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酚酞试液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酸碱指示剂。实验室配制酚酞试液的方法是:称取1克酚酞(C20H14O4),溶于少量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再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稀释至100毫升。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判断,酚酞试液属于
    (2)、酚酞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实验室配制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方法:用量筒分别量取95毫升酒精和5毫升水。然后混合均匀。小科用下列方法方法配置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用100mL量筒量取95mL酒精,然后向酒精中加水至100mL。小科配置的酒精溶液体积分数95%(选填‘<”、“=”或“>”)。
  • 2、橡皮泥可以被捏成各种形状,深受同学们喜欢。学习了力学知识后,小红利用家中的量杯、茶壶和垫块,测出了橡皮泥的密度。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橡皮泥的吸水忽略不计),操作过程如下:

    ①如图,把茶壶的一侧垫起并装满水,将橡皮泥轻轻放入茶壶中,用量杯接住溢出的水;

    ②倒掉量杯中的水,从茶壶中取出橡皮泥,将量杯和橡皮泥擦干;

    ③把茶壶重新加满水,将橡皮泥捏成空心碗放入壶中,让其浮在水面上,用量杯接住溢出的水。

    (1)、操作①目的是为了获得橡皮泥的 , 操作③的目的是
    (2)、假设操作①量杯中水的体积为V1 , 操作③量杯中水的体积为V2 , 水的密度为ρ0 , 请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ρ=
    (3)、如果操作③中茶壶里的水有少量进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则橡皮泥密度的测量结果(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18cm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

    (2)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

    (3)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

    A.   B.     C.

  • 4、番茄又名西红柿,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深受同学们喜欢。达州市某校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采用大棚种植番茄,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番茄叶片在上午9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填字母)
    (2)、为探究影响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因素,该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甲乙进行对照,可探究这一因素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3)、如图3为24小时内番茄叶片释放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经分析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填“>”、“<”或“等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 5、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各系统密切协调、相互配合。下图中的①~⑦代表结构,A~E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2)、早上,小明吃了妈妈准备的早餐去学校,早餐中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 , 最后经体循环到达心脏的(用数字表示)。
    (3)、体育课上,骨骼肌细胞会产生尿素等废物,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用字母表示)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
  • 6、人类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原子结构的认识发展史简单归纳如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基于“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提出的。根据实验现象(如图),不能获得的结论是;(填字母)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荷       D.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2)如图乙,α粒子通过荧光屏会引起闪光。荧光屏设计成360°环绕,是因为卢瑟福在实验前认为α粒子可能穿过金箔,也可能

    (3)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 7、(1)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一些红色的水(内留部分空气),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入水中,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科学实验演示器(如图甲),用该装置可以演示(填序号);

    ①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②瓶内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③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如乙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正上方且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请你预测里面的纸杯将

    A.一定保持静止       B.可能向上跳起

    C.一定发生旋转       D.可能压得更紧

  • 8、诸暨新茅渚埠大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江水中(如图甲),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随着h的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1、钢绳拉力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g=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①图线 B、构件的边长为4m C、构件所受的最大浮力为1.2×105N D、构件的密度为2.5×103kg/m
  • 9、如下图一是植物根尖模式图,图二是表示植物细胞吸水、失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④区域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图一中的②区域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属于分生组织 C、当施肥过多时,图一中的①区域细胞吸水增多 D、将新鲜萝卜条置于浓盐水中,细胞将处于图二中的C状态
  • 10、小明在学习了火箭发射的原理后,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制了“空气动力马达”(如图),吸管1与吸管2中间连通,先将吸管I的一端与吸管2的a、b两端均密封,再将吸管2的两端各自剪出一个小口,往吹气端吹气后,从学生视角看吸管2会顺时针转动,为了实现上述设计,下列开口方向正确的是(  )

    A、学生视角(吸管2) B、学生视角(吸管2) C、学生视角(吸管2) D、学生视角(吸管2)
  • 11、小芸和妈妈一起上街到夜市买了一袋观赏鱼(如图),袋内约有13的体积是封闭的空气。小芸回到家后将没有打开塑料袋的观赏鱼直接放入家里的鱼缸中。若不计塑料袋的自重,那么这个装着水和鱼的塑料袋在鱼缸的水中所处的状态是(  )

    A、 B、 C、 D、
  • 12、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两个相同的物块在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的物理量,相等的是(     )

    A、两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力 B、两物块排开液体的质量 C、两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 D、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 13、科学学习中要善于通过实验寻找“反例”来反驳一个错误的观点。为反驳“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都是一致的”观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反例的是(  )

    A、实验甲:小球竖直下落 B、实验乙:小球竖直上抛 C、实验丙:小球斜向上抛出 D、实验丁: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
  • 14、人大量食用红肉火龙果后尿液会变红,原因是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难以被分解,随尿液排出。尿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在甜菜红素排出过程中,不经过的结构是(     )

    A、 B、 C、 D、
  • 15、如图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B、钠原子在该反应中形成了阴离子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D、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都相对稳定
  • 16、中国台湾长荣海运公司旗下的巨型货轮“长赐”号曾经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导致运河双向堵塞断航,如图甲所示,简化为模型为如图乙,为了使该货船能回到航道继续航行,下列措施一定不可行的是(  )

    A、借助浮筒使船上浮 B、将货船拖回到航道 C、将货物搬到甲板上 D、清除货船底部淤泥
  • 17、下列情形中,松手后纸片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 18、小宇在拖地时,拖把头沿图中v所示方向运动,则拖把头对地面压力的方向、地面对拖把头摩擦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B、垂直地面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C、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同 D、沿拖杆斜向下、与v所示方向相反
  • 19、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太空中的人造卫星 B、上升的热气球 C、航行中的船只 D、下潜的潜水艇
  • 20、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碳酸钾含量高。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选用向日葵灰)

    查阅资料:①向日葵灰中碳酸钾的含量为51.97%

    ②提取碳酸钾主要过程是:秸秆→草木灰→滤液→固体

    (1)、草木灰中的碳酸钾按照化肥的成分,它属于肥。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提取碳酸钾

    第一步:燃烧秸秆,收集草木灰,称取20.00g。

    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并过滤,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

    第三步:蒸发滤液,烘干得到9.9g固体。

    实验二:测定碳酸钾含量

    取实验一中烘干后所得固体3.3g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2)、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

    【数据与解释】

    (3)、称量图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0.88g。通过计算说明该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否与查阅资料相符?
上一页 685 686 687 688 6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