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国甲地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日出方位观测,下图为同学们测得的P、Q两日甲地日出时直立竿影方位(虚线为竿影方位,0点为直立竿位置,α表示日出竿影的夹角,测量时间为北京时间)。据观测,P日大同(40°N,114°E)正午太阳高度高于甲地。大同位于甲地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
2、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方式,也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探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能够有效助推城市功能的优化布局。下图示意北京市主城区共享汽车停放站点的共享汽车数量时序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北京市共享汽车用车率最高的是( )A、周一 B、周三 C、周六 D、周日(2)、北京市共享汽车的使用在工作日中进入“最活跃期”的重要时间节点大约是( )A、8:00 B、12:00 C、18:00 D、22:00
-
3、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显著。云南省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现象。下图示意1986年和2010年该省不同海拔范围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降水 B、温度 C、植被 D、地形(2)、1986—2010年,气候变暖对该省海拔5000m以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温度升高,有机碳分解加快 B、降水增加,有机碳侵蚀增强 C、冰川退缩,有机碳侵蚀减弱 D、植被增多,有机碳来源增加
-
4、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 )A、位置偏北风速偏大 B、位置偏北风速偏小 C、位置偏南风速偏大 D、位置偏南风速偏小(2)、图中温带急流在甲地附近由北向南转变为西南向东北运动,往往象征着甲地( )A、台风形成 B、寒潮结束 C、热浪侵袭 D、对流加剧
-
5、下图是某年4月21日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④地的天气特点是( )A、晴空万里 B、连绵阴雨 C、高温少雨 D、风力较大(2)、未来几天甲地可能( )
①气温上升②气压先降后升③气温下降④气压先升后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潮差是指潮水的一次涨落过程中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差。如图为2024年4月上海堡镇、苏州浒浦、南通天生港三地的月平均潮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月,堡镇月平均潮差明显大于天生港,主要原因是( )A、天生港处河道较窄,涌浪堆积较高 B、堡镇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弱 C、堡镇与天生港所受日月引潮力差异大 D、堡镇至天生港段潮水沿江上溯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2)、天生港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潮差为该月最大。该日的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 )A、
B、
C、
D、
-
7、暑假期间,某学校地理实践小组对某地区开展地质考察,该区域曾发生多次地质事件,地层轻微褶皱,断层西南侧盘块有明显的沉降。下图示意该地区的地形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分别为( )A、向斜山谷 B、向斜山岭 C、背斜山谷 D、背斜山岭(2)、关于对该区域的推测,正确的是( )A、如有河流发育,则河流流向和断层有关 B、断层发生在N形成之前 C、地势总体由北向南倾斜 D、曾受到南北向水平挤压
-
8、在历史的变迁中,随着含盐高的海洋、湖泊不断蒸发,其中的盐分结晶沉淀形成的岩石,就叫做盐岩。盐丘底辟构造(左图)是地下较深处密度较小的高塑性岩石(盐岩)在差异重力作用下向上拱起,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的一种构造,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新疆温宿盐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盐山地貌奇特,山上“盐刀”“盐锥”和“盐剑”犹如插满千万把尖刀,誉为最大的岩盐喀斯特(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盐丘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构造运动一沉积作用一挤压上浮一重力作用 B、沉积作用一构造运动一挤压上浮一重力作用 C、构造运动一挤压上浮—沉积作用一重力作用 D、沉积作用一挤压上浮一重力作用一构造运动(2)、结合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剑”等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B、构造运动发育背斜,利于油气聚集 C、围岩受力变形闭塞,气密性好,油气富集 D、“盐剑”等景观形成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侵蚀
-
9、下图为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变化示意图。该地气候干旱,上游植被覆盖率较低,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次洪水过程三个时段的河床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I时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II时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III时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三个时段,全为流水侵蚀作用(2)、III时段河床a、b两侧不对称,其成因可能是( )A、a侧可能为凹岸,以沉积为主 B、a侧流速较慢,沉积大于冲刷 C、b侧可能为凸岸,以侵蚀为主 D、b侧沉积物硬度较大,不易被侵蚀
-
