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制作天姥山北斗尖等高线地形图”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观察】制作山体模型前,先利用卫星云图观察天姥山北斗尖山体轮廓,并利用专业软件形成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甲),同时确定北斗尖的海拔高度为900米。

    (1)、【制作】小新按图乙流程,初步制作出山体模型,并在山体上画出了所有等高线。他在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一致,是为了

    【评价】下表为等高线地形图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材料与匹配

    材料环保易得,制作的山体模型轮廓易调整与实际轮廓匹配度高

    材料环保易得,制作的山体模型轮廓不易调整与实际轮廓存在较大差异

    材料不环保,山体模型轮廓无法调整与实际轮廓存在较大差异

    作图与标注

    曲线封闭,海拔标示正确,比例尺清晰明确

    曲线封闭,缺少海拔标示或比例尺

    曲线未封闭,缺少海拔标示和比例尺

    (2)、结合评价量表评价,小新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丙)的评价等级为
    (3)、【应用】依据小新描绘的等高线地形图,若要登上顶峰,你会选择从(选填“A”或”B”)侧登山,请说明理由
  • 2、小新同学为测量一木质小挂件的密度,用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装有足量水)和细长钢针等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将挂件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这个挂件的质量是克。
    (3)、用烧杯向量筒中倒入60毫升的水,将挂件放入量筒,然后用长钢针按住挂件使其浸没于水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丙所示。挂件的密度为千克/米3

    【分析交流】因木质挂件具有吸水性,实验测得的密度值(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3、校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设计了如图实验:取两个相同塑料管,内壁上各粘一张相同的滤纸条,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滴一滴无色酚酞试液。在橡皮塞上各固定一个小药瓶,里面都装有等量的浓氨水,甲组中小药瓶塞紧瓶塞,乙组中小药瓶不塞瓶塞。

    【知识链接】①浓氨水易挥发;②挥发出来的氨气有毒性,且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1)、实验时观察到甲中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不变色,乙中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由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2)、该实验的优点有____(选填字母)。
    A、环保、节约 B、封闭实验,排除其他影响 C、现象快而明显,操作简单
    (3)、为了继续研究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设置了与乙组装置、试剂均相同的丙组实验,并将丙中装置浸入冰水中进行对照实验。在此对照实验中可通过对比来反映分子运动的快慢情况,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 4、小新为了研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并在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0粒玉米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

    实验组别

    场所

    日光下

    黑暗中

    日光下

    黑暗中

    温度

    20℃

    20℃

    0℃

    20℃

    棉花干湿状态

    湿润

    湿润

    干燥

    干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粒)

    19

    18

    0

    0

    (1)、小新设计甲和乙两组实验是基于种子萌发可能需要的假设。
    (2)、如果空气充足,甲实验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3)、对比两组实验中的玉米种子萌发的数量,可以得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要使储藏的种子不发芽,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
  • 5、小新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克,分度值0.2克)和烧杯制作“密度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克。

    ②往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克,在水面位置处做好标记,如图甲所示。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尽,再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1)、操作②中,烧杯内水的体积为毫升。
    (2)、图乙中横坐标表示总质量m , 纵坐标表示待测液体密度ρ

    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ρm图像。

    (3)、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克/厘米3的液体。
  • 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科学家持续的研究、探索原子内部结构,对原子结构模型进行了不断完善和修正。
    (1)、以下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用序号排序)。

    (2)、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他推测的依据是
    (3)、1909年起,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于1911年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这个“核”指的是右图中的(选填字母)。

  • 7、a、b两组同学分别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图乙所示是水沸腾(选填“前”或“时”)的现象。
    (2)、图丙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像可知:①水的沸点是摄氏度。

    ②a、b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8、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水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和B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拔下注射器,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某一个注射器管口,推动活塞,观察到 , 说明该气体为氧气。
    (2)、图乙所示水电解过程中的微粒运动变化顺序为(填序号)。
  • 9、小新发现家中种植的风月月季开出的花“一花双色”(如图甲),于是联想到课堂学习过的知识,在家用白玫瑰自制双色花。

    (1)、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中各加入等量的蓝色和橙色色剂,将白玫瑰的枝条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杯子中(如图乙),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横切面上变色的部位是(选填“韧皮部”、“木质部”或“髓”)。纵切枝条,发现越往上色剂颜色越浅,说明色素随水的运输方向为
    (2)、对月季枝条进行环剥处理,可促进分枝。将环剥后的枝条(如图丙)放在营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最先长出不定根的部位是(选填“A”或“B”)。
  • 10、以下是几种常见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应的图。

    (1)、图乙中的③是由图甲中(选填序号)发育来的。
    (2)、植物开花后,花粉散落到图丙中(选填序号)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图丙中的⑥发育成图丁中的(选填序号)。
  • 11、无土栽培是用营养液来培育植物的新型农业技术。

    (1)、营养液中应含有多种无机盐,若缺少含(选填“氮”“磷”或“钾”)的无机盐,会出现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有时呈紫色的症状。
    (2)、植物从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选填图1中序号),该部位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可以增大根与营养液的
    (3)、小新为使植物长得快,配制了浓度极高的营养液,使用后导致植物萎蔫,原因是营养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呈现出图2中(选填“甲”或“乙”)的状态。
  • 12、二氧化钛(TiO2)对紫外线具有优异的阻隔和吸收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防晒化妆品中。

    (1)、二氧化钛(TiO2)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
    (2)、二氧化钛中钛元素(Ti)和氧元素(O)的信息如图,结合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①钛元素(Ti)和氧元素(O)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②氧-16原子的原子核中有个中子。

    ③钛元素是一种(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 13、如图甲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类胎儿形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激素。
    (2)、图甲中(选填序号)接受排出的卵细胞,提供受精的场所。
    (3)、图乙中⑤为细胞(选填“分裂”或“分化”)过程。
    (4)、图乙中胎儿通过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 14、关于下图所示的四个科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B、乙图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酒精蒸发了 C、丙图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抽去玻璃板后不会发生扩散现象 D、丁图中蓝色硫酸铜晶体加热由蓝色变为白色,说明温度对物质的性质有影响
  • 15、下列实例与科学方法不匹配的是(   )

    选项

    实例

    科学方法

    A

    观察到燕子、麻雀、喜鹊等都有筑巢行为,得出“鸟类有筑巢行为”这一结论

    归纳法

    B

    用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速度

    比值定义法

    C

    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海波是晶体,可以推断海波也有一定的熔点

    比较法

    D

    依据形态的不同,将植物的茎分为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

    分类法

    A、A B、B C、C D、D
  • 16、微生物和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微生物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有成形的细胞核 B、乙在一个细胞内完成所有生命活动。 C、丙没有细胞结构,能独立存活 D、丁在生活中常用于酿酒和发酵面包,属于食用菌
  • 17、请根据所学的工程与技术知识,设计一款板凳。设计要求:a.稳定坚固;b.坐着舒适;c.承重性好;d.可多张叠放。以下四款板凳模型最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18、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根据高铁酸钠的化学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钠中含有2个氧分子 B、高铁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g C、高铁酸钠中钠、铁、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4 D、高铁酸钠由2个钠元素、1个铁元素、4个氧元素组成
  • 19、小新去天目山旅游,游览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红土”与新昌的“黄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采集样品并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实验可以看出,他在比较两种土壤中的(   )

    A、空气体积分数 B、水分含量 C、有机物含量 D、无机盐含量
  • 20、化学用语是化学知识中的基础性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硫酸铝:AlSO4 B、钠元素:Ne C、6个碳原子:C6 D、3个镁离子:3Mg2+
上一页 458 459 460 461 4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