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盛有下列物质的容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物质质量减少的是( )A、浓盐酸 B、生石灰 C、铁钉 D、浓硫酸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所有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 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
3、盐酸走迷宫(如图所示),请你帮它选择合适的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A、A B、B C、C D、D
-
4、下列化学式对应的俗名正确的是( )A、Ag:水银 B、CaO:消石灰 C、Na2CO3:纯碱 D、NaCl:苛性钠
-
5、下列物质中,能除铁锈的是( )A、NaOH溶液 B、植物油 C、盐酸 D、食盐水
-
6、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的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蚕丝富含 ( )A、无机盐 B、维生素 C、糖类 D、蛋白质
-
7、小新用20克含53%的碳酸钠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来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1)、20 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克。(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将200克滤液浓缩成制作“叶脉书签”所需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克。
-
8、科学课堂中,老师演示了“吹气生火”实验,他用导管向包裹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吹气,脱脂棉燃烧起来。同学们对该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作出猜想】根据燃烧条件分析:①脱脂棉是可燃物;②吹出的气体可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③反应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脱脂棉的。
【进行实验】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向过氧化钠粉末中不断吹气,观察到过氧化钠粉末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在导管口P处放置 , 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生成了氧气。同时还观察到 , 说明反应还放出了热量。
【得出结论】吹出的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同时放出热量,满足了脱脂棉燃烧的条件。
探究二:试管内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吹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②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1:CO2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 Na2CO3;
猜想2:H2O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 NaOH;
猜想3:CO2和H2O均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 Na2CO3和NaOH。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制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产生
白色沉淀
固体成分包括碳酸钠
②取适量①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
产生
蓝色沉淀
固体成分包括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猜想3正确。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不能选用( )灭火。(多选,填字母)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细沙 C.水基型灭火器
-
9、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来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流动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甲→丙→甲→丁 D、乙→甲→丙→乙→丁
-
10、以下四个化学反应都有气体产生,其反应类型和产生气体的性质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气体性质
A.
置换反应
还原性
B.
分解反应
可燃性
C.
化合反应
氧化性
D.
复分解反应
酸性
A、A B、B C、C D、D -
1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与反应的甲与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比为24:35 B、丁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丙可能是化合物
-
12、某同学利用初中科学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3条铜的“旅行路线”,每条路线中的每次转化都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来实现的。每条路线中可能都有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3、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不溶于水]
下列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C、NiCl2能与 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 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14、工业上将煤炭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该反应中水作氧化剂 B、将煤炭加工成水煤气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碳元素、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
15、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 反应前后 Cu和C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B、 C、 D、
-
16、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循环(如图所示)。分析这两种循环,其中错误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
17、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银放入稀盐酸中: C、碳酸钠投入稀盐酸中: D、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
-
18、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A、还原性 B、可燃性 C、氧化性 D、助燃性
-
19、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但镁带却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并发出耀眼的白光,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是氧化剂 B、C是氧化产物 C、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D、Mg由分子构成,MgO由离子构成
-
20、随着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对充电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氮化镓充电设备因体积小、功率大深受消费者喜爱。(1)、氮化镓(GaN)是充电设备中的核心材料。查阅资料得知,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与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由此可知,氮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2)、氮化镓的制取可通过镓与氨气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来实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