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学习小组开展“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查阅资料得知:某制氧机的制氧剂为过碳酸钠(化学式:2Na2CO3.3H2O2 , 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

    已知过碳酸钠易溶于水,遇水分解为Na2CO3和H2O2 , 能产生氧气并放出热量。

    活动一:制氧速率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影响实验速率的因素,结果如下:

    实验序号

    过碳酸钠质量/g

    二氧化锰质量/g

    加水体积/mL

    温度/℃

    收集100毫升氧气的时间/s

    10

    0.3

    100

    26

    36.59

    20

    0.3

    100

    26

    11.67

    10

    0.3

    100

    41

    22.00

    (1)、判断制氧速率的快慢我们需要比较
    (2)、由实验①和实验②可以得出结论
    (3)、夏季时,为了延长供氧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

    活动二:供氧装置评价

    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

    合格

    良好

    优秀

    装置

    有发生、收集和净化装置

    有发生、收集和净化装置,局部体化设计局部一体化设计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简便美观流速安全环保等),整体可调控及一体化设计

    (4)、针对上图装置,你的评价等级及理由是
  • 2、小舟在做题时,看到了如下三幅图像。他整理相应信息设计如下表格,并按①②③的顺序做了部分推理。

    (1)、①处应填  , ②处应填 
    (2)、小舟在③处填4N的依据是:

    阶段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时间

    0﹣3s

    3﹣6s

    6﹣9s

    状态

    静止

    向右加速

    向右匀速

    fF大小关系

    f=F

    fF

    F大小

    2N

    6N

    4N

    f大小

    ③4N

    4N

  • 3、随着鱼塘精养技术的发展,大部分鱼塘都配备了增氧机,但常因意外停电,造成重大损失。

    (1)、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鱼塘中的鱼利用氧气获得能量的生理活动:
    (2)、发生意外停电时,对于鱼塘缺氧的急救,可采用以下应急措施。

    方法一:大面积的鱼塘应设计停电提醒装置。如图所示,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闭合开关,紧急停电时(选填“吸合”或“释放”),电铃发声提醒人及时利用自备发电机,启动增氧机增氧。

    方法二:及时泼洒化学增氧剂,如过氧化钙。其增氧原理是2CaO2+2H2O=2X+O2↑。产生氧气的同时,还产生 (填写化学式),它能提高水体的碱性,杀死致病细菌

  • 4、如图所示,这是一架望远镜的示意图。小舟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这样的望远镜,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像的原理与(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

  • 5、年糕是舟山市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如图是切年糕的机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机器属于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2)、小舟切年糕时想更轻松,应将年糕靠近刀片端,(选填“A”或“B”),同时动力的方向应选择图中的(选填“1”“2”或“3”)。
  • 6、如图所示,某远洋轮船的船舷上标的“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若此远洋轮船在海面航行时的排水量为1×106kg,g取10N/kg,则远洋轮船此时受到的浮力为N;当该远洋轮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远洋轮船在北大西洋受到的浮力F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在印度洋受到的浮力F2;北大西洋的海水密度ρ1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2

  • 7、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图乙是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闭合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B、R的电阻为5Ω C、闭合S时,R消耗的电功率为3.6W D、闭合S,电路的总功率为6W
  • 8、电吉他中电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磁体附近的金属弦被磁化,因此弦振动时,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经电路放大后传送到音箱发出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选用铜质弦,电吉就能正常工作 B、弦产生振动,弦在切割磁体的磁感线而使电吉他工作 C、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D、弦振动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不断变化
  • 9、我市某校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反应。用左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得溶液pH随加入溶液的体积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左图注射器中液体为稀盐酸 B、M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HCl D、溶液中NaCl的质量:M<N
  • 10、小舟在打汤时碰到高温汤勺,手立刻缩回。结合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缩手反射过程为①→②→③→④→⑤ C、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为⑤,效应器为① D、缩手这一动作产生只受到神经调节,没有受到激素调节
  • 11、科技节,同学们用吹风机和一串气球表演“风火轮”,随着吹风机吹出空气,气球转动并向吹风机上方移动,这是因为吹风机的上方空气(  )

