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都是在“哇”的一声啼哭中来到这个世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胎儿在母体内已经开始了呼吸运动 B、人出生后体内的血液才开始循环 C、出生时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 D、出生后喂养母乳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 2、新疆地区所产棉花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其中新疆长绒棉因其棉纤维长、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成为棉花界的明星。决定棉纤维长短这一性状的是(   )
    A、基因 B、种子 C、环境 D、细胞
  • 3、如图所示为女性生殖系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的作用是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 B、卵细胞在图中的运动路线是甲→乙→丙 C、丙为胚胎发育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D、“试管婴儿”技术可以解决子宫病变所导致的不孕问题
  • 4、子宫的功能是(   )
    A、产生卵细胞 B、产生雄性激素 C、受精场所 D、胚胎发育场所
  • 5、青春期是人的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也是不断学习、实现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应该(   )
    A、尽量暴饮暴食,加速生长发育 B、不运动、多看书,促进智力发展 C、不与异性交往,保持身心健康 D、培养自制力,不痴迷网络游戏
  • 6、某同学将X、Y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甲所示),其中B与C遮光,以30%的比例降低光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X、Y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应比较 、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植物正常生长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向一盆的土壤中浇蒸馏水,向另一盆的土壤中浇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这样的设计合理吗? , 理由是
  • 7、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20毫升清水和20毫升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 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 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体积。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周围溶液

    清水

    5%的食盐水

    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毫升

    19.5

    22.6

    24.4

    (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请指出:
    (2)、在烧杯A中,清水的体积略有减小,若不考虑蒸发和读数误差,其原因是
    (3)、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4)、通过A组与B组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5)、本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判断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的变化来判断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 8、为了研究绿色植物的生长,某科学小组成员利用无土栽培(不用土壤,根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其中含有各种所需无机盐的营养液称为完全培养液,缺少氮这一种无机盐的营养液称为缺氮营养液)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表中未表示出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且适宜)

    组别

    玉米幼苗/株

    处理

    叶片情况

    10

    缺氮营养液

    发黄

    10

    完全营养液

    正常

    (1)、乙组的作用是
    (2)、表格表明,该实验探究的是
  • 9、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片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临时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颜色变化情况。

    (1)、采用方案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 , 说明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密度比上表皮的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一天后观察,发现两张蓝色滤纸的颜色变得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老师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 10、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将枝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出现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

    ④横切、纵切枝条的上端,进行观察。

    (1)、枝条横切面上变成红色的部位是
    (2)、从实验可知,植物体具有运输功能的结构是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 , 负责运输;筛管位于 , 负责运输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填字母,下同)
    A、上面水太多,把红色冲淡了 B、水分是自下而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 C、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快、更明显,相关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 11、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B、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 C、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 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
  • 12、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内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缺少某种元素,为此他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情况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地块

    施肥情况

    尿素

     CONH22

    磷酸二氢钾

     KH2PO4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硫酸铵

     NH42SO4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千克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由表可知,该农田缺少的元素是(   )

    A、K B、N C、P D、S
  • 13、栽花和种庄稼都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
    A、无机盐 B、 C、有机物 D、能量
  • 14、农田作业时一次施肥过多,农作物会出现萎蔫现象。最好的解决办法是(   )
    A、增加光照 B、大量浇水 C、疏松土壤 D、减少光照
  • 15、将萎蔫的青菜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它变得更硬挺,这是因为(   )
    A、细胞吸水胀大 B、细胞失水,细胞之间变紧密 C、细胞壁厚度变大 D、细胞活动旺盛
  • 16、“小草依依,踏之何忍”等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直接原因是(   )
    A、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 17、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时针头应插入茎的 (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导管 D、筛管
  • 18、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⑤是叶肉 B、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⑥]气孔 C、图中①是下表皮 D、气孔的开闭由[⑦]保卫细胞控制
  • 19、科学家为检测有机物运输部位及方向,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利用含放射性标记碳的二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的树皮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
    A、韧皮部的导管、由上向下 B、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 C、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 D、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
  • 20、洋葱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用,被称为“蔬菜皇后”。如图所示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某些区域,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根的生长主要依赖(填字母)区。
    (2)、③表示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3)、a区内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该结构属于组织。
上一页 501 502 503 504 50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