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探究酒精浓度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斑马鱼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5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依次加入等量的清水、浓度为5%、10%、15%和20%的酒精溶液。

    步骤二:每个烧杯放入5条斑马鱼,记录下三十分钟内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统计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戊组

    处理方式

    清水

    5%酒精

    10%酒精

    15%酒精

    20%酒精

    出现侧翻时间/秒

    未出现

    65

    44

    29

    20

    死亡时间/秒

    未出现

    535

    402

    305

    196

    步骤三:选用  ?  的鱼,重复以上实验三次,统计三次实验的平均值。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对照组为
    (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普遍性,步骤三中?处应该选用怎样的鱼?
    (3)、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后,可得出结论: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且
    (4)、请结合本实验结果和青少年时期特点,请你谈谈作为青少年,是否应该饮酒,为什么?
  • 2、2024年1月5日19时20分,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四星”方式将天目1号气象星座15-18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卫星从地面到太空,其质量。(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2)、卫星在太空中飞行,向阳面和背阳面两侧的温差高达250℃,而卫星内部的电子设备又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科学家采用了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热端吸热而 , 在冷端放热而液化,这样反复工作使卫星两面温度趋于平衡。
  • 3、如图所示,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

    (1)、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从开始凝固到凝固完成耗时min。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的冰将(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 4、一次物理课上,老师拿出了4个表面涂着相同颜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上面分别标着1、2、3、4四个数字,漆的质量、体积都忽略不计),老师告诉大家其中两个是铁块,另两个是铜块 ,同学们测量了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老师在黑板上用描点法画图象,如图所示,刚刚描好对应的四个点。聪明的小科就知道了哪两个是铜块,哪两个是铁块,请你判断金属块3是块,和金属块2是同样材料做的是金属块。(ρρ

      

  • 5、地球上的铁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若Fe2O3、Fe3O4两种化合物的分子数相同,则Fe2O3与Fe3O4的铁元素的质量比为
  • 6、模型可以反映客观现象,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则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模型图是(填字母序号).
    (2)、某矿石样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化合物,经测定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图甲。由此可推测,该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选填“碳酸钙”、  “二氧化硅”、  “氧化铁”)。
    (3)、图乙是小科模仿甲图构建的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图乙中的A 表示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 7、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表。试回答: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H

    1

    D

    2

    T

    3

    (1)、由图可知,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T2O。T2O 中T的化合价为 , T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8、科学家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了冻结万年的古老病毒,样本中复活的病毒感染了阿米巴原虫并完成繁殖。阿米巴原虫可使人患病。研究表明,该病毒或许可以用于治疗人感染阿米巴原虫引起的疾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的古老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 B、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C、没有自己的遗传信息 D、外壳由遗传物质构成
    (2)、下列关于北极冻土样本中复活的古老病毒以及相关研究,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B、该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病毒 C、该病毒会增加人体内阿米巴原虫数量 D、该研究说明病毒并不只是对人类有害
  • 9、如图为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中的哪一结构?(填字母)
    (2)、一粒玉米种子能够萌发成一颗玉米幼苗,从种子的结构来说主要是由于()。(填字母)
    A、胚乳中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B、种皮对种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C、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
  • 10、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

    (1)、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组织。
    (2)、造血干细胞产生新的血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的。  (选填“分裂”、  “生长”、  “分化”)
  • 11、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看图回答问题:

    (1)、甲图蝗虫的发育,它和蚕的发育不一样,是因为蝗虫发育过程中没有期。
    (2)、丙图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①②两部分的紧密结合,接穗才能成活。
    (3)、丁图中,胎儿通过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4)、上述甲乙丙丁图中的(可多选)图中的生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 12、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方法正确时测量出来的质量为m1 , 而另一个同学在托盘天平未调节时(指针偏在分度盘左边)就开始测量,最终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时,测得物体的质量为m2 , 则m1与m2的关系是()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确定
  • 13、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 14、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图乙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Y、Z分别表示氢、氧、碳 B、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该物质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该物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 15、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②2NH3;③SO2;④Cu+2O;⑤Mg2+;⑥2OH-;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 是两种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种微粒不是同种元素 B、图B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其中X=15,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C、图C微粒与图D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图D 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 17、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桃树,将甲的带芽枝条嫁接到乙树上,枝条成活并在开花后授以丙品种的花粉,所得果实可食部分的形状接近于()
    A、甲品种 B、乙品种 C、丙品种 D、三个品种兼有
  • 18、自然界中生物的繁殖方式是多样的,甲、乙为两种繁殖方式,丙是其共同特征,如图。下列选项符合的是()

    选项

    A

    卵生

    胎生

    需要母体提供营养

    B

    体外受精

    体内受精

    需要母体提供发育场所

    C

    分裂生殖

    出芽生殖

    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D

    营养繁殖

    种子繁殖

    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

    A、A B、B C、C D、D
  • 19、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其一生中呼吸器官有3种 B、乙图中的a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女性主要生殖器官 C、丙图中的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 D、丁图将多肉植物的叶插入土壤中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 20、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草履虫在结构层次上属于a B、人体的心脏、血液在结构层次上属于b C、桃树在结构层次上属于c D、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
上一页 555 556 557 558 5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