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所示的电路是利用光敏电阻特性设计的电路,能够实现夜晚变暗时路灯自动亮起,白天变亮时路灯自动熄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控制电路断开时,电磁铁仍有磁性 B、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C、为了让路灯更早亮起,可将滑片适当向右移 D、工作电路A 端应与家庭电路的零线相连
-
2、支原体肺炎是由单细胞生物———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疾病,初期可用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会黏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以获取养料。下列关于肺炎支原体的判断错误的是 ( )A、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有反射活动 D、可以生长繁殖
-
3、现有三种金属X、Y、Z,分别将其颗粒大小相同的粉末放入稀硫酸中,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金属
x
Y
z
现象
无明显现象
迅速产生气泡
缓慢产生气泡
A、Z>X>Y B、Y>Z>X C、Y>X>Z D、X>Z>Y -
4、用图形表示概念或某类物质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图中①、②、③三个椭圆分别代表某个概念或某类物质。下列选项中,能构成图示关系的是( )A、①动能②机械能③势能 B、①化合反应②氧化还原反应③分解反应 C、①细胞核②细胞质③细胞膜 D、①单质②纯净物③化合物
-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的视野前后变化情况,该同学进行视野转换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
①向左上移动装片 ②向右下移动装片③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⑥调节光圈
A、③①④⑥ B、③②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
6、下列所示的图像能反映各自对应实验中数据的是 ( )A、将浓硫酸敞口置于空气中 B、向 pH=12的 KOH 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C、向由部分变质的 NaOH 固体配制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D、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
7、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 C、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一个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
8、小明在野外观察到四株植物a、b、c和d,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
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大豆,则它是哪一株 ( )
A、a B、b C、c D、d -
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有趣的现象。下列现象与科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锅内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降低 B、冬天搓手取暖——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C、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桌子没动——桌子受到的推力小于其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樟脑丸发生了升华
-
10、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是( )A、小孔成像 B、通过试衣镜看新换的衣服 C、雨后彩虹 D、海上出现海市蜃楼
-
11、在16世纪中期开始的大航海时代,欧洲大量船队远航,由于长期没有食用绿色蔬菜与水果很多船员患上坏血病,最终导致死亡,这其实是由于他们的食谱中缺乏 ( )A、无机盐 B、维生素 C、膳食纤维 D、蛋白质
-
12、液化石油气是气态天然气经加压压缩到钢瓶中形成的,钢瓶内压强可达大气压强的7~8倍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丁烷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5 B、物质分类属于酸 C、物质组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分子组成
-
1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日公转而形成的是( )A、昼夜更替 B、四季更替 C、昼夜现象 D、月相变化
-
14、正确的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制作血涂片
B、测量铅笔的长度
C、过滤
D、收集氧气
-
15、在某次科技活动中,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一个如图甲所示的黑盒子,绝缘外壳上有A、B、C三个接线柱。老师告诉同学们,盒内电路由两个定值电阻连接而成。小科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研究盒内电阻的连接情况。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是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是滑动变阻器。小科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I)把两个接线柱接到之间,只闭合开关 , 将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 , 电流表示数为;
(II)用导线把连接起来,再将接线柱接入之间,闭合开关和 ,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II)把两个接线柱接到之间,只闭合开关 , 小科发现将的滑片从某位置移至最左端或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均变化 , 电流表示数均变化。
(1)请根据操作(I)求出黑盒子间的电阻?
(2)求电源电压?
(3)请画出黑盒子内的电路图,并标明各电阻的阻值?
(4)求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
16、小灯泡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将它与定值电阻并联,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 , 电流表的示数为;再闭合开关 , 电流表示数变化了。求:
(1)电源电压;
(2)定值电阻的阻值。
-
17、小科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刚开始时,他在光具座上依次放好“F”发光物、透镜和光屏后,应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中心大致在上,其目的是;
(2)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的像是一个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其形状应是(请用笔画出)。
-
18、将平面镜截成两半,中间隔一硬纸板条NNˊ,如图所示。现在两平面镜前放一根点燃的蜡烛。
(1)则蜡烛在左右两面镜子中;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成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的位置
(2)蜡烛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
19、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科进行了图甲所示实验: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拿开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请观察眼球结构(如图乙所示)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
(1)矫正近视眼要佩戴的眼镜镜片应该是(填“丙”或“丁”);
(2)图甲中拿开眼镜后,为了再次呈现出清晰的像,光屏应(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3)为预防近视眼,我校提倡课间同学们远眺。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晶状体凸度将。
-
20、小科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在正确连接电路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先后完成了四次实验,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U/V
I/A
R/Ω
1
1.0
0.50
2.0
2
1.5
0.14
10.7
3
2.0
0.19
10.5
4
2.5
0.23
10.9
(1)表中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剔除后可得出导体的电阻;
(2)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获得多组数据,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3)根据表中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的方向是(填“向左”或“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