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的持续碰撞造就了青藏高原及其周缘的强烈隆升,彻底改变了我国白垩纪以来的地貌格局,促使了长江和黄河等东亚大型河流东流水系的建立。深入研究东亚大型河流的演化过程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东亚地形、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至关重要。下图为长江某峡谷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黄陵山体由碳酸盐岩构成。
(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青藏高原隆升对我国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的影响。(2)、指出图中河流切穿黄陵山体的条件。(3)、据图说明该峡谷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 -
2、海南岛是我国经济特区,也是当前扩大改革开放的前沿。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面向南海,自然资源丰富。目前我国正把握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中心位置,积极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就是环南海以及泰国共八个国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框架下推动海上合作),其合作经济领域广泛,潜力巨大。
气候资源
年降水量961~249毫米,年平均气温22.8~25.8℃,年日照时数1843~2558小时
海洋资源
海岸线1528千米,自然海湾68个,海盐、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多样丰富
地热资源
岛内温泉数量多、水质佳,医疗保健价值高
生物资源
森林覆盖率59.2%,现有五大热带原始森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岛内热带经济作物及热带水果品种多,产量大
材料二海南岛主要自然资源以及近三十年产业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
1987年
1990年
2003年
2012年
2016年
第一产业
50.1%
45%
36.8%
24.90%
23.00%
第二产业
19.0%
20%
24.6%
28.20%
23.30%
第三产业
30.9%
35%
38.6%
46.90%
53.70%
材料三海南岛水系图、海南岛交通分布示意图。
(1)、描述海南岛地势特征及其对河流分布的影响。(2)、分析海南岛近三十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3)、分析海南岛在加强区域开发与国际合作,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的有利区位条件。(4)、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对海南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建议。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初,广西和黑龙江两地互赠砂糖橘和蔓越莓,这场“甜蜜互动”为两地的优质水果产品打响了名气、开拓了销路。
材料二:蔓越莓树原产于北美,为多年生常绿矮蔓藤小灌木。成熟的蔓越莓果色鲜红,酸涩微甜,果皮薄且易破,因其低热量及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2014年,黑龙江抚远县大规模引种蔓越莓,成为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图1为抚远县及其周边示意图,图2为抚远县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1)、相比广西沙糖橘以鲜果为主,黑龙江蔓越莓多制作成果脯和果汁销售。分析其主要原因。(2)、近年来,抚远县不断减少大豆、玉米等传统作物种植范围,大力发展蔓越莓产业。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原因。(3)、请为抚远县促进乡村振兴,提高蔓越莓市场竞争力提出你的建议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主要保护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若尔盖湿地平均海拔3400米,四周被高耸的群山包围,形成典型的断陷盆地。流域内河流包括白河等大小河流约430条,河曲发育,牛轭湖星罗棋布,湖泊众多。未来我国将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重点建设包括若盖尔湿地在内的一批湿地国家公园。下图为若尔盖湿地略图。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若尔盖湿地形成的原因。(2)、简析若尔盖湿地对其下游段黄河水文特征的影响。(3)、简述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意义。 -
5、黄河流域作为国家生态脆弱典型区,近几十年来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之间博弈不断升级。流域内“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各占一半,其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简称)发生了不同的演变。下图示意1995—2015年黄河流域两类城市三生空间演变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资源型城市参考左侧纵轴,非资源型城市参考右侧纵轴。
(1)、与2010—2015年资源型城市三生空间变化一致的是( )A、1995—2000年资源型城市 B、1995—2000年非资源型城市 C、2000—2010年资源型城市 D、2000—2010年非资源型城市(2)、1995—2015年间的不同时段内,资源型城市( )A、生活空间被生产、生态空间挤压时间较长 B、生产空间被生活、生态空间挤压时间较长 C、三生空间演变状况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D、三生空间演变状况不利于黄河流域工、农业生产发展 -
6、罗斯海被誉为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2023年1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建设全面展开,预计60天内完工。图为罗斯海新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难言岛,主要原因是( )A、风力较小 B、终年不冻 C、建设难度小 D、科研价值大(2)、当日(12月7日),该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的投影最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7、依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国家标准,当关键海区(Nino3.4,120°W至170°W、南北纬50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低于气候平均状态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拉尼娜状态。下图示意2017年9月~2022年5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距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时间段最可能处于厄尔尼诺状态的是( )A、2017年9~12月 B、2018年3~8月 C、2019年2~5月 D、2021年4~8月(2)、2022年5月( )A、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 C、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低纬信风减弱 D、秘鲁西部沿海渔业减产
-
8、读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区域多水灾的原因有( )
①各支流来洪时间基本相同,使长江干流容易出现特大洪水,造成水灾
②上中游植被近年来遭到破坏,泥沙淤塞严重
③围湖造田,造成分洪能力减小
④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措施欠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图示区域有效的防洪措施是( )①加固海防大堤,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②修建水库,并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③加强长江上中游造林建设④加强和完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冲刷地表而形成的沟槽。由于降水、坡向、坡度等要素的差异和变化,黄土高原的某处冲沟(下图)表面积由1982年的37平方千米扩大至1997年的65平方千米。1983年,为保障农业生产,该地修建了水土保持工程。近年来,该地利用飞机撒播林木种子(简称飞播造林),其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优于人工种植。完成下面小题。(1)、与南坡相比,该冲沟北坡( )A、年降水量较少,面积变化较大 B、年降水量较多,面积变化较小 C、风化作用较弱,面积变化较小 D、风化作用较强,面积变化较大(2)、飞播造林的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优于人工种植,反映了该地( )A、降水较少 B、地形崎岖 C、水土流失严重 D、灌溉水源短缺
