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河姆渡象牙蝶形器 B、良渚玉琮王 C、春秋伎乐铜屋 D、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
  • 2、生铁和熟铁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如表所示):

     

    含碳量

    杂质元素

    机械性能

    外观特征

    生铁

    2%~4.3%

    含硅、锰、硫、磷等元素

    质硬而脆,缺乏韧性

    灰黑色        

    熟铁

    <0.02%

    很少

    质地较软,延展性好,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

    银白色

    生铁和熟铁在含碳量、杂质元素、机械性能、外观特征、用途以及冶炼难度与成本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独特的应用。

    (1)、生铁和熟铁都可以用来生产家用铁锅。请对照表中信息,说一说生铁锅和熟铁锅的加工工艺有何主要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如图所示为某工业机床,该机床的床座一般采用材料通过成型技术制造而成。
    (3)、生铁和熟铁的生产难度和成本哪个更高?请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解答。
  • 3、塑料是由石油工业副产品(乙烯、丙烯等)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又称为树脂。树脂是塑料中最主要的成分,起着胶粘剂的作用,能将塑料的其他各种添加剂胶结成一个整体,从而制成了各种不同的塑料。下列有关塑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食品用包装袋一般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材料制作而成 B、热固性塑料在制造时受热会发生化学变化,定型后不能被重新塑形 C、塑料可分为天然塑料和合成塑料两大类,但合成塑料用量更大、应用更广 D、模压成型、注射成型、浇铸成型工艺都可用于热固性塑料的生产
  • 4、陶瓷器制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制造过程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等主要步骤。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揉泥阶段的目的是
    (2)、在泥揉妥之后即可开始制坯,依据最终的器型做出大致的坯体。下列是常见的制坯工艺,其中属于艺术品创作的工艺有(填序号,下同),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工艺有

    ①手工制坯:通过手工揉捏陶土或瓷土,将其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②拉坯:将陶土放在转盘上,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逐渐拉伸出所需的形状

    ③压坯:通过挤压机将陶土挤压成所需的形状

    ④注射成型:将陶土注入模具中,通过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形成所需的形状

    ⑤模制(模具)成型:使用特制的模具来制作陶瓷坯体

    (3)、坯体成型后需进行干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对于保证陶瓷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不当的干燥方法可能导致坯体开裂、变形等问题,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和性能。下列干燥方法中,可行的是

    ①自然风干或自然晾干        ②提高环境温度进行加热干燥        

    ③利用热风对坯体进行烘干        ④利用辐射热对坯体进行干燥        

    (4)、烧制陶瓷的窑炉有柴窑、煤窑、气窑、电窑。要炼制精美的成品,需要精准控制温度和烧

    制时间。上述四种窑中,较容易控制温度的是

  • 5、陶瓷是三大硅酸盐材料之一,与水泥、玻璃材料一样,三者都是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通过不同的工艺制备成各种成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等领域。下列关于陶和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陶器的高岭土原料分布广泛,其烧制条件和要求较低,故陶器出现得更早 B、图示两种陶瓷器皿一般采用拉坯成型技术,再经自然晾干后烧制而成 C、陶器和瓷器的色泽不同,主要是由烧制温度决定的 D、制坯前进行揉泥的目的是增加其黏性,以减少干燥炼制时的破裂变形
  • 6、如图所示为人造琥珀,其制作方法是将熔化的合成树脂或松香、或有机玻璃的氯仿稠液,倒入事先制作好的模具内至约一量,放入昆虫,再加入足量熔化液或稠液,冷却后打磨为成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成树脂、松香、有机玻璃都属于热塑性塑料 B、制作琥珀的方法属于浇铸成型技术 C、利用模压成型技术也可以制作人造琥珀 D、此法不能用来加工热固性塑料产品
  • 7、金属制品因材质、产品的结构、机械性能要求不同,常用锻造和铸造两种工艺技术。如图甲、乙所示为两种不同工艺的示意图。关于锻造和铸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为锻造工艺,图乙为铸造工艺 B、铸造金属制品的机械性能更优良,强度、韧性和塑性更高 C、锻造金属制品容易产生气孔、缩孔等缺陷,机械性能通常较差 D、铸造工艺生产效率较高,可生产形状复杂、尺寸较大的零件
  • 8、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中国瓷器驰名世界,被西方人誉为“瓷器之国”。下列有关瓷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瓷器是由黏土捏制成型后烧制而成的器具 B、产生瓷器的瓷土原料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 C、我国陶瓷的发展历程:陶器→白瓷→青瓷→彩瓷 D、唐朝的三彩瓷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期的瓷器
  • 9、塑料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如包装、容器、电子产品和建筑材料等。下列产品中,一般采用热固性塑料的是(      )
    A、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 B、塑料脸盆、塑料桶等 C、三角尺、刻度尺等文具 D、开关、插座等电气配件所用的塑料
  • 10、制造导线的材料有导电性好、强度高、耐腐蚀、耐热、可加工等几个方面的要求。最常见的金属导线包括铝导线、铜导线,特殊应用场合还可能采用钢导线、金导线和银导线。导线在生产中一般采用的成型技术是(      )
    A、轧制成型 B、挤压成型 C、拉拔成型 D、锻造成型
  • 11、塑料制品虽为人类带来了便利,但因其自然降解缓慢(少则几年,多则上百年)造成了环境问题——白色污染。科研人员为此提出如下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对塑料制品进行回收。塑料制品回收箱上应贴的标志的是(填字母)。

