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要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朴素的目标,纯粹且坚定,温暖且有力量。这充分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路上从此有了主心骨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
④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粜米》一文出自叶圣陶先生的名著《多收了三五斗》,讲述了旧中国的农民丰收后去粜米,虽然米价跌了,却不得不忍痛贱卖,因为换到手的钞票要买化肥,要还债,更要缴纳田主的租金。封建社会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 )A、货币地租 B、苛捐杂税 C、榨取地租 D、各种徭役
-
4、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根本性质相同的前后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
5、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思想的引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名篇经典
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①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②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③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④
运用所学知识,按示例完成表格。
-
6、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及人民群众新期待,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一 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都在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就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继续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请你为宣传改革开放设计一条标语。(要求:有时代感,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30个字)(3)、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示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超越了少数人支配和奴役大多数人的西方现代化。结合材料二,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进程”角度,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发展的启示。 -
7、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裹挟下的数字科技进步呈现出“飞轮效应”,使资本主义生产秩序更加充满变数:一方面,发达的网络和通信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加工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劳动者也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劳资矛盾得到缓和;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算法以及数据加工的果实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依然归少数大型平台公司占有。
有人认为,技术进步能做的是延缓危机,但限制和对抗依旧存在。结合材料,请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证此观点的合理性。
-
8、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成果的是( )
①明确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②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科学发展
③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下列观点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
①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振兴梦、人民的幸福梦
②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是奉献世界的梦
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④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指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重大变革关头顺应民心不容易。为此,我们党必须( )
①推进伟大事业,发挥其决定作用 ②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落实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立足伟大梦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④进行伟大斗争,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习近平思想的基本方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某校团委以“我与改革共成长”为主题开展展览会,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 )
①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习近平2024年9月23日致电祝贺迪萨纳亚克就任总统,中国和斯里兰卡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建交67年来,推动中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结出更多硕果,推动中斯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对中斯合作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味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②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我国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④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生动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指出:“这一天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它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③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扭转国家命运
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任务,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马列主义无法提供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方案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把马列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讲,这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的75年,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屹立在世界东方,阔步走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 )
①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③顺利地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 ④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但是在每一个狂热投机的时期和接踵而来的每次崩溃中,都表明它已经无力继续支配那越出了它权力外的生产力;这个阶级的领导下,社会就像司机无力拉开紧闭的安全阀的一辆机车一样,迅速奔向毁灭。”这表明( )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经济危机是贯穿资本主义社会始终的痼疾
③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④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十个明确”在“八个明确”的基础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再概括、再提炼。下列关于“十个明确”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④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下列内容属于第一个阶段的是( )
①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③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④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10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诗篇。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执着追求与坚定行动,铸就新时代的精神高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 D、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