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校科学兴趣小组小灵同学对“奥斯特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重温教材】
(1)、如图甲所示,小灵将小磁针南北方向放置,在小磁针的正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直导线。闭合开关一瞬间,电路短路通过直导线电流较大,小磁针的N 极 偏转(选填:“垂直纸面向外”或“垂直纸面向里”)。(2)、【改进实验】直接短路干电池与我们所学的电学知识相矛盾。为此,小灵在甲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如图乙所示改进,并进一步探究不同直流电流下小磁针的偏转情况,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表:不同直流电流下,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直流电流
小磁针偏转情况
0.1A
小磁针不偏转
0.2A
小磁针不偏转
0.4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10°
0.8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25°
1.6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50°
2.0A
小磁针最大偏转角度约为70°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小磁针是电流达到一定值时,才发生偏转。 。
(3)、请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2、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
【收集证据】如图乙,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猜想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结论】
(1)、要解释本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知识: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②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一个α粒子的质量比一个电子的质量大得多。需要用到的是知识点是: 。(填序号即可)(2)、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的 。(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内部含2颗质子和2颗中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3、小科对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感到好奇。查阅资料后得知:充电时充电器内的发射线圈产生磁场,手机内的接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给电池充电,结构如图甲。学过电磁感应原理的小科提出质疑:手机和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都不动,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为何会产生感应电流?对此,他设计了图乙实验进行验证。
操作序号
开关及滑动变阻器状态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开关由断开变为闭合
向左
2
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
向右
3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4
开关闭合时,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5
开关闭合后,滑片不移动
不偏转
6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左移动
向左
7
改变电源正负极,闭合开关,滑片向右移动
向右
(1)、分析表中信息可知小科发现当Q线圈有变化的时,P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2)、小科向老师请教,得知当闭合电路围成的平面内,磁感线数量发生改变时,电路中就能产生感应电流。请根据上述老师所给的信息,解释课本实验中导体 ab上下运动时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图丙)。(3)、小科发现不同情况下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不同。他猜测与Q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改变有关,于是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请判断小科的说法是否正确,并合理选择上表格中的两次实验说明理由。 -
4、为了研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利用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细铁钉、指针(带刻度)、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一个六抽头电磁铁,每2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图甲实验中小科是根据 来判断磁性的强弱。(2)、如图乙,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的右端是 (填“S极”或“N极”)。(3)、与甲图实验方案相比,乙图实验方案的优点是 。(4)、小科利用图乙实验装置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的实验。当线圈匝数从10匝换成100匝后,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5、(1)、某三价金属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2:1,仅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A、B两元素质量比为62:3,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6、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2)、将图乙的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 b. c中的 两个接线柱。(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____。(可多选)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4)、一般的断路器由双层金属片组合而成,图乙中断路器的双层金属材料分别为铜和铁,已知铜片在受热时的膨胀程度比铁大,则图中上层的金属材料为(填“铜”或者“铁”)
-
7、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小希将组装好的电动机模型、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串联起来如图甲所示。(1)、小希闭合开关,发现线圈不转,他用手轻轻转了一下线圈,电动机模型开始正常转动。线圈原来不转的原因可能是 ____ (填字母)。A、线圈处于平衡位置 B、电源正负极接反了 C、磁铁没有磁性(2)、若要电动机转速加快,小希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3)、完成以上实验后,小希取下图甲中的电源换上小灯泡,在模型的转轴上绕上细线,如图乙所示,然后快速拉动细线,使线圈转动起来,结果小灯泡发光,此过程中应用的原理是 。
-
8、为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实验时先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给直导线通电(如图)。(1)、为了更好地通过铁屑客观描述出磁场分布情况,接下去的操作是 , 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减小铁屑与玻璃板之间的摩擦,使铁屑在磁场力作用下动起来。(2)、本实验中通过观察铁屑等物体来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称为 。
-
9、下列表格是小嘉同学收集的一些微观粒子的资料,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带电性
A
17
18
18
带1个单位负电商
B
8
8
10
带2个单位负电荷
C
8
8
8
不带电
D
8
10
8
不带电
(1)、 表格中A粒子的符号为。(2)、 1803年道尔顿创立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均由原子构成:原子不可分割:一种元素对应一种原子,原子质量是区分不同元素的标准。按照道尔顿区分不同元素的标准,表格中的原子对应种元素。按照现代化学的元素概念,则表格中B、C、D三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理由是什么。 -
10、如图所示,一张百元新钞票好像被一支笔“戳通”了。实际上这张新钞票依然完好无损,这里应用了磁现象的有关知识。原来,这支笔的笔杆(纸币的下方)与笔头(纸币的上方)可以互相分离,笔杆与笔头相连的一端内部装有小磁铁,则笔头内的材料可能含有 (选填“铜”、“镍”或“铝”)。若想探究笔头内材料是否有磁性,现提供下列器材:①小磁针、②大头针、③碎纸屑,其中可用来完成探究任务的有 (填序号)。
-
11、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经科学测定C瓶中CO2与CO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保持D瓶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12、用化学符号表示:(1)、3个氢氧根离子 ;(2)、硫酸亚铁;(3)、6个二氧化碳分子;(4)、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2价 。
-
13、已知n个银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a个碳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
-
14、都听说“隔夜菜不能吃”之类说法,为什么?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范志红博士说其中的麻烦就是担心亚硝酸盐(含有亚硝酸根离子的盐)含量升高.那么亚硝酸根离子 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A、+3价 B、+4价 C、+5价 D、- 3价
-
15、如图四幅图中,工作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帽子上的电动风扇
B、扬声器
C、动圈式麦克风
D、自制小电动机
-
16、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治疗新冠的新药——千金藤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千金藤素来自千金藤,其化学式为C37H38N2O6 ,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易氧化,需密封避光低温保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6克 B、千金藤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38 C、千金藤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千金藤素中各元素所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其中伐表最大范围的①区域表示碳元素
-
17、小实自制了“漂浮式指南针”(如图)。铜片、锌片和食盐水溶液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其中铜片作电源正极,锌片作负极。下列关于通电螺线管A端的磁极及所指的地理方位判断正确的是 ( )A、N极、北方 B、N极、南方 C、S极、北方 D、S极、南方
-
18、在物理学史上,安培曾经提出分子环形电流的假说来解释为什么磁体具有磁性,他认为在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的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会形成磁场,使分子相当于一个小磁体(如图所示)。当这种物体被磁化时,其内部的分子电流会整齐排列,对外表现出磁性。根据安培的这一假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假说能够说明磁可以生电 B、这一假说可以用来解释磁现象产生的原因 C、未磁化的物体,其微粒内部不含有这样的环形电流 D、磁化的物体,其微粒内部环形电流的方向是杂乱无章的
-
19、2022年9月,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发现重现了温州“千年商港”的盛况,经碳-14测定该遗址建于东晋时期。碳-14是碳-12的一种同位素,下列关于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14的中子数是6 B、碳-14和碳-12的主要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碳-14 和碳-12的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相同的格子 D、碳-14 和碳-12的化学性质不同,所以碳-14能测遗址年代而碳-12不能
-
20、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S、H2O2、H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分子 B、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H2O、F-、NH4+核外电子数均为10 D、O2和O3的化学性质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