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验证“镁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小科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镁参与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镁会出现叶片失绿变黄、植物生长不良等症状。

    【实验器材】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缺镁的完全培养液、长势相同的青菜幼苗、普通蒸馏水、含镁蒸馏水、玻璃器皿若干。

    【实验步骤】

    ①选20株长势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备用;

    ②取2只玻璃器皿,编号甲、乙。甲组加入适量完全营养液,乙组加入等量的另一种液体、将幼苗随机均分栽入其中;

    ③将装置放在温暖有光通风的环境,并适时给根部通入空气;

    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幼苗的高度、叶片颜色等生长指标;

    ⑤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请回答:

    (1)、步骤①中,“用蒸馏水洗净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
    (2)、步骤②中,乙瓶中应该加入的液体是.
    (3)、小红认为,实验所用的营养液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其理由是: 
    (4)、小明认为,步骤②中,如果在甲、乙两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含镁蒸馏水和普通蒸馏水,其它步骤和条件与小科相同,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请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 2、立夏民间有立夏吃“豌豆饭”(图甲)的习俗,豌豆内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尤其含有优质蛋白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小科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1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图乙)。请回答:

    (1)、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填序号)
    (2)、通过比较②和④种子萌发情况,小科得出“豌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结论不科学的原因是
    (3)、小科爸爸播下豌豆种子后,连续几天降雨导致豌豆地完全浸没在水中,造成出芽率低,原因主要是:  。
  • 3、人们常说:“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 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小金认为等质量条件下, 100C的水蒸气和100℃的开水温度虽然一样,但100℃的水蒸气液化成 100C的热水时,会放出热量。对此,小金设计了以下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实验过程】(实验中的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

    ①将一定质量温度为t1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中,液面如图甲位置,标记为A。

    ②向杯中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液化),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一段时间后,停止通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标记为B,摇匀后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t2 , 比较发现t2高于t1

    (1)、仅凭“t2高于t1”的证据还不足以支持小金的观点,因为
    (2)、小金的补充步骤如下,请帮他补充完整:①再取一个相同的保温杯,在保温杯中倒入温度为t1的冷水至与液面A等高;②然后向杯中倒入;③摇匀后测出此时保温杯中的水温t3 , 若 , 则可以支持小金的观点。
  • 4、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正确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 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 5、如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形部位名称:B
    (2)、①、②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米。
    (3)、C、D两虚线处有可能发育形成小河的是处。
  • 6、在维护城市路边的行道树时,养护工人往往给树木挂上“点滴”————大树营养液。大树营养液是一种用于补充大树所需水分、无机盐的产品,常常在大树移栽或根系受到损害影响大树生长时使用。
    (1)、大树营养液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氮元素,下列肥料中含氮量最多的是____。
    A、CONH22 B、NH4NO3 C、NH4HCO3
    (2)、养护工人给树木挂“点滴”时,必须将针头刺入到茎中的结构中才能生效;
    (3)、若要使大树茎秆生长粗壮,则在大树营养液中,应适当增加含无机盐的量。
  • 7、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ρ:ρ= , 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 V:V=

  • 8、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1)、用图甲所示的炖盅炖汤,锅盖周围有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选填“空气”或“锅子”)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当锅子内的水沸腾后,则盅内的汤(选填“同时沸腾”或“不会沸腾”)。
    (3)、图乙和图丙所示的粒子模型表示沸腾的是图(选填“乙”或“丙”)。
  • 9、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继而发生氯气罐爆炸。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1)、写出氯气的一条化学性质:
    (2)、氯气罐内为液氯,因氯气罐泄漏处置不当使液氯急剧挥发产生爆炸,造成氯气罐爆炸的直接原因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10、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点着陆,并采取了“月壤”,2024年6月25日带着质量为1935.3g的月背“月壤”样本顺利返回地球,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质量为1935.3g的月壤合mg,从月球背部带回的月壤到地球,月壤的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 是 , ②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氯化钠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钠是由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
  • 1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离子符号或化学符号。
    (1)、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3)、稀土元素销(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的材料,已知氯化铜的化学式为 EuCl3 , 则氧化销的化学式为
  • 13、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其果实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下图为桃树花和果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桃花盛开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其雄蕊由【①】和花丝两部分组成。
    (2)、雄蕊发育成熟后,花药里的花粉会散发出来落到雌蕊的【③】上,传粉受精后,雌蕊中的子房将继续发育成果实。
    (3)、桃仁是桃的种子,可入药,也可以食用,它是由图中的【】发育而来的。
  • 14、从一个受精卵到呱呱坠地的婴儿,再通过生长发育成长为青春洋溢的中学生,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奇。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李倩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 A 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此受精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完成的。
    (2)、图一中由B到D的过程叫妊娠,该过程主要场所是
    (3)、进入青春期后,李倩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如骨盆宽达、乳腺发达等等,这种青春期男女出现的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其它性别差异叫做 , 这与卵巢分泌的激素有关。
  • 15、下列对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B、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C、高原相对高度大,但海拔低 D、地面崎岖不平的一定是山地
  • 16、2025 年6月 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土壤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焚烧废弃垃圾 B、分类回收垃圾 C、积极植树造林 D、合理使用农药
  • 17、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长期进化形成的。下列有关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根冠细胞内部排列紧密,外面排列疏松,有利于保护分生区和决定根的生长 B、根、茎和叶中的筛管相互连通,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C、须根系植物多分布在浅层土壤,有利于吸收表层水分和养分 D、根毛细胞向外突起扩大吸收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
  • 1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子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这种杯子放在某些地方的空气中,白玉圆锥体上就会有水滴产生,过一段时间后杯中就会盛满水,故称常满杯。下列有几种关于此杯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杯中的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有水滴产生前,白玉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 D、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可能自动“生”水
  • 19、下面几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马路上的沥青变软 B、冰箱内的饮料结冰 C、鱼缸里的水变少 D、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 20、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BC 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第 10min后物质处于液态
上一页 447 448 449 450 4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