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中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N,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N。
-
2、电影《中国机长》讲述的是四川航班飞行在西藏上方9800米高空时,挡风玻璃意外破裂的故事。请问:(1)、根据题目信息,故障发生时,飞机应该飞行在大气层的层;(2)、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升高温度上升 B、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剧烈的水平运动 C、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 D、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E、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3、如图所示,请根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将℃时A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2)、温度为℃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关系是。(3)、得到A物质的晶体常用的方法。
-
4、将少量的①植物油,②酒精,③味精,④牛奶,⑤钡餐,⑥血液,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后,其中形成悬浊液,形成溶液(填编号)。
-
5、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和木四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情况如图所示,已知: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 B、四个小球的重力关系是: C、铝球、木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铁球、铜球和木球一定是空心的
-
6、甲、乙、丙三个体积都为V的实心体在同一液体中静止时,甲浸入 , 乙浸入 , 丙露出 , 则三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A、3:2:1 B、1:2:3 C、2:3:4 D、4:3:2
-
7、如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蔗糖 D、硝酸铵
-
8、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B、蜗牛在夏天高温时会夏眠,说明气温会影响动物的行为 C、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因为此时阳光最强烈 D、在气象观测中,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离地1.5m高的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
9、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的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环境下,药物的成分会被破坏。对此,可采用的改进方法是( )A、将容器密封后加热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
10、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图中
表示的是氢分子 B、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
-
11、目前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用如图所示的真空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血液流入试管的原因是( )A、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 B、由血液内部压强压入试管 C、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 D、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
-
12、70℃时的m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
-
13、人们常用过滤的方法来净化水,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法可以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 B、滤纸放入漏斗时边缘要稍低于漏斗边缘 C、过滤物也可以沿着漏斗内壁倒入 D、过滤出杂质后所得的滤液属于纯净物
-
14、节日庆典活动中放飞的氢气球最终会( )A、完好掉下来 B、游作于平流层 C、涨破掉下来 D、飞出大气层
-
15、关于水循环示意图中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被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 B、人工降雨会直接影响① C、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影响④ D、植树造林会造成⑥的增加
-
16、如图甲,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回答:(1)、当轮船在大桥下行驶时,以轮船上的桅杆为参照物,大桥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2)、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3)、若一辆小客车车长10m,通过海底隧道时,车身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为223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4)、一车队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隧道,所用时间为280s,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米?(5)、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大桥,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经15s行驶0.3km后,开始做匀速运动,求在这30s整个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17、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下表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
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
图谱
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
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写出植物种类)。(2)、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根据该指标,小明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的评价等级是 , 并简述理由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
(3)、编制植物手册后,同学们开展为校园植物书写铭牌的活动,查阅发现金毛狗蕨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请你为金毛狗蕨写一段铭牌资料,要求30字左右,包含植物具有的器官、繁殖方式和适宜生活的环境等信息:。 -
18、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自制太阳系模型”的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制作模型,改进模型、评价模型三个环节。(1)、【量规】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组制定的量规,表中横线处应填。
表1项目成果评价表(节选)
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行星形状和大小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只有一项合理
行星形状和大小比例都不合理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有1~3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3处以上缺失
各行星外观特征
每个行星特征明显
行星特征不明显,有3个以上行星无特征
(2)、【制作】某同学利用材料制作出太阳系模型如图,八大行星资料卡如表2。请指出该模型存在的科学性错误(写出一点即可)。表2八大行星资料卡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体积
(地球=1)
0.056
0.856
1.0
0.15
1316
745
65.2
57.1
含水量
北极有冰
不存在
71%为海洋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固态水
大气含量(主要)
无大气
二氧化碳
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氦气
氢气、氦气
氮气、甲烷
氢气、氦气、甲烷
地表平均温度(℃)
167%
15℃
-160℃
距离地球(亿公里)
0.917
0.414
0
0.783
6.29
12.8
27.2
43.5
(3)、【评价】除地球外,再选择一颗最合适人类宜居的行星,分析其宜居条件。(4)、【拓展】下列哪些事实支持“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_____。A、地球与太阳系其他所有行星一起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B、地球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C、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 D、地球是8大行星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
19、夏天我们经常使用电风扇,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对此小明提了两个猜想,并利用玩具电风扇来进行探究。
猜想一: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距离电风扇的远近有关;
猜想二: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与扇叶的转速有关;
为证实上述猜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将纸板B固定在支架上,纸板A与轻杆固定后悬挂在纸板B上的转轴O处,纸板A和轻杆可绕转轴O自由摆动,将电风扇放在左侧正对纸板A,图中s是纸板A自然下垂时(虚线)到电风扇的水平距离,θ是纸板A向右摆动稳定后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越大,说用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越强;
(1)探究猜想一:保持电风扇的转速不变,移动电风扇,使s分别等于0.3厘米、0.5厘米、0.7厘米、0.9厘米,在纸板B上分别标下纸板A稳定时轻轩的位置a、b、c、d如图乙所示,可知猜想一是(选“正确”或“错误”)的;
(2)探究猜想二:小明同学通过调节电风扇上的风速档位改变扇叶的 , 在探究过程中,还要保持不变;
(3)你认为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
20、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甲所示。(1)、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2)、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并且测得AB间距离为5cm,BC间距离为15cm,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m/s;(3)、乙图中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选填字母)。(4)、小球在AD段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 , 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 , 则v1(选填“>”“<”或“=”)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