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们知道,植物主要通过根毛细胞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根毛细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要失去水分,使植物萎蔫,即“烧苗”。该现象说明()
    A、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不需要无机盐 B、植物吸收水分与土壤中无机盐浓度有关 C、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 D、植物的生活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 2、为了判断CH4是否属于温室气体,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将装置放在阳光下,观察 U 形管内液面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充入气体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 B、甲、乙两广口瓶的体积应控制相同 C、此装置能用于比较两种气体的保温效果 D、若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说明CH4是温室气体
  • 3、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B、电动自行车可以在较密闭的楼道中充电 C、手机充电结束后,充电器一直插在通电的插座上 D、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指可以接触笔尖金属体
  • 4、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两周后现象如图,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的( )

    A、 B、无机盐 C、空气 D、有机物
  • 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装试剂 C、制备氧气 D、收集氧气
  • 6、《西游记》是中国经典名著,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针对其中的几个情节,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看法,做到了学科融合。如果你是他们小组的一员,试着对这些有趣的情节分析并回答:
    (1)、  《西游记》第五回:大闹天宫时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吹一口气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同学们觉得这种生殖就像动物克隆一样,据此,你认为这是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2)、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一种神奇的果实———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一万年方得吃。小组同学提出:人参果结果的时间太长了,要是每天都给它施肥,这样它就能长得更快。小金同学立即反驳道:每天施肥可能会导致细胞液浓度(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此时细胞会(填写“吸水”或“失水”),导致果树死亡。
  • 7、小金发现教师办公室里普通烧水壶不能自动加水,且保温效果不佳,为此小金想让工程师爸爸帮忙设计一款自动加水烧水恒温壶。
    (1)、以下有关水壶的设计要求不合理的是____。
    A、壶柄可以用金属材料,因其导热性好、更耐磨 B、壶底可以用陶瓷材料,因其耐高温、不导电更安全
    (2)、热水壶的塑料部分多采用聚丙烯(PP)材料,PP 材料可以承受 100℃以上的温度,通过加热重新软化和成型,便于回收再利用。这符合环保要求,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PP 材料属于(选填“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
    (3)、为确保饮用水的水质,有关加热控制系统的设计,小金认为:如果连接的是自来水,必须先加热煮沸,再降温至设定温度实现恒温控制;如果连接的是纯净水,直接加热至设定温度再实现恒温控制即可。你是否认同小金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根据所学知识,请从材料的选择、制造技术、补充功能等方面对水壶的设计提出一条优化建议:
  • 8、如图所示为新型材料“气凝胶”,它作为世界最轻的固体,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二氧化硅固体。这种材料密度仅约为3.5kg/m3 , 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

    (1)、若将气凝胶压缩之后,它能迅速复原,此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2)、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质量是2.37×105kg,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  (钢的密度为 7.9×103kg/m3)
  • 9、2025年4月,杭州植物园举办了“plantb城市森林计划”市集活动,小金同学在赶集过程中,发现了植物园许多特别的现象。

    发现1:一棵700岁的香樟树(编号:018610400011)树干严重中空,形成了一个约一人高的大树洞,却依然生机勃勃。

    发现2:一棵100岁的枫杨(编号:018630400027),树干伤口上方竟然有个硕大的树瘤。

    发现3:百草园里有一些植物叶片发黄,还有一些植株出现了倒伏的情况。科普专员说:“只要及时补充不同的肥料就可以改善上述情况。”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小金的以上3个发现分别进行合理解释。

  • 10、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乏锌元素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等问题,葡萄糖酸锌( C12H22O14Zn是目前首选的补锌强化剂,如图是市售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部分使用说明书。

    (1)、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葡萄糖酸锌 C12H22O14Zn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成年人每人每天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每天约补充摄入多少毫克锌?请写出计算过程。
  • 11、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

    (1)、由图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分析a、b两条图线,发现将水加热到沸腾所花的时间不同,这是因为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1、m2 , 则m1m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日常煮鸡蛋时,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供选择。方法一:水烧开后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方法二: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法是哪种,并说明原因:
  • 12、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1)、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指的是(选填“海拔高度”或“相对高度”);
    (2)、分别从A点和B 点出发,沿虚线登上山顶C,坡度较缓的路线是(选填“AC”或“BC”) 。
  • 13、科学家常采用“分”与“合”的思想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小金同学学习科学家的思想研究水的组成。

