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一),迎来了年度最值得观测的行星合相(从地球观察到两个或更多行星似乎彼此非常接近的奇特天象),火星和木星两颗行星彼此相距0°18'以内,看起来几乎像一颗星。完成下面小题。(1)、火星和木星出现合相现象的原因是二者公转过程中( )
①轨道近圆②轨道面共面③均具有周期性④速度和方向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此次火星和木星合相时的月相为( )A、B、
C、
D、
-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大陆内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区面积广。珀斯每年某段时间常有山火发生并蔓延迅速,被称为“山火季”,这与当地气候有着密切关系。
材料二:图1为澳大利亚大陆及附近地区某年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2为珀斯(31°53'S,115°53'E)气候资料图。
(1)、材料所示季节达尔文港的盛行风,并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2)、珀斯森林火灾多发生在。A.1月;B.5月;C.8月;D.10月
从气候角度分析,森林火灾多发生在该月的原因。
(3)、某研学小组计划从珀斯出发,沿图示路线开展一次研学旅行,则该研学小组沿途欣赏到的典型自然植被景观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B、落叶阔叶林、荒漠、草原 C、常绿硬叶林、草原、荒漠 D、常绿硬叶林、荒漠、草原(4)、分析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广布的原因。 -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包括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下图为北半球某季节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1)、图中所示的季节为 , 虚线框内热带辐合带向南弯曲的原因是A.受沿岸寒流降温影响;B.亚洲季风势力强;C.受沿岸地形影响;D.该区域人类活动较弱
(2)、简述图中热带辐合带控制地区的天气特征。(3)、M岛全岛几乎均位于热带区域,在气候上受风系与海拔高度的影响。东南沿海(甲处)属热带气候,中部(丙处)为热带气候,西部(乙处)为热带气候。(4)、说出M岛东侧气候类型的特征并分析成因。 -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记录了美国攀岩大师亚历克斯·霍诺德首次无辅助徒手攀爬酋长岩成功全过程。酋长岩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独石,属于内华达山脉花岗岩岩基的一部分,耸立于美国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高916米。而在酋长石的旁边,便是世界十大瀑布之一的约瑟米蒂瀑布。(图1为酋长岩景观图,图2为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海拔范围从600米到4000米不等。该公园全年开放,任何时候前往都适宜,是美国最热门的国家公园之一。冬季大雪封山,仅有两条主干道可出入,这里成了滑雪爱好者的天堂。
(1)、有学者认为酋长岩所在的内华达花岗岩岩基的形成,与当时的板块挤压有关。法拉龙板块(一个古代的大洋板块)约2亿年前,受另两大板块板块和板块互相挤压,导致俯冲和熔入地幔,产生的岩浆沿着通道上涌,形成了现在的内华达花岗岩岩基。(2)、根据学过的地质作用相关知识,简析酋长岩的形成过程。(3)、根据所给的材料,分析约瑟米蒂瀑布水量最大在季及形成原因。 -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圭表是我国古代用以测定节气的一种天文仪器。水平南北方向放置一圭尺,于其南端垂直竖立一表杆,因不同节气正午时太阳的高度角是不同的,故可根据当日中午12点整(地方真太阳时)表杆在圭尺上的影长即可测得当日所处节气。图1为我国山东某校地理园内圭表示意图,图中A、B、C代表二分二至的日影末端位置。
材料二: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晷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晷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图2为同一地理园内赤道式日晷示意图。晷盘两面均可读数,晷盘正面为上盘,背面为下盘。
(1)、图中圭尺的C处应刻有(填节气)。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或最短值之间的相隔时间是一个年(填“恒星”或“回归”)。(2)、当某日表杆的影子末端处于A时,某学生看了手表,显示12:16,该地经度为。关于该日的说法正确的是和。(填序号)①该日赤道6点日出;②该日北极圈出现极夜
③该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④该日宁波昼长小于北京
(3)、若该校位于济南(36°N),图示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为度。若将图1的圭表搬运至宁波使用,则圭与表之间的摆放距离应(填缩短或延长)。(4)、当表杆的影子末端处于AB区间期间,我们应在日晷的(填上盘或下盘)读数,这一期间每天日晷晷针影子转动的方向是(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晷针影子转过的角度180°(填>、<或=)。 -
6、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某月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甲地的气温降水状况与下列哪张图一致( )A、
B、
C、
D、
