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是花的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⑤子房壁将来发育成种子的种皮 B、①中的花粉落到③上的过程称为传粉 C、开花、传粉后即可结出果实 D、⑥中的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
-
2、下列四个图像反映的对应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A、①是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②是在一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与水混合 C、③是在一密闭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硫粉和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 D、④是在食物链为“草→羊→狼”的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若大量捕杀狼群,曲线可以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羊的数量变化
-
3、在科学的学习中,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冰块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则当冰块吸收热量时一定在熔化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时,氮气先蒸发出来,所以液氮的沸点比液氧低 C、两栖动物的特征是体外受精,则体外受精的动物一定是两栖动物 D、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
4、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周围辐射光和热,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白色物体不易吸收太阳热辐射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C、人类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 D、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是太阳发出的总辐射能的一半
-
5、图是关于氧气性质的部分知识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类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铁在I、Ⅱ两类反应中产物不相同 C、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会剧烈发光,放出热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6、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正确的是( )A、扬子鳄的胚胎发育完全在母体中进行 B、蝉的发育是完全变态 C、家蚕进入蛹期后,所有生命活动处于停滞状态 D、鸟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
7、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同时又有客观现实事物的真实反映,许多意境优美的诗句中包含着具有科学内涵的科学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B、“春尽冰留江,此时浩渺九重生”,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该过程放热 C、“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D、“草上露珠闪,月照水晶帘”,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该过程吸热
-
8、2024年4月27日,台州市椒江大陈海域人工鱼礁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构造物,让微生物和藻类依附生长,为贝壳类提供栖息地,方便鱼类捕食和产卵,为发展海洋经济夯实生态基础。人工鱼礁中的生物构成了(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
9、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大约是21% B、空气中各成分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D、空气中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没有用途
-
10、竹的繁殖主要依靠地下的竹鞭(地下茎)进行。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形成竹笋,竹笋长成新竹。竹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A、营养繁殖 B、有性生殖 C、孢子生殖 D、分裂生殖
-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放置坩埚钳 C、
熄灭酒精灯 D、
闻药品气味
-
12、2024年3月22日—28日是第37届“中国水周”,今年确定的活动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环境健康 C、保护水资源,全面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D、严禁在河两岸新建化工厂、造纸厂等重污染工厂
-
13、科学史上有一个关于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和伏打的故事,“一条蛙腿”引发了电生理学的起源和电池的发明。请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偶然发现和初步探究:
伽伐尼发现用解剖刀接触到放置在解剖盘中的蛙腿的神经时,蛙腿发生抽动。重复这一实验,出现相同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伽伐尼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起电机和莱顿瓶(分别用于产生和储存静电的装置)对蛙腿采取电刺激,发现蛙腿抽动
进一步探究及结论:
②在封闭的室内,将蛙的神经和蛙腿肌肉与两种不同金属构成的金属弧相接触,蛙腿发生抽动,如图所示。
伽伐尼的结论:动物体内部储存在着“动物电”且这种电只有一种以上的金属与之接触时才能激发出来
质疑:
伏打重复了伽伐尼的实验,认同其实验现象,但对其解释提出质疑
伏打的观点和实验:
伏打认为产生电的原因是两种金属与湿的动物体相连造成的,他用盐水代替了神经和肌肉,用锌、铜两种金属与盐水接触也产生了电,他将这种电称为“金属电”
伏打电堆的发明:
据此原理发明了伏打电堆,如图所示:
(1)伽伐尼进行实验①的实验假设是是引起蛙腿抽动的原因。
(2)伏打的质疑引发了伽伐尼新的实验:“剥出蛙腿的一条神经,一头和脊柱接触,另一头和蛙腿受损的肌肉接触,多次实验均发现蛙腿抽动”。此现象(填“支持”或“不支持”)伽伐尼原有的结论。
(3)在伏打提出“金属电”后约50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指出,所谓“金属电”是溶液中的离子定向移动而产生的电流,伏打电堆其实是多个伏打电池组合而成的电池组。如图是一个伏打电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哪一个金属板是正极,简述操作方法、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
14、小曙同学选取了两根材料不同的合金丝a和b,连接成图甲电路。M为合金丝b的左端点,N为合金丝a的右端点,Q为在合金丝上可移动的触点。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适当位置后,移动Q,电压表读数U随QN之间的距离x的变化如图丙所示。求:
(1)当Q向M端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合金丝a的长度为cm。
(3)求合金丝b两端电压以及合金丝b的电阻分别为、。(写出计算过程)
-
15、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3安、2.3安。
(1)求通过电阻电流;
(2)求电阻的阻值;
(3)现用电阻替换电阻、中的一个,替换后,发现两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其示数均如图乙所示。求电阻的阻值。
-
16、感染流感后易出现畏寒、哆嗦发抖、发烧等症状,可服用布洛芬缓解症状。小曙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体温调节模型
资料二:正常人神经系统的体温调定点在37℃左右,病毒入侵后人体的体温调定点被升高。若某人感染病毒发烧,他的体温调定点升高到39℃,人体会进行相关调节,从而使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附近。当人体退烧,体温调定点也回到37℃左右。
资料三:前列腺素是一种多功能的激素,人体内多处组织都可分泌该激素。发热会导致前列腺素分泌增加,但过多的前列腺素会引起肌肉频繁收缩,导致肌肉疼痛。布洛芬能使体温调定点明显下移,同时抑制前列腺素分泌,从而使患者体表毛细血管充分扩张,出汗增加,进而产生明显的降温作用。
(1)、上述模型中的“?”处应填。(2)、请结合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和以上材料,解释人体感染流感出现畏寒、哆嗦发抖、发烧等症状以及服用布洛芬能缓解发烧、头疼症状的原因。 -
17、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部分)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甲、乙是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槌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信号的时间差,音准为ms(1ms=0.001s。)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ms;
(2)小曙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增大铜铃到甲的距离,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小曙想验证“声速与气体温度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温度的增大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8、测未知电阻R的阻值时,小曙用2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5Ω;1A”。
(1)请添加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2)电路连接正确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组的数据存在问题;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1
1.0
0.10
2
1.6
0.16
3
2.0
0.20
4
2.4
0.24
(3)小曙在实验中进行了多次测量,目的是 , 下列选项中与本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
A.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B.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C.测量物体的长度
D.研究通电线圈的磁性强弱
-
19、小曙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___________,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支起;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曙针对自制指南针设计了评价量表;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1)请将①中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极。将自制的指南针多次转动,针尖的指向始终为同一个方向,原因是;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曙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甲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观察指向;③摆放一根长直导线;为了减弱地磁场的影响,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由图乙(a)、(b)、(c)可知:;
(3)小曙推理:若一束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上方,如图乙(d)所示,小磁针也会发生偏转。其依据是:;(d)中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和图乙(填序号)的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