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节省电能,居民楼的楼道灯通常由两个开关共同控制,一个是利用光敏器件制成的“光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光线暗时自动闭合,光线亮时自动断开;一个是利用声敏器件制成的“声控开关”,它的作用是有声音时自动闭合电路,两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则自动断开。
    (1)、请将图甲中的器材连成符合上述楼道灯要求的电路。

    (2)、小明受楼道灯电路的启发,在爷爷的卧室里也安装了这样一个“聪明”的电路。晚上只要拍拍手,灯就亮了,过一会灯自动熄灭,给爷爷带来了方便。不过遇到晚上有雷雨,就麻烦了,雷声使灯不断被点亮,影响爷爷休息,还有爷爷睡觉前需要这盏灯一直被点亮。现在再给你两个开关S1、S2 , 在图乙中完成对这个“聪明”电路的改装,并分别说明在灯自动工作、晚上打雷需取消自动功能和需要灯一直被点亮时开关S1、S2的断开与闭合情况。
  • 2、如图所示为小科家新买的一款插线板。他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插线板接通电源后,指示灯L不亮,只有A 组插座可以正常使用;当闭合插线板上的开关S后,A、B组插座都可以正常使用,且指示灯L亮起。下列关于该插线板的电路设计,正确的是(   )

    A、 B、 C、 D、
  • 3、卫生间的取暖器上有出风口,可以吹凉风或暖气,单按“吹风”,就出凉风,但是单按“取暖Ⅰ”或“取暖Ⅱ”均不出风且不制热,必须同时按“吹风”才吹暖风。下列电路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 4、按要求完成电路连接:当S1 断开时,无论 S2断开或闭合两灯都不亮;当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L1亮;当S1和S2都闭合时,L1和L2都亮。请在图甲虚线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实物图。

  • 5、某同学设计了双手驾驶提醒装置,可在汽车驾驶员双手脱离方向盘时发出警报。方向盘包裹气囊并通过导气管连接压力开关S1 , 压力开关S2置于坐垫内,压力开关受到压力时闭合,不受压力时断开,驾驶员坐在座椅上,当手握方向盘正常驾驶时灯亮、电铃不响;当双手脱离方向盘时,灯亮、电铃响。请用笔画线完成电路连接。

  • 6、2024年浙江受到超强台风“康妮”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大雨和暴雨。

    (1)、如图所示,下列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②;⑤
    (2)、台风可以将海洋上的水汽带到陆地,该过程是(填名称)环节。
    (3)、下列水循环的环节中,主要以地心引力作为动力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A、下渗 B、降水 C、蒸发 D、植物蒸腾
    (4)、当台风来临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A、转移海岛人员 B、躲到广告牌下避风 C、外出的大船继续作业 D、将阳台上的盆栽搬入屋内
  • 7、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如图甲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代表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其中④表示 , ⑤表示。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该工程是对水循环环节中的(填序号)施加影响。
    (2)、如图乙所示为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分布规律是
  • 8、某科研团队研发出一款在沙漠中可以“向天借水”的装置。使用时,需将其下端深埋在地下2m 左右,较冷的土壤会对设备下端的金属进行降温。顶部露出地面的涡轮会在自然风的作用下转动,将热空气向地下装置输送,当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被冷却的金属后会凝结成小水滴,以此不断地收集液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该装置从空气中获得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B、利用该装置从空气中获得水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该装置收集水的过程要不断地从土壤吸收热量 D、该装置收集水的过程不容易受到昼夜温差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 9、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曾号称“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但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影响,出现大面积干涸。读图分析,与洞庭湖大面积干涸有最直接关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水面蒸发与大气降水 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与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大气降水与水汽输送
  • 10、亚运水上运动场馆的花园地下隐藏着雨水循环系统————地下“毛细血管”。雨水依次通过鹅卵石和土工布最后汇聚到回收系统,回收后可用作场馆用水。这种设计干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①增加地面下渗 ②改变水汽输送 ③增加降水 ④减少地表径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根据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再结合地球上的淡水储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冰川

    地下水

    湖泊水

    沼泽水

    河流水

    大气水

    生物水

    68.690%

    30.0600%

    0.2600%

    0.0300%

    0.0060%

    0.0400%

    0.0030%

    A、图示中的94.47%的咸水全部存在于海洋中 B、地球的淡水分布很广,所以含量比咸水多 C、虽然大气水含量不多,但它可以成云致雨 D、根据淡水比例,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 12、水是生命之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水约2.5 mL B、水循环的外因是水的三态变化 C、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主要包括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淡水 D、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海洋水
  • 13、如表所示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1)、20℃时,若将10g 硝酸钾加入40g水中,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如图所示为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 14、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 200 g,其中洗涤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为将洗涤剂洗去,妈妈和小丽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漂洗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 200 g溶液)。

    小丽采用的漂洗方法:取3800 g清水一次漂洗,然后“拧干”。

    妈妈采用的漂洗方法:取3800 g清水平均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进行两次漂洗,每次漂洗后都将湿衣服“拧干”。

    请分别计算经小丽和妈妈采用的方法漂洗后的衣服上残留洗涤剂的质量。并说说哪一种洗涤方式更好。

  • 15、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其密度也不相同,如表所示:

    溶质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密度/(g/cm3)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的质量分数与对应密度的关系是
    (2)、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3)、欲配制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多少克?水多少克?
  • 16、如图所示为小刚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b.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它是 , 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小刚要配制9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取1g/cm3)
    (4)、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天平左盘,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
    (5)、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小刚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7、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 1g /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mL溶液,每次用20mL 的蒸馏水冲洗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    (   )
    A、181 B、1820 C、11681 D、无法确定
  • 18、《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生产池盐的过程:将盐池内清水(含有氯化钠、硫酸镁等)引入旁边耕成畦垄的地里。氯化钠与硫酸镁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硫酸镁

    33.5

    44.5

    52.2

    53.6

    46.2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将20.0g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10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氯化钠、硫酸镁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钠>硫酸镁 D、在20℃~100℃范围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没有交点
  • 19、如图所示为物质X 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物质X溶于100g水中所形成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中,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X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A、从M→N:先将M 点的溶液降温到t1℃,过滤后再将其升温至t3 B、从M→N:先将M 点的溶液恒温蒸发掉适量的水,再升温到t3 C、从N→M:先向N 点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固体X,再降温到t2 D、从N→M:先将N 点的溶液降温到t2℃,再加入适量的固体X
  • 20、同学们猜测蔗糖溶解的快慢与其颗粒大小有关。为验证假设,准备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设计:

    (1)、蔗糖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质是 , 溶剂是
    (2)、要验证假设,应当选择图中的(填字母)开展实验对照;若(填字母)中烧杯里的蔗糖先溶解完,则说明蔗糖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
    (3)、观察实验装置A和C,发现C中烧杯里的蔗糖溶解得更快,能不能说明温度越高,蔗糖溶解得越快?(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