(3)、下列关于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产生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使阿尔卑斯山海拔升高 C、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使地中海面积扩大 -
7、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观察并记录本校一周之内的日出、日落时间(注1:该时间为北京时间;注2:周末放假时请保安师傅代为记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日出时间
06:33
06:34
06:34
06:35
06:36
06:36
06:37
日落时间
16:53
16:54
16:53
16:53
16:53
16:52
16:53
(1)、该地理兴趣小组观察时的月份可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2)、在兴趣小组进行观察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C、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D、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
8、下图为南美洲西海岸某月风速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该月份说法正确的是( )A、塔里木河正值汛期 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频繁受台风影响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南亚盛行东北季风(2)、关于该月份甲、乙、丙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上,风速较大 B、乙地植被覆盖度高,风速较小 C、乙地此时盛行上升气流,风速较小 D、丙地受盛行西风控制,风速较大
-
9、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质作用由早到晚依次发生的是( )A、甲褶皱、乙断层、丙侵入岩脉 B、乙断层、甲褶皱、丙侵入岩脉 C、甲褶皱、丙侵入岩脉、乙断层 D、丙侵入岩脉、乙断层、甲褶皱(2)、关于图示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岩层①比④的形成时间更早 B、丙侵入岩脉的形成与乙断层有关 C、该处地貌的形成只与内力作用有关 D、该处地貌符合背斜成山规律
-
10、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19年冬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 )A、9<P<10 B、14<P<15 C、19<P<20 D、24<P<25(2)、此时我国北方即将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A、暴雨 B、高温 C、台风 D、寒潮
-
11、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下图为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梅雨季节一般对应图中什么位置( )A、a、b B、b、c C、d、e D、f、g(2)、下列关于梅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梅雨的形成与东亚季风活动有密切关系 B、梅雨的雨量和地区分布年际变化较小 C、梅雨现象也可能出现在日本南部一带 D、梅雨季,江河湖泊面临严峻的汛情
-
12、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根据作用营力和地貌部位,冲积平原大致可分为①山前平原、②中部平原和③滨海平原。下图为冲积平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冲积平原三部分的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2)、关于滨海平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滨海平原是由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形成的 B、滨海平原区地下水淡水资源丰富 C、滨海平原常有大面积湖沼和海岸沙堤或贝壳堤、沙嘴等地貌 D、滨海平原一般因地理位置、交通等有利因素,人口集中,经济活动强烈
-
13、曲峡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在我国,太行山是曲峡最集中的地区。下图为太行山曲峡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太行山曲峡的成因主要是( )A、冰川侵蚀和海水入侵 B、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和河流下切 D、地壳抬升和冰川侵蚀(2)、太行山曲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有利影响( )
①曲峡景观独特,利于发展旅游业②水能资源丰富,利于筑坝发电
③水深流急,利于发展航运④水资源丰富,利于发展耕作业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4、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19时30分,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在塞纳河畔拉开帷幕。尽管地理上巴黎位于东经2度,属于0时区,但法国选择使用东一区的区时。且每年夏季法国会实行夏令时制度,将时钟向前调整一小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观众何时开始收看直播( )A、27日凌晨1时30分 B、27日凌晨0时30分 C、26日晚上11点30分 D、27日凌晨2时30分(2)、奥运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 )A、逐渐减慢 B、逐渐加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3)、开幕时,与巴黎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大约是( )A、1/4 B、2/4 C、3/4 D、1/3
