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顺利实现了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变,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10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脱贫攻坚战;经济总量从53.9万亿元提升到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4%提升到18%以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我们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迈进……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结合上述材料,回看走过的路,方向决定道路,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2、鸦片战争后,我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注:碑文中“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即1946—1949期间的革命历史:“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为开端,即1919—1949的整段历史:“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革命奋斗历史。

    (1)、三个不同历史时段,彼此呼应,层层递进,构成一幅近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历史画卷蕴含其中的一条主线或者历史任务是什么?
    (2)、试分析,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功伟绩或重大贡献?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的时代命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新的理论体系,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下列选择中对其核心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②“十四个坚持”集中反映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③“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④“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 4、毛泽东指出:我们信仰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是硬搬苏联的经验。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探索,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④毛泽东思想深刻认识和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5、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先进性本色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些新要求体现在(       )

    ①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②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十八大以来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④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现代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演讲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这表明(       )

    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与文化自信结合起来

    ②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治理活动是依照优秀传统文化展开的

    ③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下列属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是:(       )

    ①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阻击战

    ②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民生短板

    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④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经历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10、1901年,中国人在洋人面前卑躬膝,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20年后的中国,可以抬头挺胸与美国战略对话,自信地说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与中国对话。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已经发生变化

    ③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④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实现中国梦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 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       )

    ①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②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④制定了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2022年6月,四川三苏祠。习近平驻足感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②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③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

    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主要体现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开放吹响了号角;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改革开放是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③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改革开放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15、2022年2月19日,在邓小平逝世25周年、南方谈话30周年之际,“春天的故事——纪念邓小平专题展”在邓小平故里开展。你认为专题内可以感恩回望的内容有(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③2001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④1992年开放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与时俱进”——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2021年6月,人民日报刊发《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文章: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中国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观点能够支持该论断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

    ②伟大改革开放是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要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关于党的八大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②党的八大创造性开辟了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③党的八大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党的八大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9、1952到1956年,我国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可以推出:(       )

    年份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公私合营

    前三项合计

    私营

    个体

    1952

    19.1

    1.5

    0.7

    21.3

    6.9

    71.8

    1956

    32.2

    53.4

    7.3

    92.9

    0.1

    7.0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③中国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20、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中国人民谋取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给黑暗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出路

    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振兴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