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后,小虞同学利用土豆、橡皮若干、记号笔、小刀等工具,制作等高线模型。

    (1)、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____(多选)
    A、尽可能挑选形状规则的马铃薯 B、画线时所垫每块橡皮的高度要相同 C、画线时记号笔要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D、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填“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平坦。
    (3)、为了把等高线描绘在白纸上,小虞接下来的操作是
  • 2、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可作为塑料的替代品。竹制品的加工流程为:竹子→柠檬酸浸泡 →超声波破碎 →模具压制 →竹制品。

    (1)、图1为竹子的生长过程示意图,其中B到C 是细胞的结果。
    (2)、为提高竹制品产量和品质,促进竹子主杆的生长,应在竹子生长过程中适当多施含(填“氮”、“磷”或“钾”)元素的化肥,其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区。
    (3)、竹子适合在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生长。图2表示土壤的各类模型,其中比较适宜种植竹子的是(填“甲”、  “乙”或“丙”)。
  • 3、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甲图的装置时,应先确定(填“铁杆”、 “铁夹”或“铁圈”)的高度。
    (2)、图乙为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海波属于晶体,理由是
    (3)、若换用质量更多的海波重复上述实验,则图丙中能正确反应其变化的图像是(填“a”、  “b”或“c”)。
  • 4、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看图回答问题:

    (1)、甲图蝴蝶的发育示意图中,4表示期。
    (2)、说出乙图所示繁殖方式的一个优点:
    (3)、丙图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①②两部分的紧密结合,接穗才能成活。
  • 5、蒲公英绚丽多姿的头状花序(如图甲)是由许多小花朵(如图乙)组成的,其雄蕊和雌蕊不同时成熟。种子有形似降落伞的冠毛(如图丙),能依靠风力传播的很远。下列有关蒲公英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蒲公英的雄蕊和雌蕊不是同时成熟,可以减少自花传粉的可能 B、蒲公英的种子能依靠风力传播很远,因此是风媒花 C、蒲公英的花经传粉受精后,乙图中的子房发育成种子 D、蒲公英的种子落地时,在冠毛作用下总是种脐先触地,有利于种子吸收有机物
  • 6、四个颜色相同的实心球,有一球与其他三个材料不同。小虞测得四个球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则该球是

    球的编号

    体积/cm3

    5

    8

    12

    18

    质量/g

    10

    20

    24

    36

    A、甲     B、乙     C、丙     D、
  • 7、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下列有关图①②③所示的三种原子结构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汤姆生认为图①模型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面包内,电子像葡萄干镶嵌其中 B、图②模型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不可再分的实心球,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C、卢瑟福在实验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的图③模型 D、三种模型按提出的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列顺序为①②③
  • 8、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科学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无法推动活塞,说明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乙图中,抽掉玻璃板后瓶内气体颜色变均匀,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丙图中,将红墨水注入两烧杯中,热水先全部变红,说明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D、丁图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 9、如图是尚在母体内的胎儿照片,它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 B、受精卵早期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C、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D、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意味着新生命的开始
  • 10、下列数轴中描述的信息正确的是
    A、氮的化合价由低到高  B、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低到高 D、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 1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乳酸杆菌,下图中与乳酸杆菌细胞结构相似度最高的生物是
    A、 B、 C、 D、
  • 12、农作物生长需要土壤,下列关于土壤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可以加速有机物在地表积累 B、岩石的风化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分化 C、土壤层从上到下依次为表层、母质层和淀积层 D、土壤的形成过程是长期的,目前还在持续进行
  • 13、如图为某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髓,具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B、②中含导管,能自下而上输送有机物 C、③是形成层,能不断细胞分裂使茎加粗 D、④是树皮,其外侧部分主要起保护作用
  • 14、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下列不能作为地壳变动证据的是
    A、断裂的岩层 B、弯曲的岩层 C、高山上海洋生物的化石 D、角峰和冰斗谷
  • 15、如图所示是学校食堂常用的不锈钢餐盘,要求快速加工一次成型,应该选择的工艺是

    A、拉拔 B、锻造 C、冲压 D、模压
  • 16、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15kg的是
    A、一个鸡蛋 B、一本科学书 C、一辆汽车 D、一辆自行车
  • 17、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 18、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男孩比女孩更早进入青春期 C、出现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 D、内脏器官的功能日渐健全
  • 19、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地球仪 B、细胞结构图 C、电流表 D、甲烷结构图
  • 20、  加压一定能使气体液化吗?某同学对二氧化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用恒温加压的方法,20测量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所需的最小压强值,获取实验数据如下: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最小压强/ /×106

    4.5022

    5.0871

    5.7291

    6.4342

    7.2137

    无法液化

    (1)、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当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达到3 35C时,加压无法使之液化。
    (3)、二氧化碳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体积变为原来的千分之一左右,则液化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距离约为原来气体时的
    (4)、查阅资料获知:气体液化有临界温度,当气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施加再大的压强也不能使它液化。若二氧化碳气体的临界温度为 Tc,根据表中数据分析,Tc的范围是
上一页 399 400 401 402 4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