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1曲线显示的是某人在平静状态下呼吸时肺泡内气压变化的情况。图2是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吸管、玻璃罩、气球和橡皮膜等材料制作呼吸模型。

    (1)、当肺泡处于图1中的A 点所对应的时刻时,膈肌处于(选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2)、图2模型中气球模拟的人体器官是 , 用手将橡皮膜向上推表示(选填“吸气”或“呼气”)过程,对应图1中的(选填“VW”或“WX”)段;
    (3)、图1中从 V到X,肺完成了一次呼吸,小明认为 B 点所对应的时刻肺泡内气体量最多,请问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填“是”或“否”)。
  • 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用红磷是否是最适宜的药品?为探究此问题,科学兴趣小组设计并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准备如图乙的玻璃容器,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并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氧气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固定在容器内壁,并装入足量的红磷;

    ③用激光笔点燃红磷,红磷剧烈燃烧,观察并记录氧气传感器所显示的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

    ④用白磷替换红磷重复步骤①~③;

    ⑤换用食品脱氧剂(可以直接与氧气反应,无需点燃的物质)重复上述步骤①~③。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三种物质氧化时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2)、步骤①中检查气密性时,将盖有密封盖的玻璃容器浸没在水中,如果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并有水进入,说明装置气密性(选填:“良好”或“不好”);
    (3)、装置甲中225毫升集气瓶中装入25毫升的水,量筒内装有40毫升水,用红磷做实验,根据图丙的实验数据,理论上实验结束后量筒内剩余的水为毫升;
    (4)、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用哪种药品最合适?请说明理由:
  • 3、小华用图甲中实验装置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用到了铁架台、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计、开关、直导体 AB 和若干根导线等器材。实验中固定磁体,让导体 AB 运动。根据表格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导体运动情况

    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灵敏电流计电流方向

    1

    竖直向上

    不偏转

    2

    竖直向下

    不偏转

     

    3

    水平向左

    向右偏转

    电流从右侧接线柱流入

    4

    水平向石

    向左偏转

    电流从左侧接线柱流入

    (1)、由实验1、2可知,闭合开关,导体AB竖直运动(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2)、由实验3、4的现象可推测,如果固定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磁体,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偏转(填“左”或“右”);
    (3)、图乙中的“◯”表示导体AB 的横截面(即图甲中沿导体由A往B看),I、II、III、IV 表示运动中的不同位置,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则导体会产生感应电流的位置有____;
    A、I位置 B、Ⅱ位置 C、Ⅲ位置 D、Ⅳ位置
    (4)、图丙为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要使图中小灯泡亮度增加,可采取的措施:(写出一种措施即可)。
  • 4、某科学研究小组为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和方向”设计如下实验:

    ①取粗细相同、叶片数相同的同一木本植物枝条3根,分别标记为A、B、C;

    ②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按表所示方式处理(其中B组待填);

    ③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置于温暖有光照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各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在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方法

    横切枝条中上部的现象

    A

    带叶枝条(不做处理)

    木质部变红色

    B

     

    木质部变红色

    C

    去除下半部木质部和髓,保留树皮的带叶枝条

    未被染色

    (1)、表格中B枝条的处理方法是
    (2)、实验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为了
    (3)、若将B枝条纵切,在放大镜下观察纵切面,发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颜色越浅。这一现象可以进一步证明
    (4)、要想使实验效果更快更明显,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可多选)。
    A、放在黑暗环境中,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造成干扰 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 C、红墨水中放入大量无机盐,促进细胞吸水 D、放在通风处,加快茎中水和无机盐的输送速度
  • 5、绿色植物能捕获光能。右图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表中数据是在适宜(恒定)温度下,改变灯与烧杯间的距离测得的每分钟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

    灯与烧杯间的距离(cm)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气泡数(个/ min)

    18

    15

    10

    8

    6

    4

    2

    0

    (1)、本实验进行前,是否需要对金鱼藻进行暗处理?(选填“是”或“否”);
    (2)、本实验通过观察来判断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强度;
    (3)、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若将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固定在15cm,温度适宜,光照较长时间后发现产生的气泡数逐渐减少。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6、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是初中科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常见实验中可以使用装置 A 进行实验的有____;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A和B,与装置B相比,选用装置A 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3)、若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4)、使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判断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
  • 7、将盆栽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密闭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测得的二氧化碳减少量和增加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光照下CO2减少量(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2.90

    2.40

    黑暗下CO2增加量(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2.90

    (1)、当温度为15℃时,光照1小时,密闭实验装置中CO2减少mg;
    (2)、在此密闭实验装置中,温度为35℃时,光照下光合作用速率比呼吸作用速率(填“快”或“慢” );
    (3)、在此密闭实验装置中,该盆栽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 8、受奥斯特实验的启发,小越同学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产生了探究兴趣,探究过程如下:

    (1)、如图所示,连接好电路,放上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调节(填“直导线”或“小磁针”)的位置,使小磁针静止时与直导线平行。
    (2)、闭合开关时,图中的小磁针 N极将(填“指向纸内”或“指向纸外”),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小磁针从直导线下方移到了直导线上方,闭合开关后,小磁针的转动方向将(填“不改变”或“改变”)。
  • 9、如图所示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1)、装置中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现象是____;
    A、装置甲:③比①先变红 B、装置甲:①比③先变红 C、装置乙: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D、装置乙:燃着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
    (2)、取出装置甲中①处的变红的石蕊试纸微热,发现石蕊试纸由红色变回紫色,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装置甲中,当观察到现象时,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和水能反应的结论。
  • 1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1 H

    1.008

    ⅡA

    ⅢA

    ⅣA

    VA

    ⅥA

    ⅦA

    2 He

    4.003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0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7

    17 Cl

    35.45

    18 Ar

    39.95

    (1)、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四舍五入取整数);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3)、一个氟原子中有个中子。
  • 11、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1)、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下列三种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填图1的字母序号);
    (2)、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当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图2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填图2中的字母)。
  • 12、“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安全意识。

    (1)、一般情况下,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2)、下列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①不要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②避免在浴室中使用电器③用湿的手触摸电器、插座和开关④不要在高压线旁放风筝

    (3)、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闭合开关,灯不亮。经检查保险丝未烧断,灯泡未烧坏。如果该电路的故障是 de间断路,则开关闭合时,用测电笔接触图中c、g、d点,氖管会发光的是
  • 13、下列物质中:①液态氧;②纯净的海水;③铜;④二氧化碳;⑤氯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14、在一定条件下,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 , 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海水制H2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Ⅰ中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节约能源、原料易获取等优点 C、过程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Fe3O4点燃6FeO+O2 D、制取过程中要不断添加Fe3O4 和FeO
  • 15、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标准将于2025 年9月 1日起实施,要求车速不超过25km/h。下面是同学们设计的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电路,其中符合“旋钮 OP 绕 O 点顺时针转动时,电动机转速变快,当转速超过一定值,电铃会自动报警”的电路是( )
    A、 B、 C、 D、
  • 16、下列概念符合如图所示a、b、c之间关系的是( )

    A、分生区、根尖、根 B、支气管、气管、肺 C、壤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土壤 D、攀缘茎、缠绕茎、草质茎
  • 17、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 1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能用扇子扇灭,是因为带走了蜡烛火焰周围的热量,使其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 19、下列关于电和磁的实验中,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实验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B、如图乙,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消失 C、如图丙,闭合开关,电磁铁下端为N极 D、如图丁,此实验装置原理与发电机原理相同
  • 20、科学思维是科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分析:水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归纳: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 D、推理: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上一页 430 431 432 433 4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