    A、流速大,压强小 B、流速大,压强大 C、流速小,压强小 D、流速小,压强大
  • 12、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温度升高,微粒变大;温度降低,微粒变小 B、电解水——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CO2气体会变成固体——此时,CO2分子停止运动 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相同
  • 13、牛油果(如图)英树木常年常绿,花有香甜味,果实呈梨形,内含丰富油脂。据此可知牛油果树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 14、2023年10月,浙江台州“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下列关于塑料废弃物治理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
    A、填埋塑料废弃物 B、重新制成新的塑料制品 C、研发能自然降解的塑料材料 D、制备新型催化剂,提高分解率
  • 15、目前我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和塑料垃圾占比很大,亟待对其进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如图是利用微生物处理厨余垃圾的模式图。请回答:

    (1)、乳酸杆菌通过发酵作用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淀粉乳酸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用于生产可降解塑料。如表为A、B、C三种不同的淀粉乳酸杆菌对淀粉(原有淀粉浓度为8克/升)的分解测定结果:根据表可得,菌株(选填“A”“B”或“C”)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强。

    菌种

    成分浓度

    无菌株

    菌株A

    菌株B

    菌株C

    淀粉浓度/(克/升)

    8

    4

    2

    5

    乳酸浓度/(克/升)

    0

    4

    6

    3

    (3)、淀粉乳酸杆菌是乳酸菌的一种。下列食品中,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是____
    A、酸奶 B、面包 C、泡菜 D、酱油
    (4)、某小区垃圾清运车满载压实垃圾后总质量为5吨,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2平方米。当车辆停放在水平地面时,求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 16、研学实践活动时,小明在农家乐看到一种农具(如图甲),他查阅资料后知道,这种农具叫“春”,农民捣谷用的,其工作原理图如图乙,AOB为碓杆,O为支点,A处连接着碓头,脚踏碓杆的B点处可使碓头升高,抬起脚,碓头会落下去击打稻谷,若碓头的重力为40N,每踩一次碓头上升的高度为60cm,OA长1.6m,OB 长0.4m。

    (1)、脚在下踩过程中,“春”可视为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不计碓杆的重力和摩擦,脚至少用多大的力才可以将碓头抬起?
    (3)、若1min克服“舂”的重力做功为720J,“春”的机械效率为60%,则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 17、某同学发现不少商场洗手间为顾客提供干手器(图甲),他也想设计并制作一款干手器供学校使用。

    (1)、某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如电路图(图乙),实现自动化控制。闭合开关S、S1、S2后,干手器感应到手伸入时,感应开关闭合,电动机开始工作。此时电磁铁上端为极,图丙中的光敏电阻  (选填“①”或“②”)符合他的设计要求。
    (2)、若全校师生均使用热风干手,按照某同学的设计图及干手器参数表计算干手器使用一次消耗的电能?

    干手器参数

    额定电压

    220V

    电动机额定功率

    50W

    R1加热功率

    950W

    工作时间

    18s

  • 18、“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它是由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药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杀菌剂。如图所示是利用废弃铜料(只含有铜和一定量的铁)和石灰石制备“波尔多液”的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器1中将硫酸以喷淋方式注入的目的是 
    (2)、以下关于反应器4中的操作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有____
    A、溶液逐渐变为悬浊液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升高 C、需控制石灰乳用量以调节产物成分 D、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气泡
    (3)、该石灰石的纯度为90%,则煅烧 100kg石灰石理论上能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气体?
    (4)、反应器3和反应器4的内壁不能为铁或铝,原因是 
  • 19、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5月以来,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显著上升,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由7.5%升至16.2%,南方省份疫情增幅高于北方。当前流行毒株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如KP.3等,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但致病力未显著提升,感染者症状仍以发热、咳嗽为主,重症率较低。
    (1)、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新冠确诊患者属于
    (2)、某新冠治疗药物的化学式为C20H25N3O5S,其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为应对疫情反弹,专家建议公众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定期接种疫苗。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
  • 20、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1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2跟 H2的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uO2+3H2=2NaOH+2Cu+2H2O.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请回答:

    (1)、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2;②通纯净H2排净装置里空气;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  (选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3)、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 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
    (4)、如图2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 2Cu+O2+H2O+CO2=CuOH2CO3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上一页 534 535 536 537 5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