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常用的电压表其实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简称表头)改装而成的.从电路的角度看,表头就是一个电阻,同样遵循欧姆定律.表头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可从刻度盘上读出来.

    (1)、如图是某一表头G的刻度盘,其量程为0~3mA,内阻(即表头自身电阻)是10Ω.使用时,指针指着某一电流刻度,表示流过表头的电流为某一数值,也意味着表头两端具有一定大小的电压.若指针指在2mA刻度时,对应的电压为v.
    (2)、将表头改装成电压表就是给表头串联一定值电阻,串联好的表头和定值电阻即为改装后的电压表,这样改装的电压表两端可加的电压范围扩大.现需将(1)中表头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则需串联的电阻阻值为Ω.
    (3)、若指针指在表盘刻度为1mA处,即表示加在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V.

  • 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 为定值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 P,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 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Ω。
  • 3、2n+1个阻值均为 R 的电阻通过导线首尾连成一圆环,相邻的两个电阻之间均可引出一接线柱,从而构 成一个变阻器,则利用该变阻器可获得不同阻值的个数为个;最大阻值为

  • 4、如图是一种声速测量仪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毫秒(1毫秒=0.001秒)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毫秒。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5、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加快植物细胞生长速率。生长素含量可以用琼脂块进行收集和检测,科研小组做了均匀光照和单侧光照两组实验,如右图所示。  (图中□代表琼脂块)

    (1)、图中单侧光照组放在转盘上向右匀速转动,一段时间后检测结果:琼脂块A与琼脂块B中生长素含量相等,琼脂块C中生长素含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琼脂块D;
    (2)、单侧光能使植物茎尖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即生长素可以从受光一侧移到背光一侧,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在尖端完成还是在尖端下面部位完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用植物茎尖、琼脂块、云母片(不透水)做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研究的变量是
    ②若甲组琼脂块E中生长素含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琼脂块F,乙组琼脂块G中生长素含量大于琼脂块H,则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在尖端;
    ③对于植物向光性的解释,除了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受光一侧运输到背光一侧的解释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

  • 6、如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为(     )

    A、 B、 C、 D、
  • 7、如图,两根绝缘细线吊着一根铜棒,空间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棒中通有向右的电流时两线上拉力 大小均为 F1 , 若棒中电流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两线上的拉力大小均为 F2 , 且 F2>F1,则铜棒所受磁场力 大小为(  )

    A、F1+F2 B、F2F1 C、2F1+2F2 D、2F1F2
  • 8、如图所示,三个定值电阻 R1、R2、R3的电阻值均不相等,在A、B之间接一个电源,在C、D之间接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示数为 I,现将电源、电流表的位置互调,则电流表的示数(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
  • 9、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滑动变阻器,R1、R2为定值电阻,且 R1>R2,E为电压恒定的电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时,通过R、R1、R2电流将发生变化,电流变化值分别为 II1△I2表示, 则(     )

    A、当滑动片向右滑动时,有 I1<I<I2 B、B.当滑动片向左滑动时,有 I<I1<I2 C、无论滑动片向左还是向右滑动,总有 I=I1=I2 D、无论滑动片向左还是向右滑动,总有 I>I2>I1
  •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无论电路中的电阻如何变化,设定流入电路的总电流I始终保持恒定。当变阻器 R0的滑动触头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 UI,则△U/△I (   )

    A、R1 B、R2 C、R1+R2 D、R2R1
  • 11、某校实验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记录跳绳次数的装置,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AB 间接信号记录仪,R0是定值电阻,R'是一种光敏元件,当 R'接收不到红外线时,其电阻会变大,信号记录仪会计数一次,已知电源电压为 6V,AB 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两端电压为 3V 时,信号记录仪计数一次 B、绳子遮挡红外线时,R'和R0的阻值相等 C、R'接收到红外线时,R'的阻值是 R0的 3 倍 D、绳子遮挡红外线时,R'的阻值会增加 1.5倍
  •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0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 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片在a端时,闭合电键S,三个电表 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 I1、I2和U 。现将R2的滑片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T1增大;I2不变, 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 U减小 C、I1减小,I2增大, U增大 D、I1增大, I2不变,U减小
  • 13、如图所示,以平面镜的高度为直径作一圆,使圆所在的平面与平面镜垂直,在圆周上有三个发光点 a、  b、c,若a、b、c跟圆心 0 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分别为 α、β、γ,人眼位于圆所 在平面,在镜前一定范围内可看到发光点 a、b、c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本题 中像的观测范围是指边界光线间夹角)  (    )

    A、观测到 a 点像的范围最大 B、观测到 c 点像的范围最大 C、观测到 a、b、c三点像的范围一样大 D、观测到 a、b、c三点像的范围不一样大
  • 14、如图所示为“研究凸透镜成象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时,某同学首先使发光点S、凸透镜L和光屏P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其次当他把发光点S移到图示位置时(图中MN为光具座的标尺即刻度尺),发现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然后他再用一烛焰S'在图示位置上取代发光点S。这时,如要使烛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象 以下几种操作中哪一种不能达到目的?  (    )

    A、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 向左移适当距离 B、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和光屏P不动,只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 C、在图示位置时,保持烛焰S'和光屏P不动,只将透镜L向右移适当距离 D、在图示位置时,保持透镜L不动,将烛焰S'向左移适当距离,再将光屏P 向右移适当距离
  • 15、地面某处发生一次爆炸,由于爆炸地点的上空有面积较大的浓云层,距离爆炸地点3千米处的某人先后听到两次爆炸声,时间相差6秒.则可以估算出云层下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假设空气中的声速为1/3千米/秒)(   )
    A、1.5千米 B、2.0千米 C、2.5千米 D、3.0千米
  • 16、小科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 R2等。压敏电阻 R1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 R=10Ω。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 连接电路: 货物装载机应接在接线柱(填“AB””“BC"或“AC")之间。
    (2)、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上端为(填“N”或“S”)极。
    (3)、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欧姆?
    (4)、若要提高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填“调大”“调小”或“不变”)。
  • 17、如图所示的电路, R1=30Ω,R2=10Ω,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A,求:

    (1)、电源电压;
    (2)、 通过R2的电流:
    (3)、干路中的电流:
    (4)、电路中的总电阻。
  • 18、植物的向光性与分布有关,单侧光照使这种物质在植物体背光一侧浓度 , 从而产生向光弯曲现象。比较图中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该植物激素是由部位产生的。

  • 19、小科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的器材有:电压恒为3V的电源,一个“15Ω2A”的滑动变阻器,5Ω、10Ω、15Ω、30Ω四个定值电阻,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若干导线等。如图是小科连接的实物图: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V

    1.0

    1.5

    2.0

    电流/A

    0.2

    0.3

    0.4

    (1)、小科用10Ω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此次电路的故障可能是电阻R(填”短路”或”断路”)。
    (2)、小科之后选用30Ω电阻并预设了电阻两端“1V”、“1.5V”、“2V”三个电压值进行实验,但计算后发现:若要达到这三个预设的电压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得小于Ω,小科仍想按这三个预设的电压进行实验,利用现有的这些器材,无需改变电源电压和更换滑动变阻器,小科只要 , 就能顺利完成实验。
    (3)、小科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4)、小科想到用此电路连接图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只需要多次改变电阻的大小,且保持(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
  • 20、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球内的导线是分开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

    (1)、当用酒精灯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当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玻璃变成了体,此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2)、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 , 这一现象最早是由(选填“法拉第”、“奥斯特”或“安培”)发现的。
    (3)、实验前,小磁针静止时指向(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
上一页 363 364 365 366 3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