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现代人类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而目前全球人口已达到78亿。人类的数量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长?(1)、人类社会历经“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可见材料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铜是最先被正式使用的金属材料,与石器相比,其优点有 。(写出一点)(2)、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激发沉睡的巨大能量是人类变得强大的又一原因。18世纪蒸汽机(如图所示)的发明,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使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蒸汽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为。
未接种
全程接种
占人口比例
8%
92%
轻症病例
19%
81%
重症病例
26%
74%
(3)、在人口急剧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过传染病的流行。人类通过发明疫苗、研发抗生素等开启了与传染病的“斗争史”,期间也难免会出现一些认识偏差。某地总人口为500万,右表是该地公布的2022年3月接种抗某病毒的疫苗与感染该病毒轻、重症的数据。据此有人认为,接种疫苗人数越多,感染该病毒的比例越高。你是否支持这种观点? , 请说明理由:。 -
2、近年来,浙江省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突破口,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如图所示为某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构建的庭院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简图。(1)、在庭院生态系统中,A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提高经济效益,是由于沼气池中微生物的发酵,能把一些废弃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加以利用。(2)、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做好垃圾分类。目前生活垃圾基本上分为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垃圾可以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生产沼气。(3)、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以通过条食物链流入鱼中。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
-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做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验证一】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 证明有水生成。(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交流讨论】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烧杯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
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了一氧化碳。
为验证是否有一氧化碳生成,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3)、【实验验证二】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将a 端插入蜡烛的焰心。用酒精灯加热b 端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
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灯丝电阻时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测得电阻的阻值也越大。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进行如下研究:
【建立假设】①灯丝两端的电压增大导致电阻增大。
②灯丝的温度升高导致电阻增大。
【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1个、电流表1只、电压表1只、滑动变阻器1只、开关1只、装满水的塑料瓶1个、导线若干。
【实验方案】
实验记录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压/伏
电流/安
电阻/欧
①按图连接好电路,将灯丝插入瓶口,浸入水中,使灯丝的温度保持不变。
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③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重复步骤②。
(1)、连接电路时,电压表量程选择0~3伏而不是0~15伏的目的是。(2)、【得出结论】若假设①被否定,则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是。(3)、【交流反思】进一步探究发现,灯丝电阻改变的本质原因是灯丝温度的变化。自然界在呈现真相的同时,也常会带有一定假象,同学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用吸管吸饮料,表面上看是依靠嘴的吸力,而本质是依靠。 -
5、小科发现汽车启动时,车内挂件总是向后摆动,而汽车刹车时,挂件又总是向前摆动。这是为什么呢?于是他用乒乓球、实心铁球(体积与乒乓球相同)、带轮子的透明有盖容器、细线、水等在水平地面上进行研究。(1)、如图甲所示,将一个乒乓球用细线悬挂在容器的盖上,推动容器向右运动的瞬间,可观察到乒乓球向摆动。这是因为向右推动容器时,细线上端和容器一起向右运动,由于乒乓球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于是观察到乒乓球摆动。
老师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乒乓球与等体积的空气相比,乒乓球的质量大,惯性也大,所以乒乓球比空气更容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在容器被推动的瞬间,空气随容器一起运动,而乒乓球仍在原来位置,于是观察到乒乓球摆动。
(2)、小科将实心铁球也用等长的细线悬挂在容器的盖上,继续实验。向左推动容器的瞬间,观察到两球摆动方向相同(如图乙所示),但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不同,且最大角度αβ(填“大于”或“小于”)。(3)、如图丙所示,将细线一端系住乒乓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铁球用另一等长细线悬挂在容器的盖上,往容器中注满水,并盖上盖子。请你画出向左推动容器的瞬间,两球在容器中的大致位置。两球这样摆动,可以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
6、疫苗接种被认为是医学科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疫苗研发的主要阶段包括:分离获得毒株→制成疫苗→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审批上市。那么如何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呢?
