建道德,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③思想统治旨在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
④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对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下列关于封建社会表述正确的是( )
①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
②造成农民疾苦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及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④封建等级制度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人类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关于阶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
②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③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都不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
④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贯穿阶级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从此开始了。关于奴隶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市的出现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②奴隶制的出现促进了氏族制度的解体
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④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状态,迈入文明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5、在2024年9月22日召开的“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最新考古成果首次向社会公布。最新的测年数据表明,该遗存属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100年至5000年。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该地的居民( )
①已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
③一切大事由氏族全体成员共同决定
④通过氏族会议来管理集体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为全国探路。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首创并先行先试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通过农村改革赋能,浙江率先走出了一条从温饱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并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的相关知识,分析浙江农村改革的合理性。
-
7、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探索
深圳发展成就
成功密码
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为深圳发展掌舵领航。同时,深圳改革开放的实践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
①
道路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路先锋,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深圳实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道路。
②
制度支撑——深圳“市场机制”+“民营经济”的发展格局,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政府对经济的牵引带动作用,有效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
③
文化积淀——40多年来,深圳凝练了独具特色的“深圳精神”, 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这座城市叩响新的时代强音。
④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解锁深圳发展成就背后的密码。
-
8、国家主席习近平善于在治国理政上“用典”。下表中左侧“用典”与右侧诠释的策略主张相匹配的选项是( )
典
策略主张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A:全面深化改革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B: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D: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A、A B、B C、C D、D -
9、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正确的有( )A、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 B、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C、科学发展观是完整不变的科学理论体系 D、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
10、(双选)俄国十月革命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面貌。其重大影响是(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C、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D、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
11、当前“三权分置”改革正在我国农村深入推进,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分置并行,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有利于A、放活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完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 B、变革了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性质,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C、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D、实现各类生产要素有效利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
12、 2022年10月19日,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据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介绍,2021年8类主要刑事犯罪案件、毒品犯罪案件、抢劫抢夺案件、盗窃案件的立案数和一次伤亡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64%、56.8%、96%、62%、59.3%,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当今中国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材料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B、我国已完成“两步走”战略的第一阶段目标,建成平安中国 C、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D、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3、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包括( )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B、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
14、(多选)《上海市贯彻<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国有企业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促进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力度,深入推进产业换能和布局调整。由此,该方案的目的在于( )A、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 B、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 C、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D、完善国企管理的体制机制
-
15、(双选题)在北大红楼里,一件件文物带领观众穿越时光隧道追寻先驱者足迹,感悟初心与梦想。参观北大红楼让人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使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D、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
16、(双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 )A、中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 B、中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D、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的生机活力
-
17、今年2月,小岗村村民代表聚集在大包干纪念馆前,领取了第一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小岗村成立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村民从“户户包田”实现了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农村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
①改变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性质
②丰富了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③有利于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④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8、要做好历史的答卷,不断迎接历史“大考”,伟大斗争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以伟大斗争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更有底气,也更有信心。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要( )
①统筹推进“四个伟大”,重视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
②坚持人民至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③继承和发扬斗争精神,更加自觉投身到改革创新时代潮流中
④确立自身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初级阶段,依托新技术、新机器,资本利用严格残酷的方式获取资本积累,并不断扩大这种生产方式,挤压封建小规模的生产,并最终取代封建形式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 )
①生产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具有残酷性,是历史的倒退
③使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
④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奴隶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B、地主和农民 C、奴隶主和奴隶 D、地主和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