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实验提倡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的装置,国乙是对图甲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填实验仪器名称)的作用相同。
    (2)、对比图甲和图乙实验,写出微型实验装置的一条优点
    (3)、请再举一例能用装置乙制取的气体及所需的药品
    (4)、小科同学用图丙、丁两套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已知:15℃、101kPa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① 取两个气密性良好、质地较软的相同大小的塑料瓶,使两个塑料瓶中装满二氧化碳。

    ② 将图丙瓶盖打开,加入100mL 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用注射器往图丁瓶中注入 100mL 的蒸馏水后充分振荡。

    ③ 观察到图丙瓶变瘪,图丁没有明显变化。

    请分析图丁瓶无明显变化的原因

  • 2、小科利用天竺葵验证了“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②中,小科采取“对同一张叶片进行部分遮光,而不是一张叶片不遮光另一张叶片完全遮光”的对照方法,其优点是
    (2)、小科按照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滴加碘液后观察到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呈现棕黑色,与预期蓝色不符,老师指出其实验操作③存在问题,请你提出改进措施:
    (3)、小科进一步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制作了40片大小相同的绿萝叶小圆片,并利用注射器抽取叶片内的气体,并按照下图所示沉入碳酸氢钠溶液(可缓慢释放二氧化碳)中,利用功率恒定的冷光源照射,改变光源和装置之间的距离,多次重复实验,实验具体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烧杯

    叶圆片数量/片

    离光源的距离/厘米

    10分钟后叶圆片浮起的平均数量/片

    1

    10

    9.0

    6.55

    2

    10

    13.0

    5.20

    3

    10

    17.0

    2.95

    4

    10

    21.0

    0.49

    ① 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反应光合作用的强度。

    ② 请分析实验中叶圆片上浮的原因

  • 3、图甲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欧,1安”,请据此分析: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
    (2)、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小科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测得的电流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安,并记录在a处。然后更换定值电阻R为10欧、15欧,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不变,并记录每次电阻值和电流值,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电阻R(欧)

    电流|(安)

    b

    1

    5

    a

     

    2

    10

    0.18

     

    3

    15

    0.12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为了描述这种关系,b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4、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思维模型设计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取一支50mL 的注射器,将尖端封住,在其中加入白磷,将注射器浸入热水中,引燃白磷。

    (1)、从建模角度分析,“引燃白磷”的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2)、加入试剂前,需先检查注射器的气密性,具体操作如下: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底端,并封住注射器的尖端,将活塞向上拉动一定距离后放手,若注射器的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经检测,注射器的气密性良好。小科进行了一次实验,若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45mL 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注射器活塞位于36.5mL刻度处,则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小数点保留至0.1%)
    (4)、在处理数据后,小科发现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21%,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
  • 5、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① 水平桌面上放置一长木板,取一块金属块放在长木板上,将一条形磁铁放置于金属块的正下方。

    ② 拉动长木板,当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稳定时,读出其示数。

    ③ 其余条件不变,改变磁铁下方所叠卡片数量,重复步骤②。整理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卡片数量

    测力计的示数/牛

    1

    0

    0.8

    2

    3

    1.2

    3

    6

    1.8

    (1)、要完成该实验,小科选取的金属材料可以是____。(可多选)
    A、纯铁 B、纯铜 C、纯铝 D、镍铬合金
    (2)、为了测得摩擦力的大小,该实验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3)、实验中,改变磁铁下方卡片数量的目的是
    (4)、通过本实验研究,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6、计时工具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迭代,图甲是不同年代部分计时工具的演变历程。

    (1)、图甲中的日晷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晷针形成影子来确定时间的。在我国同一地点,夏至日与冬至日的正午,日晷影子的长度不同,这是与____有关。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公转
    (2)、图乙是漏刻模型图,漏刻中的漏水壶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壶口处箭刻上刻度指示的便是当时的时刻,为保证计时准确,古人采用多级漏水壶逐级滴水的方式,以保持漏水壶中的液面高度恒定。(选填“①”或“②”)
    (3)、图甲中的摆钟是利用单摆往返运动的等时性进行计时。如图,当单摆中的摆锤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摆锤是否受力平衡?
  • 7、我国某盐湖属于氯化钠型内陆湖泊,在唐朝初年即通过“人工垦畦,天日浇晒”等工艺进行开发,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从物质组成角度看,盐碱湖水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集卤蒸发”中,随着水分不断蒸发,卤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过'箩’调配”时,“过箩”与实验室常见操作中(填实验操作名称)操作的作用相同。
  • 8、在我国种植成功的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
    (1)、海水稻在盐碱地中既可以吸收自己需要的水分,又可以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主要发挥作用的是细胞结构中的。(填写细胞结构名称)
    (2)、海水稻的种子是由水稻花中发育而来。
    (3)、下列支持大力发展海水稻种植的说法有。(可多选)

