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     )
    A、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B、指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C、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D、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 2、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④找到了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大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一“文明时代”(     )
    A、人们普遍拥有人身自由 B、金属工具广泛使用、城市出现 C、人们依托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D、普遍存在着“金字塔”状的封建等级
  • 4、伴随着私有制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国家的诞生,人类告别原始社会,下列关于私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私有观念的存在             

    ②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③私有制加剧了贫富的分化,是历史的倒退             

    ④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善于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重读红色经典《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我们可以感悟到,正是有无数焦裕禄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才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习近平

    (一九九零·七·十五)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请以“追思焦裕禄 实现人生价值”为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要求:①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观点;②紧扣主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在250字左右。

  •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材料一   立足于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确将坚持守正创新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原则之一,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就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历史过程。”守正创新是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方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材料二   全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锚定到2035年要实现的改革目标,重点部署未来5年,明确“到二○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全会鲜明提出“七个聚焦”: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这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力点,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会议的胜利举行,为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谈谈你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和一些国家先后提出欧亚大陆桥设想、丝绸之路复兴计划等,反映了各国人民沟通对话、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10年只是序章。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面向未来,共建“一带一路”仍会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各方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能不断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让共建“一带一路”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正确性。

  • 8、2024年7月26日,国家给汤洪波同志颁发了“二级航天功勋奖章”。学生时代的他曾立下青春的誓言:“我要守卫祖国的蓝天,像英雄前辈们一样,做点我能做的事!”汤洪波同志以非凡的勇气与毅力,时隔两年重返太空并担任指令长,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的在轨时长纪录,更彰显了中国航天人的坚韧不拔与使命担当。由此可见(       )
    A、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着决定作用 B、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 C、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人不仅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 9、多年来,浦东新区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将绿色低碳发展贯彻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不断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发挥积极作用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变式题1:《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龙行热整欣欣家国”。恰逢甲辰龙年,“龘”契合了中国人对于“龙”的浪漫想象。用“龘龘”之姿生动描绘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如“万事如意”一样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②“龙”并不存在,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

    ③祝福语能激励人们的生产生活

    ④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二者相互依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4年,我国多地出现地磁暴现象。有专家指出,当地磁暴发生时,高层大气密度会升高,这会对航空、通信等高技术行业产生一些影响。但对普通人而言,地磁暴的影响非常微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不需要进行专门防护。这说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②联系具有规律性,要利用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具体分析联系发挥作用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做事情要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202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执法检查。委托上海、湖南、四川等8省(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10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关于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这体现了(     )

    ①人大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推进法律实施

    ③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仍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与40多年前不同,今天改革的时代背景、内外环境、重点任务、内在逻辑都在发生重大深刻变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问题,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党对新征程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而作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结合材料一,运用相关哲学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荣典体现国家意志和认同。它的建立,是政党和共和国的生长刻度。

    材料一   1950年党和国家首次表彰劳动模范,72年来,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精神动力,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材料二   劳动者的形象,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迁。一开始,是高炉卫士孟泰,是铁人王进喜;到后来,是数学家陈景润,是科学家彭加木;再后来,是产业工人许振超,是篮球明星姚明;到如今,是研究发动机的孔祥俊,是搞生物科技的播峰……变的是面孔,不变的是精神。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要弘扬劳模精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我国表彰劳动模范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劳模精神的意义。
  •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传统农业观的指导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功解决了粮食和畜产品供给严重短缺的问题,但也存在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产业产品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为了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大农业观应运而生。它要求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树立大农业观,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农业资源的整合,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简要分析“大农业观”所蕴含的哲学智慧。

  • 17、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总台播出。尽管获奖者年龄不同、从事的行业领域不同,但他们始终爱岗敬业、砥砺前行,用责任扛起了时代重任,用行动诠释和定义着平凡中的不平凡。有网友说,《感动中国》是每年春天的一次播种,相信很多人会将感动变为行动,去温暖更多人。由此可见,节目的播出(     )

    ①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助力提升人们文化修养

    ②激励人们向上向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塑造了主流舆论新格局,推动健康有益文化的发展

    ④弘扬时代新风,有力地展现了中国风格和中国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丝路金桥》的创作结合了“桥”的意象,以著名的赵州桥为原型,用约两万块融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国花的“琥珀金砖”创作而成,以艺术语言向世界描绘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和美景象,诗意地呈现了中国“和”文化的美好,传递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琥珀金砖”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各种成果,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②该作品作为文化载体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③该作品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思想理念

    ④该作品传递了丝路精神,彰显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2024年8月20日,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游戏一经推出,就创造了惊人的450万份全球销量。游戏的配乐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乐器,并与现代电子音乐巧妙融合,创造出既有东方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音乐风格,这不仅让国内玩家倍感亲切,也让国外玩家领略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该游戏的成功,是因为(     )

    ①它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②它坚持市场化创作导向,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③它将古老的东方艺术与现代音乐巧妙结合,深刻诠释并创新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它展示了中国游戏产业的技术实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学习“四史”能够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历史中蕴含着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④“四史”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