【探究目的】探究疫苗 X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动物实验】
(1)、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B组注射的是。
(2)、实验结果:仅A组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两组小鼠的其余生理和生化指标 , 说明疫苗X对小鼠是安全有效的。(3)、交流反思:有研究者认为,通过小鼠实验筛选出的疫苗,还需要用灵长类动物(如猴)实验评估疫苗,进一步确认其安全有效后,方可进行临床试验。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支持用灵长类动物实验评估疫苗的理由是。(4)、【临床试验】疫苗X 的生产上市还需要经过三期的临床试验。分组
志愿者数量
患者数量
疫苗组
10000人
8人
安慰剂组
10000人
160人
结果分析:Ⅲ期临床试验在疫区招募了20000名志愿者,试验结果如表所示,则该疫苗的保护率是。[疫苗保护率=(安慰剂组患病率-疫苗组患病率)÷安慰剂组患病率]
-
7、如图所示为“铁粉和硫黄反应”的改进实验,将铁粉和硫黄的混合物置于两块石英玻璃片之间并固定,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产生红色火星,固体由棕灰色变为黑色(1)、铁粉和硫黄夹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反应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减少了(填化学式)气体的生成,更加环保。(2)、向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说明铁粉和硫黄发生反应。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加入CuSO4溶液中,生成红色物质,说明黑色固体中有剩余的。
-
8、 2023年4月20日,天空中上演了一次特殊的日食——日全环食。日食发生时,某些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日环食,另一些地区的人们则可以看到日全食。(1)、如图所示为某地出现的日环食,挡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是。(2)、当天的月相是____。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
9、某同学发明了一款能自动升降的排水井盖(如图甲所示),暴雨时通过收集雨水实现井盖的自动抬升(如图乙所示),加速路面雨水的排放。(1)、井盖抬升过程中,定滑轮的作用是。(2)、某次排水过程中,重150牛的井盖被抬升0.1米。此过程中克服井盖的重力做功焦。(3)、要使降水量稍小时就能抬升井盖,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点)
-
10、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创作的《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的本质,并且富含科学知识: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1)、杏花与桃花中的将分别发育成杏子与桃子。(2)、布谷鸟的雏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依靠卵细胞自身所含物质为营养,这种胚胎发育方式称为。(3)、生物和环境之间有密切关系,杏与桃开花时,表明环境满足了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可以开始播种了。
-
11、如图所示为血糖平衡调节的概念模型,其中“+”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人体内血糖浓度的平衡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写出两种)(2)、人在进食后的1小时内,血糖浓度大幅上升,胰岛(填“A”或“B”)细胞的激素分泌活动会受到抑制。(3)、张爷爷由于胰岛的分泌功能失调,经常出现心慌、头晕、精神不集中、颤抖等症状,那么张爷爷的病因可能是哪种激素分泌失调?是分泌过多还是不足?。
-
12、室外的铁制栏杆在多雨的季节易生锈,小明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天后,发现只有装置C中的铁丝生锈了。(1)、装置A 中生石灰的作用是。(2)、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与接触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
13、汽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汽油机是汽车内的动力装置,通过汽油在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如图甲所示为汽油机的冲程,在如图乙、丙所示的实验中,与该冲程能量转化相同的是图(填“乙”或“丙”)。
-
14、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同年6月4 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1)、空间站绕地球高速飞行,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空间站内的航天员每天可以多次看到太阳从(填“东”或“西”)方升起。(2)、航天员返回地球后,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医学隔离。医学隔离期间,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适当锻炼和摄入营养补充剂等方式,航天员能增强免疫力,尽快适应地面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上述增强航天员免疫力的做法属于。
-
15、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物质循环的开放系统,体内物质在不断地进行交换与转化。下列选项中,物质甲经过某项生理活动产生物质乙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生理活动
物质乙
A.
蛋白质
小肠的彻底消化
氨基酸
B.
葡萄糖
细胞的呼吸作用
氧气
C.
氧气
叶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D.
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尿液
A、A B、B C、C D、D -
16、如图所示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 )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
-
17、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彼此独立的过程 B、图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一条食物链 C、碳循环不需要无机环境,在生物群落中就能完成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
-
18、2023年5月20日,“八百里瓯江(丽水)山水诗路桨板赛”在丽水开赛。比赛时,选手站在板船上用力划桨,板船快速前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岸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行进中的板船是运动的 B、桨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桨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划桨时板船会前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停止划桨后板船仍能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
19、某同学梳理的氢氧化钙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其中氢氧根离子不一定参与反应的性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20、如图所示,金属小球从导轨的a 处自由滑下,依次经过b、c两处,到达d 处时恰好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a 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c处小球的机械能比d 处大 C、从c 到d 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到达d 处时,小球的动能和内能均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