-
15、9月25日-27日,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宁波某校如期举行了运动会。下图为跳高比赛场地俯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为减少光线对跳高运动员视线的影响,以下哪个时间段适合进行跳高比赛( )A、8:00-9:00 B、9:00-10:00 C、11:00-12:00 D、14:00-15:00(2)、运动会期间( )A、泰山站(73°S,76°E)出现极夜 B、悉尼日出越来越晚 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逐渐减弱 D、南亚即将盛行西南季风,迎来雨季
-
16、星轨是拍摄设备在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迹。下图为某地星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星轨拍摄叙述正确的是( )A、中秋节晚上很适合拍摄 B、每隔1小时需将相机逆时针旋转15° C、四明山区比宁波市区更适合拍摄 D、能拍摄出恒星真实运动轨迹(2)、该星轨拍摄地点可能位于( )A、新加坡(1°N,104°E) B、北极村(54°N,122°E) C、宁波(29°N,121°E) D、摩尔曼斯克(69°N,33°E)(3)、该摄影师拍摄时发现头顶有颗恒星在夜空中特别醒目,想约好友在第二天同一地点同一时刻观察,届时该恒星位置如何( )A、偏东一点点 B、偏西一点点 C、就在同一位置 D、以上都有可能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流域地势落差大,河流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地貌,流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由于风能、太阳能、水能发电在时间上变率较大,我国在长江上游流域实施“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生产战略。图1为长江流域局部区域图,图2为乙地附近著名的凯江大回湾河流地貌景观图。
(1)、图1中甲乙丙三地中太阳能资源由丰富到贫乏的排序是 , 影响甲乙两地太阳能资源多少的主导因素是。(2)、图2中B、C两岸,(填“B”或“C”)岸以流水堆积为主。与A地比,简述B地发展种植业的优缺点。(3)、“光水互补”中冬季为发电高峰的是(填“光伏”或“水力”)发电,“风光互补”中黑夜为发电高峰的是(填“风力”或“光伏”)发电。简述我国在长江上游流域实施“风光水互补”清洁能源生产战略的意义。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重要力量,影响海陆分布。美国东南部的新奥尔良所处位置在距今4300年仍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气候变暖冰川持续消融及陆地河流的影响,在距今4000年新奥尔良所处位置形成了陆地。同时在沿岸流(沿一定方向流动的海水)作用下,新奥尔良东侧形成了狭长的陆地,并将海水包围形成了现在的庞恰特雷恩湖。下图为某区域距今5000年至距今4000年海陆分布变化示意图。
(1)、图示区域在新生代大冰期后冰川持续消融,海平面(填“上升”或“下降”),淹没了部分海拔较低的陆地。(2)、图示区域至距今4000年形成的陆地2地貌名称为 , 促使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根据新奥尔良东北方向的陆地3面积变化可知,图中新奥尔良东侧的沿岸流向方向流动。(3)、距今4300年图示区域北部海域仍是海湾,当新奥尔良附近的陆地2与陆地3连接在一起时,这部分海域演变为湖泊,其水体盐度(填“上升”或“下降”),请分析原因。(4)、图示区域在距今5000年至距今4000年时间内陆地面积变化是(填“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影响距今5000年至距今4600年、距今4300年至距今4000年这两个时段的陆地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19、普若岗日冰川位于藏北高原,是除南极、北极以外体积最大的冰川,与戈壁沙漠、湖泊相互伴生。在湖泊与冰川之间,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在戈壁沙漠东部还分布着连续的新月形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区域沙丘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偏西风携带戈壁滩细小沙粒 B、偏东风带来河床的细小沙粒 C、沙源可能来自冬季湖泊湖床 D、沙源可能来自夏季河流河床(2)、普若岗日冰川体积大的气候原因有( )A、地势较平坦,冰川移动缓慢 B、偏西风带来水汽,形成降水 C、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D、地壳稳定,对冰川破坏力小
-
20、下图为某同学在挪威西部拍摄的自然景观照片,此处海湾深入内陆很远,海湾两岸岩壁陡峭。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地理事物形成的外力作用与上图所示海湾相同的是( )
A、珠穆朗玛峰 B、长江三峡 C、北美五大湖 D、黄土高原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