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为了比较苹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如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榨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
②2只小烧杯中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 1 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
④小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
2、市场上防晒霜都宣称可防晒。暑假期间,高新实验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实验了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王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小唐
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小林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小齐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A、小王 B、小唐 C、小林 D、小齐 -
3、如图表示在不同气温下甲动物体温的变化情况,则图中的甲动物最不可能是( )A、鱼 B、蝙蝠 C、麻雀 D、鲸
-
4、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正确的是(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都有根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
5、蚂蚁有许多腺体,能分泌费洛蒙(体外激素)。找到食物的工蚁回巢时,会在沿途留下费洛蒙。关于“探究蚂蚁通讯”的实验装置如图,将食物放在C岛,蚂蚁放在B岛,不久后蚂蚁爬上C岛。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捕获的蚂蚁可以来自多个蚁穴 B、最好在蚂蚁处于饥饿状态时进行实验 C、用毛笔将C岛上的蚂蚁扫回B岛,置换两根木条,蚂蚁将爬向C岛 D、蚂蚁分泌的费洛蒙不能引导同类
-
6、某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生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为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根、茎、叶的分化 B、图乙为蕨类植物,叶片的下表面有孢子囊 C、图丙为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用种子繁殖后代 D、图丁为裸子植物,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
7、某同学在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
①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
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
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
8、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 )A、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橘 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 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葡萄 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红松
-
9、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3.7米=3.7×1000毫米=3700毫米 B、3.7米=3.7米×1000=3700毫米 C、3.7米=3.7米×1000毫米=3700毫米 D、3.7米=3.7×1000=3700毫米
-
10、挖耳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该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等结构,花期6-12月。据此可判断该植物为(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
11、在购买西瓜时,我们习惯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 D、得出结论
-
12、如图所示为升降机电路的部分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为 , 为定值电阻,电压表量程为 , 压敏电阻的阻值与所受压力大小F的关系如下表:
压力大小
0
1000
2000
3000
4000
……
压敏电阻
200
160
120
80
40
……
(1)、若在升降机地板上放置一个物块,静止时电压表示数为 , 当升降机匀速下降时,电压表示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压敏电阻不受压力时,电压表示数为 , 求定值电阻的阻值;(3)、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求此压敏电阻能承受的最大压力;(4)、在不改变电表的条件下,要增大压敏电阻的承压范围,应如何调整?(写出一条) -
13、如图甲所示,工人用推力F将重为1000N的箱子沿斜面推至水平车厢中,斜面长3m、高1.5m,F始终与箱子运动方向相同。箱子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推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求:
(1)0~20s内工人对箱子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箱子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
14、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500N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秒,使绳端向下移动了1.5m,重物匀速上升了0.5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2)、人所做功的功率为多太?(3)、被吊起的重物质量为多大?
-
15、在学习了“机械能”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为我市某游乐园体验项目设计了“过山车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过山车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运行过程安全,体验感好。
能正常使用
不能正常运行
指标二
更好的利用地理优势,摆脱外界能源依赖。
适当使用外界能源
能量完全依靠外界
同学们利用凹槽,拼接软管,小车等器材设计了如下模型、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在某次实验中小车从A点匀速下滑至点B该过程小车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该小组设计的作品,小车不借助外界能量,从A点静止下滑,不考虑能量损失,小车能否顺利通过点C;(选填“能”或“否”)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针对该模型提出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
16、小正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先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 , 球A、B的质量分别为。
组别
小球质量/g
高度/cm
木块移动的距离/cm
1
25
15
14.8
2
25
10
9.9
3
25
5
5.0
4
10
15
5.9
5
5
15
3.0
6
20
24.0
请回答:
(1)、基于的假设,小正进行甲、乙两组实验;(2)、在甲、乙两组实验中,小正每次都将小球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3)、小正发现丙组木块C撞击最远,比较乙、丙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应对图甲杠杆进行的操作是;(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若在C位置挂4个钩码,在D处挂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保持所挂钩码位置不变,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拉力的大小,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绘制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其力臂L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如图丁中阴影部分)(选填“相等”或“不等”),其原因是。
-
18、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把重为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高的平台上(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用时20s。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 动滑轮重为 , 不考虑绳重和滑轮转轴的摩擦,整个过程中工人做功的功率为W,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
19、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均属于杠杆,在使用时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的是( )A、
镊子 B、
取碗夹子 C、
核桃夹子 D、
食品夹
-
20、在“比比谁的功率大”的挑战活动中,小科同学从1楼跑到4楼所花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爬楼的功率约为(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