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小科同学在学习了“电与磁”章节知识之后,设计了对磁体磁性的一系列探究。(1)、①图甲,将铁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互相吸引;将另一端靠近小磁针N极,也互相吸引,说明铁棒(选填“有”或“无”)磁性;
②图乙,现有A、B、C三根金属棒,其中有两根是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填“A”、“B”或“C”)棒是铁棒。(2)、如图丙所示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b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填“P”或“Q”)处。 -
2、将农田一昼夜的温度变化Ⅰ,光照变化Ⅱ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变化Ⅲ数据绘成曲线图。
请回答:
(1)、植物在段内制造有机物(2)、植物在段内积累有机物。 -
3、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为;若CO和CO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CO和CO2的质量比为。
-
4、自锂电池问世以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选择还在不断研究和改进中。采用LiFePO4作正极材料制成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耐高温,成本最低等优点。其反应原理:(1)、FePO4中,已知 Fe的化合价为十3价,则P的化合价为。(2)、锂电池充电时,其转化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5、华华同学去现代广场购物时发现“聪明的电梯”(如图甲),她根据网络搜索的如乙图所示的简易控制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其电阻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分析:当人走下电梯后, 电磁的磁性变(选填“强”或“弱”),电动机的转速变(选填“大”或“小”)。
-
6、202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院士等团队研发出光电转化率高的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1)、图为简易的元素周期表,则钛元素大概位于(填“A”或“B”)区域。(2)、钛-46,钛-47,钛-48是三种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A、只有钛-46占位置 B、占三个不同的位置 C、同占一个位置
-
7、用化学用语填空。(1)、 2个锌离子:。(2)、 3个氮分子: 。
-
8、我国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V。当使用测电笔测试火线时,氖管发光,此时(选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
9、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
10、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2.7 g水,则该化合物中( )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D、无法确定
-
11、下列数轴中描述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B、
C、
D、
-
12、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铷原子钟。如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铷原子的质量是85.47g C、一个Rb+中含有36个电子 D、铷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
13、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时的脱色和染色步骤,大烧杯、小烧杯和滴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A、清水、酒精、碘液 B、酒精、清水、碘液 C、清水、碘液、酒精 D、清水、清水、酒精
-
14、用细线拴住条形磁体,将磁体放在铁屑中,然后将条形磁体取出悬挂在空中,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此现象说明的是( )A、磁体能吸引铁 B、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C、铁屑被磁化 D、磁体外部磁场方向是从N极到S极
-
15、下列各图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
16、“商鞅方升”是商鞅为秦变法统一度量衡时所监制的标准量器(如图甲),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容积称为“一方升”。那一方升有多大呢?小科对其复制品展开容积测量(如图乙):
①用天平测得空“商鞅方升”的质量。
②往“商鞅方升”内装入沙子直至沙子上表面与“商鞅方升”上表面齐平,测得“商鞅方升”与沙子的总质量。
③用小勺将沙子取出一部分装入量筒,测得“商鞅方升”与剩余沙子的总质量。
④测得量筒内沙子的体积。
(1)、要使沙子上表面与容器上表面齐平,以下方法更准确的是()。A、容器内装入过量沙子,再用直的小棒将其抹平 B、容器内装入适量沙子,再前后抖动,使沙的表面大致齐平(2)、通过计算,得出秦朝的“一方升”,相当于现代的 升。 (写出计算过程)(3)、实验后,小科提出用水代替沙子进行实验步骤会更简单,他的理由是 。(4)、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小科的设想实际操作性不佳,表现在。 -
17、尿素是农业上常见的一种化肥,其化学式为请回答:(1)、 尿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 硝酸铵也是一种常见的化肥,请计算12千克的尿素中的氮元素相当于多少千克的硝酸铵中的氮元素。
-
18、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 , 试求(1)、 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2)、 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3)、 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铝=2.7×103.千克/米3
-
19、探究实验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提炼了许多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小松想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假设猜想】猜想一: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猜想二: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查阅资料】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36.5),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实验现象】出现白烟。
【解释与结论】
(1)、浓氨水并没有与浓盐酸接触,说明分子是的(填“静止”或者“运动”),(2)、若猜想一成立,则在图中的出现最多的白烟。 (填“A处”, “B处”, “C处”)【拓展探究】小松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他将等量的品红(一种红色颜料)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所示
实验过程
冷水
热水
开始
红色扩散较慢
红色扩散较快
长久放置
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
(3)、依据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0、小科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水沸腾”的实验。(1)、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2)、他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数据可知,本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 ℃。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9
98
99
96
99
99
99
99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乙中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选填“b",“c"或“d”)。(4)、学以致用:在日常煮鸡蛋时,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供选择。方法一:水烧开后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
方法二: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
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法是(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