    方案二:寻找塑料制品的替代品。科研人员研制出用植物纤维、动物甲壳等材料制成的替代品。针对塑料制品的不足,这种替代品应该具有的优点是(写出一条)。

  • 12、如图是加工“手撕钢”的简易示意图,较厚的钢材通过一对旋转的轧辊间的缝隙,在轧辊压力作用下变薄、变长成为薄如蝉翼的钢板,说明“手撕钢”的(填“延展性好”或“硬度大”)。某航天器太阳能电池基板面积为100m2,如果选用质量为11.85kg、厚度只有0.015mm的“手撕钢”做基板,那么该“手撕钢”的密度为

  • 13、下列物体是使用塑料制成的是(      )

    A、用金、银、铜等制作的奖牌 B、用麻类纤维制作的毛绒玩具 C、用新型钢材建造的“鸟巢” D、用聚氟乙烯制造的“水立方”外层膜
  • 14、制造导线的材料有导电性好、强度高、耐腐蚀、耐热、可加工等几个方面的要求。最常见的金属导线包括铝导线、铜导线,特殊应用场合还可能采用钢导线、金导线和银导线。导线在生产中一般采用的成型技术是(      )

    A、轧制成型 B、挤压成型 C、拉拔成型 D、锻造成型
  • 15、如图所示的潘顿椅,外观时尚大方具有流畅大气的曲线美,符合人体工学。潘顿椅一次性加工成型,有强烈的雕塑感,颜色十分艳丽,将艺术和技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制作潘顿椅的是(      )

    A、杉木板 B、塑料 C、形状记忆合金 D、高碳钢
  • 16、许多文物表明了全球文明的根源是中华文明,世界上只有一个文明古国,那就是中国。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下列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春秋伎乐铜屋 B、泥塑彩绘菩萨 C、双鸟纹象牙蝶形器 D、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
  • 17、以下哪种金属加工工艺主要是通过对金属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来获得所需形状(      )
    A、铸造 B、锻造 C、焊接 D、切削加工
  • 18、我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其制作方法:“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青铜器铸造利用了铸造技术 B、铜液冷却成型过程中需要放热 C、铜料化为铜液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模具中的铜液冷却成青铜器后质量不变
  • 19、黄河大铁牛位于永济市蒲州城西的黄河东岸,是当时蒲津浮桥的镇桥之宝。铁牛是用作拴铁索,用铁索连舟便成了浮桥。现已出土的铁牛有四尊,四尊铁牛气势磅礴,威武有力,每尊铁牛旁都有一个牵牛铁人,造型精美,如生。黄河大铁牛的制造主要使用了(      )
    A、锻造工艺 B、冲压工艺 C、钳工工艺 D、铸造工艺
  • 20、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
    A、陶瓷杯 B、不锈钢碗 C、塑料盆 D、玻璃茶壶
上一页 592 593 594 595 5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