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天津市红桥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模拟试卷
- 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二模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嘉定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如图,“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主要过程是将生铁烧至1 600 ℃以上化成铁水,一人舀起铁水抛向空中,另一人则用力击打空中的铁水,瞬间铁花四溅,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A、升华、凝华 B、升华、凝固 C、熔化、凝固 D、熔化、凝华
-
2、小明喝雪碧时发现瓶内气泡上升有快有慢。他很好奇,气泡的运动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通过观察他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跟气泡的大小有关;猜想二:跟瓶的倾角α有关。为了便于研究,小明在一根细长的注水玻璃管内留一小气泡,在管子上做记号A、B,利用电子表(数字依次表示时、分、秒)测量气泡经过记号A、B的时刻,算出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其中第12次实验的数据如图甲所示。
表一
表二
表三
气泡长度1cm
倾角
时间/s
气泡长度2cm
倾角
时间/s
气泡长度3cm
倾角
时间/s
实验序号
1
15°
15.8
实验序号
6
15°
22.5
实验序号
11
15°
18.5
2
30°
14.1
7
30°
14.9
12
30°
3
45°
13.7
8
45°
12.3
13
45°
12.5
4
60°
17.7
9
60°
13.8
14
60°
13.5
5
90°
32.4
10
90°
19.9
15
90°
19.1
(1)、实验中,除刻度尺、电子表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为。气泡通过记号A、B的路程为cm,其中第12次实验中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2)、记号A没有设定在玻璃管的底端,原因是。(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倾角的变化关系:气泡大小相同时,当倾角变大,运动速度。为了发现气泡运动的快慢随气泡大小的变化关系,小明通过测算作出了三组气泡平均速度v与气泡长度l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图线b描绘的是倾角为时的规律。(4)、请你根据生活经验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还可能与有关。(5)、小明想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基础上,继续研究“气泡通过AB过程中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写出简要做法和判断依据。 -
3、放学回家路上,小德发现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会越来越快。为了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的速度大小变化的规律,他用小车、带刻度的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路程 s/cm
40.0
40.0
时间t/s
3.2
1.6
速度v/(m·s-1)
vAB
vBC
(1)、实验中,除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以外,小德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2)、小荣建议实验时斜面倾角要适当减小,这样做可以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得一些。(3)、小德正确采纳小荣的合理建议后,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则表中vBC为m/s;若小车从A点运动2.4 s到达D点(图中未画出),则DC段的平均速度vDC(填“>”“=”或“<”)vBC;小荣用vAC=计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 这种计算方法是否正确?。(4)、为了使图像能够反映小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请选择图乙中正确的图像并在括号内填写物理量的符号。(5)、若小车过了A点小德才开始计时,则测得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将偏。 -
4、小刚驾车行驶一段时间后,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请问:(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汽车从标志牌处行驶到扬州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汽车以90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0.4 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3)、小刚家到扬州的路程是340 km,汽车行驶了4 h到达扬州,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小刚经过一座大桥,全长540 m,公轨两用,上层通汽车,下层通轻轨;一轻轨列车以20 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下层桥面用时32 s,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
5、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速度,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位置传感器每隔0.2 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cm,在BD段的平均速度为m/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
6、如图所示的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某软件记录的运动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 000 s,步长是0.5 m,则他一共走了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的。
-
7、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虽然相对于“舟行”,而以人为参照物,舟是的,故而“人不觉”,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了运动与静止的。
-
8、下表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所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将a、b两处的内容补充完整,a:;b:;最后一列取平均值的目的:。某同学测量了三次,求得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5 mm、0.088 mm和0.087 mm,则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mm。
实验序号
a
b
一张纸的厚度/mm
平均值/mm
1
2
3
-
9、小霞练习使用刻度尺、秒表测量长度和时间。(1)、小霞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课本的长度,四次读数分别是26.98 cm、26.01 cm、26.00 cm、26.02 cm。其中错误的数据为 , 该课本的长度应为cm。(2)、小霞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测量时细铜丝紧密缠绕,图中L=cm,如果测量时发现缠绕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小霞用秒表测量某同学跑800 m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s。
-
1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A到C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人站在C处静止不动,汽车在A处、B处各鸣笛一次,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为1 s,已知汽车的速度为声速的十分之一,则人听到两次鸣笛声的时间间隔为(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A、s B、s C、s D、s
-
11、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位置向东做直线运动,在0~30 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早出发3 s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甲为参照物,乙一直向东运动 D、甲、乙在运动过程中相遇2次
-
12、某商场外墙悬挂着一条巨型条幅,从上到下写着“广州荔湾欢迎您”字样,在对面的观光电梯中,小昕对着该条幅先后拍了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则( )A、小昕相对于条幅向下运动 B、小昕相对于观光电梯向上运动 C、观光电梯相对于条幅向上运动 D、条幅相对于观光电梯向上运动
-
13、小芳步行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根据信息可推断此过程中( )A、配速即平均速度 B、小芳每分钟步行15 km C、小芳的平均速度为4 km/h D、小芳步行3 km用时15 min
-
14、一辆汽车的速度是36 km/h,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是10 s,一辆自行车1 min通过600 m的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百米赛跑运动员的速度最大 C、汽车的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
15、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秒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对于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 B、选择量程为0~1 m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 C、使用秒表前,要先观察秒表是否调零 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速度
-
16、小荣同学在用皮尺测量自己的身高时,由于拉得过紧,会使测得的身高比真实身高(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
17、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若认为中国空间站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神舟十八号”飞船 B、中国空间站 C、地面指挥中心 D、在中国空间站内穿行的航天员
-
18、在加勒比海红树林中,科学家发现了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其形如一根细绳,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如图所示,其长度l为( )A、2 cm B、2.0 cm C、2.00 cm D、2.000 cm
-
19、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举足为跬,倍跬为步”,即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A、1 mm B、1 cm C、1 m D、1 km
-
20、晶晶同学在探究萘熔化或凝固的活动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像可知:(1)、萘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凝固点是℃;(2)、BC段表示的是过程,EF 段表示的是过程;(3)、熔化过程经历了分钟,此时萘所处的状态是 , 凝固过程中萘的温度(选填“变化”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