10、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距地面大约10千米的对流层时会自动打开降落伞,保障其以安全速度着陆。下图为返回舱着陆时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返回舱打开降落伞时所在的大气层( )A、天气现象复杂且多变 B、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C、直接热源来自太阳辐射 D、厚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2)、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主要考虑该地( )A、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B、风力强劲,便于着陆 C、地形平坦,视野开阔 D、植被稀疏,运输方便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尔湖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湖泊,约3万年前因岩层断裂下陷而成,断层切断了湖水外泄。该湖水域面积季节变化大,大部分时间基本干涸、湖床裸露并覆盖有厚达20厘米的盐壳。下图示意埃尔湖的地理位置。
(1)、推测埃尔湖水域面积最大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2)、解释埃尔湖盐壳的成因。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斯加地区冰川广布。该地区秋季南下冷空气逐渐活跃,降雪主要集中在冬季。发源于北部山区的铜河向南注入阿拉斯加湾,并形成了三角洲。观测表明,阿拉斯加湾地区秋季沙尘暴频发。下图为某年10月一次发生在铜河三角洲的沙尘暴场景。
(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阿拉斯加湾地区沙尘暴的形成过程。(2)、阿拉斯加湾地区沙尘暴秋季发生频率高于夏季与冬季,试分别说明原因。(3)、解释阿拉斯加湾地区渔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黟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多山,面积约857km2 , 其中耕地面积约为40km2(6万亩),户籍人口约9.34万人(2022年)。改革开放后,黟县人口显著外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该县人口明显回流。下图示意黟县范围,下表示意黟县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前后从业变化。
从事行业
回流前(人)
回流后(人)
农业
0
19
加工制造业
100
15
建筑业
35
0
交通运输业
6
5
零售业
15
62
住宿餐饮业
44
146
娱乐业
46
5
其他行业
36
33
(1)、指出改革开放后黟县人口外流的目的地,并从黟县角度说明原因。(2)、简述黟外出务工人员在回流前的行业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3)、许多地区的乡村回流人口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但黟县的回流人口主要在景点附近从事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试分析原因。 -
14、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下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影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岩石、水文 B、地形、植被 C、土壤、地形 D、气候、植被(2)、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演变的次序为( )A、峰丛、峰林、孤峰 B、孤峰、峰丛、峰林 C、峰丛、孤峰、峰林 D、孤峰、峰林、峰丛
-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8月23日22时起,四川甘孜州海螺沟辖区普降暴雨,24小时最大降水量高达45.5毫米(杉树坪站)。强降雨导致海螺沟辖区内多处发生泥石流。由于当地提前避险转移群众240户729人,无人员伤亡。西南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泥石流与地震分布示意图。
(1)、简述西南地区泥石流频发的自然原因。(2)、请你为当地政府防范泥石流灾害提出可行性措施。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四种常见地貌景观。
(1)、图中地貌景观的名称分别为:① , ② , ③ , ④。(2)、《水经注》中描述为“邃岸天高,空谷幽深”的地貌景观是(填序号),请据图描述该地貌景观的特征。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图1示意生命宜居带位置。图2示意第25期太阳黑子周期预报。
(1)、由图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距离恒星越 , 这说明生命存在需要适宜的条件。(2)、第26期太阳黑子峰年可能是在年前后,太阳黑子峰年全球农业(填“增产”或“歉收”)的概率更高一些。(3)、月球同地球一样,都处于“生命宜居带”内,但目前为止未发现有生命存在,试分析可能原因。 -
18、“中国天眼”是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它建于贵州平塘县大窝凼,是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它就像一个天然的“巨碗”,刚好盛起望远镜如3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巨型反射面。下图为FAST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原因是( )A、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排水 B、环境优美,大气能见度好 C、地形独特,开挖工程量小 D、人口稠密,基础设施完善(2)、该地区喀斯特地貌( )A、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可溶性岩石广布 B、溶蚀作用形成的浑圆状石灰岩山峰成片分布形成石柱 C、淀积作用形成的从溶洞地面向上长高的堆积体是石笋 D、不易形成水土流失,有利于农业发展
-
19、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图中斜线阴影部分代表软流层。完成下面小题。(1)、其他同学指出图中标注有两处错误,这些错误是( )A、地壳 B、岩石圈 C、莫霍面 D、下地幔(2)、下列关于甲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铁和镍等物质组成 B、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C、横波传播时速度加快 D、呈现液态或熔融状态
-
20、比拉大沙丘长3000米,宽500米,高114米,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是在距海岸线约1千米的沙洲影响下形成的。落潮时,海风将沙洲沙子吹上海岸,沙子逐渐堆积,每年大致以5米的速度向内陆移动。下图示意比拉大沙丘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海岸沙丘的主要成因是(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海浪堆积 D、冰川堆积(2)、根据比拉大沙丘的发展趋势,判读该地盛行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