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的电能表,在短时间里允许接在这个电能表上各种用电器额定功率总和的最大值是W。一段时间后,电能表的示数变为00472,则这段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是J。某同学用这只电能表单独测一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时发现电能表在3min内转了15转,那么此用电器的功率是W。

  • 2、获得核能的方式有核聚变和 , 其中氢弹是利用方式来获得核能的。
  • 3、图甲表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图乙、丙表示测电笔握笔方法。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率的仪器 B、断路器应该安装在 Q处而不是P 处 C、测电笔在插座接地孔检测时,氖管会发光 D、使用测电笔时,图乙的方法错误
  • 4、小明家里的一盏电灯不能发光了,换上新的电灯,还是不能发光。于是,小明拿来测电笔,闭合开关后,分别在如图a、b、c、d四个位置进行测量,测电笔均能发光。电路故障是(    )

    A、a点与火线之间断路 B、a点与b点之间断路 C、c点与d 点之间断路 D、d点与零线之间断路
  • 5、如图是某同学做实验时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该电路的故障是(    )

    A、电源正极与a之间断路 B、a、L1、b之间断路 C、b、L2、c之间断路 D、c与电源负极之间断路
  • 6、如图所示,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1、L2中的电流分别为1 A和2 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路电流为3A B、L1的电阻小于L2的电阻 C、L1两端的电压小于L2两端的电压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一定不同
  • 7、如图是一种在阳光下能不断摇摆的塑料小花。花盆表面的太阳能电板在光照下产生电流驱动电动机,使叶片上下摆动。下列有关该叶片摆动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叶片将动能转化为化学能
  • 8、在图甲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1.2V B、6V,1.2V C、1.2V,6V D、1.2V,4.8
  • 9、如图是小明设计的简易起重机的电路。下列操作中,电动机能工作的是(    )

    A、只闭合S2 B、只闭合S1、S2 C、只闭合S3 D、只闭合S1、S3
  • 10、下列对电磁现象的几种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1、将如图所示完好的接线板连入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指示灯发光。再将台灯插入接线板上的插座,台灯与指示灯都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接线板的连接线内只有火线和零线两根导线 B、台灯与指示灯串联,并受开关S控制 C、台灯与指示灯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 D、该接线板上有5个插孔会使检测的测电笔氖管发光
  •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A、塑料、陶瓷、油、纯水 B、塑料、大地、石墨、玻璃 C、橡胶、人体、铜、干木棒 D、人体、铜、石墨、硫酸铜溶液
  • 13、 LED灯的能耗小,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某LED台灯,用电压为6 V的电源供电,正常工作电流为300 mA。该LED台灯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    )
    A、1.8W B、18W C、180W D、1 800W
  • 14、在人类历史上,最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法拉第 B、安培 C、爱迪生 D、奥斯特
  • 15、某型号专用车在测试中,沿一段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5.6km,受到的阻力是 3.0×103N,消耗燃油 1.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若燃油的密度 ρ=0.8×103kg/m3,热值 q=4×107J/kg
    (1)、求专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已知热机效率 η=WQ(式中W 为热机在某段时间内对外所做的功,Q为它在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该专用车的热机效率是多少?
  • 16、小明家的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水壶正常工作时,用10 min能将2k g、10℃的水烧开。已知水的比热 c=4.2×103J/kgC

    (1)、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2)、计算消耗的电能。
    (3)、水增加的内能比消耗的电能少多少?请结合科学知识,从节能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
  • 17、如图为验证沸腾条件的实验装置。关于小烧杯内水的最终状况,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小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且会沸腾。小李认为: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小红认为:温度达不到沸点,不会沸腾。

    通过实验观察到小烧杯内的水没有沸腾,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验证小李和小红的观点,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甲和乙的示数变化,如下表。

    时间/分钟

    0

    3

    6

    9

    12

    15

    18

    21

    24

    甲的示数 /°C

    40

    57

    71

    81

    91

    97

    100

    100

    100

    乙的示数 /°C

    40

    48

    61

    74

    84

    90

    94

    94

    94

    (1)、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的观点是正确的。
    (2)、在0至18分钟内,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从40℃上升到94℃,其原因是小烧杯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收的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烧杯中的水蒸发散失的热量。
    (3)、18分钟以后,为什么小烧杯中水的温度保持94℃稳定,但又低于大烧杯中水的温度(100℃)? 请分析其原因。

    (4)、为了验证液体的沸腾除了要满足温度达到沸点,还需要继续吸热的条件,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只需改进原装置即可。下图所示的改进方案中,更合理。

  • 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支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 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 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 , 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 19、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的改进和发展中。

    材料一: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图甲),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气缸外部燃烧(图乙),热效率为5%~8%。

    材料二: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①气缸的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气缸;②通过气缸的向内运动对进入气缸里的燃料进行压缩;③高压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④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材料三: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煤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4%。

    (1)、四冲程循环理论提及的“巨大爆发力”由下图中的冲程实现。

    (2)、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的猜想。
    (3)、老师在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实验(图丙)之间,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其目的与内燃机的(填“吸气”“压缩”“做功”或“排气”)冲程的原理相似。
  • 20、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故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相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同,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

    实验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二现象能证明( )(填字母)。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上一页 625 626 627 628 6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