-
10、城市道路网络形态受到自然和人文多种因素影响。图分别示意黄河沿岸平原城市郑州和南方丘陵城市深圳的道路方向频率。不同方向的长度代表该方向道路出现的频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郑州和深圳在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两组方向上的道路出现频率,体现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规划 D、历史(2)、与郑州相比,深圳各方向道路出现频率的差异主要因为( )
①经济规模更大②交通流量更大③地形起伏更大④早期缺乏规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下图为“某大洲沿30°N纬线人口密度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①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气候温和湿润 C、农业历史悠久 D、经济高度发达(2)、制约②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 )A、矿产资源 B、水能资源 C、气候资源 D、森林资源
-
12、“黑土型”退化草地由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严重退化形成,因其裸露的土壤呈黑色,故名“黑土型”退化草地。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高寒草甸严重退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该地退化草地土壤呈黑色的直接影响因素包括( )
①成土母质②气候③地形地貌④生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该地“黑土型”退化草地形成过程中高寒草甸( )A、岛状分布趋势明显 B、地表日温差逐渐减小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层冻土层消融减缓(3)、对阶段Ⅲ草地进行生态治理时,当地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草地增肥 B、划区轮牧 C、清除毒杂草 D、飞播种草 -
13、2024年3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未来几年将全面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为遏制撂荒,我国多地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农户等经营主体不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农业生产中的全部或部分环节委托给生产托管中心进行规模化生产)。下图为我国某地托管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农业生产适宜大范围推广托管模式的是( )A、平原谷物种植 B、城郊蛋鸡饲养 C、湖泊水产养殖 D、山区茶树种植(2)、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对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有( )
①确保耕地红线,藏粮于地②推广农业技术,藏粮于技
③增加务农人数,藏粮于民④扩大粮食进口,藏粮于仓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4、2023年9月23日,全国首例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富余运力运输快递项目在北京地铁9号线(房山-燕房)进行试点。下图示意快递货物进入地铁车厢进行运输。完成下面小题。(1)、“地铁送快递”的主要品类是( )A、水果生鲜 B、中式家具 C、珠宝饰品 D、纸质文件(2)、“地铁送快递”运营项目有利于( )
①有效提高部分货物运输的连续性
②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利用率
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碳排放
④全面提高乘客出行的舒适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气候干旱,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也有许多当地俗称为“海子”的湖泊。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常年积水,冬季湖泊面积较小。在湖泊沿岸地区,往往出现风向昼夜截然不同的现象,即湖陆风。图1示意车日格勒湖位置,图2示意夏季某日(晴天)车日格勒湖湖面与周围沙漠近地面气温日变化。
(1)、图2中表示车日格勒湖湖面气温变化的是(填“甲”或“乙”)曲线,说明依据。(2)、图2中车日格勒湖近地面湖风风力最大时刻是时前后(整点时刻),主要是因为此时(填“沙漠”或“湖面”)气温较(填“沙漠”或“湖面”)高,且湖陆温差(填“最大”或“最小”)。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四川省自贡市恐龙博物馆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该地质公园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地球历史的重要科研基地。下图为博物馆内的恐龙化石。据研究,恐龙这类大型动物逐水草而栖。
材料二2011年,中科院学者在青藏高原发现了目前已发现最原始的披毛犀化石(距今约370万年)。披毛犀为大型食草动物,全身披毛,适应寒冷环境。其长达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找到干草。伴随着青藏高原不断隆起以及第四纪(260万年前至今)气候变化,披毛犀的活动位置发生过两次大迁徙(如下图),第一次是由青藏高原逐渐向我国华北、东北迁徙,第二次是由我国华北、东北北迁至西伯利亚,并最终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灭绝。近年来,科学家在西伯利亚地区永久冻土层发掘出多具完整披毛犀遗体。
(1)、植食性恐龙生活的主要地质年代是代,其主要食物来源是植物和植物,当时的气候环境是(填“温暖湿润”或“寒冷干燥”)。(2)、披毛犀第一次迁移(青藏高原→华北、东北)气候变化情况可能是(填“变暖”或“变冷”);第二次迁徙(华北、东北→西伯利亚)气候变化情况可能是(填“变暖”或“变冷”),这个时期冰川范围(填“扩大”或“缩小”),海平面(填“上升”或“下降”)。(3)、地层是具有(填“时间顺序”或“空间位置”)的层状岩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化石通常保存在(填岩石类型)岩中。若在某地不同地质年代的古老地层里发现了三叶虫、恐龙和披毛犀的化石,在地层没有发生倒置的情况下,最下面的地层含有的是化石,三种生物中,结构最复杂、等级最高的是。 -
17、下图示意某地近地面附近等压面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M、N、P、Q四处中,气压值最大的是( )A、M B、N C、P D、Q(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A、
B、
C、
D、
(3)、若图示反映的是海洋和陆地、城市市区和郊区间的等压面分布,则图中甲地可能是( )①白天的海洋②夜间的海洋③市区④郊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下表示意2024年国庆假期某市部分日期天气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
9月30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白天天气
多云转雷阵雨
阴有阵雨并渐止转阴到多云
多云到晴
晴
最高气温(℃)
31
23
22
21
最低气温(℃)
22
19
16
14
夜间天气
小到中雨局部大雨
阴转多云
多云
晴
(1)、下列日期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9月30日 B、10月1日 C、10月2日 D、10月3日(2)、与10月1日相比,10月3日该市(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D、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 -
19、大气受热过程的本质就是能量在太阳、地面、大气之间热传递的过程,直接影响着地面和近地面大气的热状况。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该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②为长波辐射 D、③为短波辐射(2)、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与继续传统生活相比,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⑤增强
-
20、下图示意非洲南部部分区域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地点风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此时乙地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