    (1)、“分”———电解水

    小金设计了如图1的简易电解水装置,经检验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其中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2)、“合”————生成水

    小金同学利用图2装置,得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并绘制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将图3示意图补充完整。

    (3)、“分”与“合”的思想都能证明水的组成,都利用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14、小金同学在旅游时捡到一块较大的矿石,其外观呈肉红色,小金同学决定与小组内同学一起测定该矿石的密度。

    【实验步骤】步骤I:测量矿石的质量

    (1)、小金同学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应采取的措施是
    (2)、调平后,图乙为小金对矿石称量操作的示意图,操作完成后指针最终位置如图丙所示,对照评价量表,小金进行了自评,请说出他的评价结果,并说明理由

    评价量表(部分内容)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评价标准

    自评

    称量

    1.物品和砝码的位置放置正确;

    2.砝码使用过程正确;

    3.通过增加或减少砝码的质量、以及调节游码,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幅相同。

    优秀:操作要求三点均达到;

    良好:操作要求仅达到两点;

    合格:操作要求仅达到一点;

    不合格:操作要求均未达到

    (3)、小金同学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生锈,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金和组员们通过评价表,改正实验操作后正确完成称量,测得矿石的质量为m0

    【实验步骤】步骤Ⅱ:测量矿石的体积

    ①在干燥的烧杯中加入200mL 的水。

    ②用细线系住矿石后放入烧杯中,完全浸没后,标记此时的水位。

    ③用细线将矿石从水中取出,并加水至200mL处。

    ④在量筒中装入V1的水,将水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的水量降至 V2。由此得出矿石的密度ρ=

  • 15、小金听说蜂蜜水、茶叶水、淘米水等可能有助于种子萌发,为探究其中“蜂蜜水是否真的能促进种子萌发”,他以绿豆种子为材料,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取100粒健康、饱满的种子,分别放入5个培养皿中。

    ②分别用等量的蒸馏水、5%、10%、15%、20%的蜂蜜水分别浸泡种子。

    ③为浸泡后的种子提供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3天后统计绿豆种子萌发数,结果如表。

    组别

    A

    B

    C

    D

    E

    蜂蜜水质量分数

    0

    5%

    10%

    15%

    20%

    绿豆种子萌发数

    (粒)

    17

    19

    19

    15

    12

    (1)、每组选取20粒种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实验后小金发现B、C组都各有一粒种子始终未萌发,原因可能是
    (3)、根据表中数据,提出一条使用蜂蜜水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合理建议:
  • 16、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在发射塔的底部有一个装有大量水的导流槽,在火箭发射时水会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具有吸收大量热量、降低温度的作用。运载火箭需在太空中飞行较长时间,同时采用降温和两种办法将氧气和氢气液化储存在箭体里,以备飞行之用。

  • 17、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过不断完善、不断修正,人类借助模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1)、以下是科学家提出的假设模型,这些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填序号)。
    A. 葡萄干面包模型(汤姆生)
    B. 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
    C. 实心球模型 (道尔顿)
    (2)、同位素示踪法常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历程,如碳-14就像“北斗标签”,通过它的“放射性信号”可以持续追踪该原子的位置和变化,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有6个质子,8个中子)原子结构的是(填序号)。

  • 18、科学家在太空实验中得到基因改变的拟南芥突变体甲和乙,如图所示为基因未改变的拟南芥(野生型)和两种突变体的根毛数量情况。

    (1)、请推测三者中吸收水分与无机盐能力最强的品种并说明理由
    (2)、科学家选取上述拟南芥的幼嫩组织,在实验室培养成新植株,该生殖方式的一个优点是
  • 19、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待测物体中,待液柱稳定后读数,这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达成了;将左边试管中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引导到右边试管的冷水中,右边试管中温度计示数升高,这说明水蒸气液化(选填“吸热”或“放热”)

  • 20、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表面由岩石构成,这层岩石是地球的“外壳”,它和地幔顶部的岩石共同组成圈。
    (2)、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字母所示圈层顶部。
上一页 445 446 447 448 4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