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水平台面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糙程度均匀,在它上面放着质量为的木块,将木块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的钩码相连。木块在平行于台面的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钩码触地后立即静止,木块继续滑动一段距离停在台面上。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B、木块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和钩码所受的重力均不做功 C、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 D、钩码触地后木块继续滑动的过程中,木块的动能越来越小
-
2、如图,A、B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当同时将它们的绳子剪断后,在木块上浮未露出水面和铁块下沉未着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减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减小,铁块所受的浮力增大 C、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 D、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铁块所受的浮力也不变
-
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三个相同的烧瓶A、B、C内都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液体,其中A、B烧瓶中装的是水,C烧瓶中装的是煤油。A、B、C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A、RB、RC , 且RA=RC>RB。当合上开关S通电一定时间后(三个烧瓶中的液体均未达到沸腾),A、B、C瓶中温度计示数分别为TA、TB、TC。对三支温度计示效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均不计热损失,比热容c水>c煤油)( )A、TA=TB<TC B、TA=TC>TB C、TC>TA>TB D、TA>TB>TC
-
4、某居民家中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开始电路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是电灯仍然正常工作。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水壶仍然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发光。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 )A、电路的C、D两点间断路 B、插座左右两孔短路 C、插座的接地线断路 D、电热壶所在支路的B、D两点间断路
-
5、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O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 )A、F一定大于G B、F一定等于G C、F一定小于G D、F可能小于G
-
6、田径比赛中的跳高项目,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5次技术性的革命。目前运动员普遍采用“背越式”技术(如图),获得较好成绩的原因是( )A、采用“背越式”技术,起跳时人体重心可以提高更多 B、在五种技术中“背越式”最易掌握,成绩比较稳定 C、“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可以低于横杆 D、“背越式”掌握得好的运动员,过杆时重心一定比横杆略高
-
7、已知溶液的导电性与单位体积内离子的数目、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越多,导电性越强;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如两个氯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导电性相当).现向含有和的混合液中通入气体,下列测得溶液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变化与通入气体体积(V)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硫酸,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间的关系绘制出右图。对该图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Oa段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B、向b点时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 C、c点与d点的pH相等 D、d点溶液中只有硫酸钠
-
9、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②;③;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C、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镍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10、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石墨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
-
11、如图所示的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铁的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下列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研究炭粉对铁腐蚀的影响 B、该实验可用于说明不纯的铁比纯铁更易被腐蚀 C、实验通过比较导管中红墨水液面上升的高度来比较铁腐蚀的难易程度 D、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铁锈蚀的条件为空气和水
-
12、近年来,电动汽车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如图是某品牌的电动汽车,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整车质量
2000kg
纯电续航里程
700km
最高车速
210km/h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已知该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是总重力的0.2倍,驾驶员质量为60千克,从临海出发,驾车前往神仙居。求:
(1)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段长约150米的松山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2)遇到红灯原地等待时,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多大?
(3)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
-
13、某项目化小组开展“自制测力计”活动。
【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测量物体的重力
【项目准备】提供材料如图甲,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关系如图乙。
【评价量表】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表,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调零方式
(a)
只有一种调零方式
不能调零
精确度
达到0.1牛
达到0.2牛
大于0.2牛
【项目制作】
(1)选择材料时,小组同学认为弹簧比橡皮筋合适,理由是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关系,便于均匀标注刻度;
(2)表中(a)“调零方式”的内容为;
(3)小组同学用制好的测力计称量物体的重力:
①称量重力时测力计要竖直放置的原因是重力的方向是;
②请说出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重力的理由;
【项目评价】
(4)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实测时,挂上0.1牛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应选择弹簧代替b弹簧。
-
14、某同学利用压强计(如图)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压强计是通过比较来反映压强大小的;
(2)请设计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
15、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某同学按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测量木块(背面贴有磁条)的重力为1.4N;
②将木块隔着白纸吸在竖直黑板上,向下缓缓抽出白纸,测力计示数为5.0N;
③在木块凹槽内放入两个50g的铜柱,测得总重力为2.4N;
④重复步骤②,测力计示数为6.0N。
(1)该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与的关系;
(2)步骤④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3)本实验是否需要匀速抽出白纸,为什么?
-
16、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根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移动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测量A到玻璃板的距离、B到玻璃板的距离 , 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平均
4.0
5.0
6.0
5.0
4.0
5.0
6.0
5.0
(1)在蜡烛A侧观察时,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该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3)多次实验后,将数据取平均值,得到和相等,并由此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数据处理方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
17、周朝时期,周王在河南登封“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量日影”。某校(105°E,40°N)兴趣小组利用相同方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记录数据如表。
日期
9月5日
9月7日
9月10日
9月19日
影长
178cm
184cm
192cm
216cm
太阳高度角
56.8°
56°
54.8°
51.6°
(1)、夏至日正午,该校所立“表”的影子朝向。(2)、请据表描述影长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
18、如图所示,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的A点斜射到水面上的O点,经反射在足够长的刻度尺上形成光斑B。
(1)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所成的夹角为37°,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所成的夹角为;
(2)如果水位上升,光斑B会(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
19、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地,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分别从P、Q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1米/秒,则甲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图像为图中的线。若8秒时甲乙相遇,则乙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图像在图中的区域。
-
20、如图所示是易拉罐制成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小孔所成的像。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均匀物质中是沿传播的;
(2)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小孔足够小),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影子 D.烛焰的像
(3)为了使观察到的像变大,应将蜡烛(填“远离”或“靠近”)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