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长度为 L 的砖叠放在地面上,上面一块相对下面一块伸出 110L,如图所示。则在水平地面上最多可以叠多少块砖而不翻倒?

  • 2、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如图所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重力均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上面人的脚均踩在下面人背的正中间,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

    A、78 B、34 C、54 D、32
  • 3、学习了弹力的知识后,小明发现:给弹簧施加拉力,当拉力越大时,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于是小明提出猜想: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实验桌上已经备有如下器材:一个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一个铁架台、一个刻度尺、六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受拉力(F)是否成正比。
    (1)、请写出实验步骤。
    (2)、请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3)、请写出判断弹簧的伸长量(△L)跟所受拉力(F)是否成正比的方法。
  •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橡皮筋进行探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如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 和橡皮筋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度更高 B、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并列起来一起使用,能够测力的最大值为25N C、将本实验中两根橡皮筋串接起来一起使用,能够测力的最大值为10N D、当在两根橡皮筋上都悬挂重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 的伸长量为8cm
  • 5、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用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 6、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经常用水平仪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水平仪利用了的原理。如图甲所示为一种简易水平仪,图示情况说明墙面(填“左”或“右”)边偏低。如图乙所示为一种气泡水平仪,当仪器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偏向 A 侧,则表示A 侧的墙面偏(填“高”或“低”)。

  • 7、有一辆车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 N、4980 N、4040 N、3960 N。假设该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 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往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

    A、AOC 区域内 B、BOC 区域内 C、AOD 区域内 D、BOD 区域内
  • 8、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中,仍然存在的是(   )
    A、万马奔腾 B、川流不息 C、五光十色 D、短斤少两
  • 9、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挂钩连在一起(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自重),小科用 100 N 的水平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此时弹簧测力计 A、B的示数分别为    (  )

    A、200N、100N B、100N、100N C、100N、200N D、200N、200N
  • 10、如图所示,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的虚线OA 所示。在OA 方向的侧边放一块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的虚线OB 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

    A、力不能改变小铁球的速度大小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不能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 11、小枫提一桶水时,小枫的手对水桶施加一个拉力,同时水桶对小枫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的关系是    (   )
    A、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 B、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C、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 12、某同学想要探究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的施力物体是发动机还是地面。

    (1)、该同学利用玩具汽车设计对比实验:如图甲所示,将玩具汽车用细绳悬吊于空中,闭合开关给电动机通电,玩具汽车不前进;将玩具汽车放置在木板上,闭合开关给电动机通电(如图乙所示),玩具汽车前进。据此得出玩具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的施力物体是
    (2)、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给电动机通电,将玩具汽车放在垫有易滚动的笔管(或轮子)的木板上运动,观察到木板后退。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玩具汽车向前运动的推动力是 , 并阐述其理由:
  • 13、如图所示,A、B两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长木板C 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 拉木块A,使木块A、B和长木板C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木块A 对长木板C的摩擦力向左 B、长木板C 对木块A 的摩擦力向右 C、木块B 对长木板C 的摩擦力向右 D、长木板C 对木块B 的摩擦力向右
  • 14、如图所示,一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个铁球和一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铁球和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加速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照物)    (   )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 15、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 20 N。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0.4。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 16、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m的木块可在两块长木板间以速度v匀速下落,若保持 F1 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要使木块m 以 2v 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则木块受到向上的推力应为    (   )

    A、mg B、2mg C、3mg      D、F1+F2
  • 17、如图所示,一块正方体的磁铁重10 N,在拉力 F=3N的作用下从A 点沿水平直线运动到E 点。正方体磁铁在AB 段和DE 段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B=BC=DE,其中AB 段接触面的材料是木,DE 段接触面的材料是铁,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下正方体磁铁位置。根据图像,下列关于正方体磁铁的运动与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AB 段正方体磁铁的平均速度大于 DE 段 B、正方体磁铁在 BC 段受到的摩擦力为 3N C、AB 段比DE 段的接触面更粗糙 D、正方体磁铁在 DE 段受到的摩擦力比AB 段的小
  • 1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在水平面上匀速拉动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 和B(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其中一面带有拉环),他发现匀速拉动体积大的A时,所用的拉力大,于是他认为接触面积大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请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 19、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其右侧面与竖直传送带接触,装置左侧有可旋转的螺杆对其施加不同的压力,启动电动机使传送带转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即可计算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木块重力/N

    螺杆旋转的圈数/圈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摩擦力/N

    1

    0.60

    1

    0.70

    0.10

    2

    0.60

    2

    0.82

    0.22

    3

    0.60

    3

    0.95

    0.35

    4

    1.20

    1

    1.30

    0.10

    5

    1.80

    1

    1.90

    ?

    (1)、该实验用螺杆旋转圈数的多少来表示木块与传送带之间压力的大小,这里运用的实验方法为
    (2)、比较1、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无关。
    (3)、在实验过程中,传送带转动的方向为(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第5 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N。
  • 20、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将木块A 放置在水平木板B 上,并在木块A 上放一个砝码,把弹簧测力计系在木块 A 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木板 B 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稳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B、木块A 受到的木板B 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A 受到木板B 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N,方向向左 D、若增大拉动木板B 的速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上一页 477 478 479 480 4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