    ① 普通海水含盐度在3%~5%,而海水稻耐盐度在 0.5%左右。

    ② 种植海水稻无需除草,可减少农药使用。③海水稻根系发达,可改善滩涂的土壤状况。

    ④ 可充分利用盐碱地不可利用的资源。    ⑤ 海水稻的稻米口感不佳,难以销售。

  • 9、中科大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研发出类似“章鱼触手”仿生机器手,这种仿生物制作出来的机械手可以灵活弯曲,同时也有巨大的负载能力。

    (1)、机械手可轻松地水平抓取一个200g的苹果并抬高,使苹果在空中静止,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苹果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2)、某节机械手对苹果的压力为0.1N,受力面积为1cm2 , 则该节机械手受到的压强为Pa。
    (3)、团队还提出仿生抓取策略,仅通过简单的电流感知,即可控制机械手精确地抓取不同的物体。在抓住物品时的机械手的作用相当于人类反射弧中的
  • 10、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在组织细胞内发生氧化反应,最终产生的产物如可通过②生理过程排出。
    (2)、跑步过程中,人体内产热会增加,为维持体温恒定,必须增加散热量。跑步中,人主要通过③生理过程中的来增加散热量。(填散热方式)
    (3)、健康的人在餐后1小时左后,血糖浓度会显著提高,此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增多,通过④生理过程直接进入血液,参与人体血糖调节,使人体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 11、小科利用火柴研究燃烧的条件,具体如下: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如图)。

    (1)、实验选择将火柴放在铜片上加热,是利用了铜的性良好。
    (2)、实验发现火柴头先燃烧,据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12、水豚(图1)因为外表呆萌成为网红动物,它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的河流、湖泊和沼泽地,请回答:

    (1)、水豚属于哺乳类动物,其生殖方式是
    (2)、生活在南美洲的水豚的繁殖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底,这段时间的地球最接近图2中的位置。(选填“甲”“乙”、“丙”或“丁”)
    (3)、图3中A 点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附近,是水豚自然分布的一个区域,读图写出A 点的经纬。
  • 1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小科用体积和形状均相同的铁块和木块等器材,设计了如下四种对照实验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 14、小科为了探究不同金属导电性强弱,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金属片横截面积、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如表所示的电流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电流表

    电流表示数/A

    A1

    1.7

    A2

    1.5

    A3

    1.0

    A、导电性: Ag> Cu> Fe B、三种金属中, Fe片电阻最大 C、设计并联电路的目的是控制变量 D、利用图中仪器,改为串联电路也可得出相同结论
  • 15、 “结构与功能”是跨学科概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蚕豆叶表皮有保卫细胞,其主要功能为保护作用 B、肺泡外布满毛细血管,这有利于气体交换 C、稀盐酸溶液中含有H+ , 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具有可燃性和助燃性
  • 16、如图是地球板块的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地球表面的岩石圈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七大板块 B、板块“漂浮”在海洋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C、我国四川省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 D、火山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 17、 “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二氧化碳和水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氧气和乙醇(C2H6O),其微观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生成物均是化合物 B、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分的 C、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18、小科在一次赏花活动后绘制了一种花的图案 (如图),查阅检索表信息可知图中是()

    A、樱花 B、梨花 C、梅花 D、桃花
  • 19、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影子和小孔成像的现象。图甲记述的是鸢(老鹰)及其“影子”的运动方向一致。图乙记述的是窗外的鸢与其经小孔呈现在室内的“影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图丙是小科发现鸢与其在水中倒影的运动方向也一致。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乙中的“影子”是鸢倒立、等大的虚像 C、图丙中,当鸢远离水面时,其“倒影”大小保持不变 D、生活中的照相机与图乙的原理相同
  • 20、向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其中能观察到如图现象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氯化铁溶液 C、稀硫酸溶液 D、氯化铜溶液
上一页 207 208 209 210 2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