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两根高度不同的蜡烛甲和乙、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按如图进行实验,则小明在光屏上观察到两烛焰成像的情况是(  )

    A、甲蜡烛的像放大、清晰,乙蜡烛的像缩小、模糊 B、甲蜡烛的像放大、模糊,乙蜡烛的像缩小、清晰 C、甲蜡烛的像等大、清晰,乙蜡烛的像倒立、模糊 D、甲蜡烛的像等大、清晰,乙蜡烛的像倒立、清晰
  • 2、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请回答.

    温度/°C

    溶解度/g

     

    10

    20

    30

    40

    50

    60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填字母)之间.

    A.10°C20°C       B.20°C30°C       C.30°C40°C

    (2)若NaCl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提纯NaCl的方法是

    (3)某同学取氯化钠、硝酸钾中的一种物质,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①判断该同学所取的固体物质是:

    ②求降温至20°C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出计算过程)

    ③求W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可以增强溶液导电性(硫酸不参与反应)。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溶液100克进行实验,有20克水被电解,则此时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管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填“左管”或“右管”)

    (3)此实验能证明水是由组成。

  • 4、某校科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了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C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一会儿白磷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结论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白磷被引燃,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大小怎样变化?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通过观察注射器中的水剩余的体积得出了“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则注射器中剩余水的体积应为

  • 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同学进行一组光学实验如下:

    (1)如图a,探究树萌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的影响,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大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适当距离的地面上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2)如图b所示,通过三个不透明白板A、B、C的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要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从小孔中看见的(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3)人眼在图b所示位置直接看火焰,其形状如图c所示的①,此时想看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人眼应直接看白板(选填“A”、“B”或“C”),所看到的像为图c中的(选填序号)

  • 6、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探究2,4-D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作用的实验”,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浓度(克/升)

    清水

    2.55×107

    2.55×105

    2.55×103

    2.55×101

    处理前胚轴的平均长度(厘米)

    3.27

    3.16

    3.40

    3.20

    3.21

    5天后胚轴的平均伸长量(厘米)

    0.69

    1.36

    1.71

    0.95

    0.41

    (1)、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来自
    (2)、该实验是通过测定来比较2,4-D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的生长作用。
    (3)、根据组的对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2,4-D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轴生长有抑制作用。
  • 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的相等。

    (3)t3°C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C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 8、下列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甲属于发育,图乙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甲多了一个的发育阶段。
    (2)、图丙中新生命与母体是通过(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
  • 9、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该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 10、如图所示,让一束阳光通过棱镜产生了七色光,A是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具有热效应。

  • 11、如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花的结构中是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主要部分。
    (2)、雌蕊的[5]进一步发育成果实,其中[6]发育成种子。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填写序号对应的结构)。
  • 12、分析水循环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②④表示的环节是

    (2)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水在陆地和海洋表面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C.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D.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 13、T°C时,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质量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n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C、图中m点表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T°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 14、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A处大试管中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蜡烛会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相同体积时质量比空气大
  • 1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

    ①加热铜片

    ②隔绝空气

    A、A B、B C、C D、D
  • 16、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质量的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 17、浙江余姚盛产杨梅,有杨梅之乡的美誉.余姚杨梅颗粒大核小,味鲜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所指的结构是由雄蕊的子房发育而来 B、该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 C、余姚杨梅的优良特性是由其品种的基因控制,可以在全国广泛种植 D、为了保持该植物的优良品种,常用无性生殖的方法
  • 18、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 B、 C、 D、
  • 19、如图所示,把两只烧瓶的一侧都涂成黑色,另一侧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单孔橡皮塞连接一段含有有色液柱的玻璃管,两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同时将甲涂黑的一侧正对太阳,将乙涂白的一侧正对太阳。几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柱移动的距离,甲中为L1 , 乙中为L2。则(  )

    A、L1 >L2 B、L1 =L2 C、L1 <L2 D、以上都有可能
  • 20、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上一页 831 832 833 834 8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