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校开展“投影灯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如图甲为投影灯结构,包括光源、透明图标、凸透镜,通过凸透镜将透明图标上的图案呈现在地面上。由于图标本身不发光,需要光源照射到图标上。图乙为图标所成的像,则图标的放置方式为(    )

    A、 B、 C、 D、
  • 2、将“窗帘伴侣”挂在窗帘导轨上后,只需在遥控器上按下“打开”,窗帘伴侣会在电动机作用下移动,并推动窗帘挂环将窗帘拉开。下列选项中,与窗帘伴侣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 3、如图所示为小张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其中①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为骨骼肌,则③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B、若②为肾脏,则③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C、若②为肺,则③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若②为小肠,则餐后1小时③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 4、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变质,某同学分别取2mL 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B、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C、加入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D、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 5、如图是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若“”表示氮原子,  表示氢原子,图中甲的微观模型是()

    A、 B、 C、 D、
  • 6、2025年3月28日,在缅甸发生7.9级地震,我国云南也有明显震感。地震常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本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和(     )
    A、非洲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美洲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交界处
  • 7、体液的pH能够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下表是四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据表可知,体液在正常pH 范围都呈碱性的是(   )

    体液

    唾液

    胃液

    血液

    尿液

    正常pH 范围

    6.6~7.1

    0.8~1.5

    7.35~7.45

     4.6~8.0

    A、唾液 B、胃液 C、血液 D、尿液
  • 8、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装试剂 C、制备氧气 D、收集氧气
  • 9、某大型洗衣店的废水经沉淀后直接排放到黄河中,在入河口,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呈绿色。
    (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洗衣店排放的废水中含较多的元素。
    (2)、资料显示河水中的藻类的化学式为 CxHyO110N16P计算藻类中氮、氧的质量比为
    (3)、已知该藻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50,碳的质量分数为35.8%,则x的近似值等于。(写出计算过程)
  • 1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铜原子: 
    (2)、 5个氢氧根离子:
    (3)、最理想的清洁能源的气体单质: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5)、可用于人工增雨的干冰:
  • 11、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浓 FeCl3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老师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小阳对此进行了分析验证。
    (1)、从反应物的组成分析,因为有元素,反应后可能生成单质铁。
    (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小气泡产生,也可初步证明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证明黑褐色物质中含单质铁有多种方法,请你写出一种简单的、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方法:
  •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 H氢

     

    2 He氦

    3 Li锂

    4 Be铍

    5 B硼

    6 C碳

    7 N氮

    8 O氧

    9 F氟

    10 Ne氖

    11 Na钠

    12 Mg镁

    13 Al铝

    14 Si硅

    15 P磷

    16 S硫

    X Cl氯

    18 Ar氩

    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3)、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形成阳离子的符号:
    (4)、写出一个由1、7、8、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3、 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钱胡醇(化学式为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紫花前胡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 D、C、H、O元素的质量比为7:7:2
  • 14、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如图甲所示为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圆饼图,如图乙所示为该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A、 B、C分别表示碳、氢、氧B.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H6O2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5 D、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6:1
  • 15、人们常借助模型来加深对一些抽象事物的认知,因为这种方式形象直观。图甲是水分子和乙炔分子的结构模型,图乙是原子核转变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结合模型判断乙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请画出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模型图:(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画法参照图例)。
    (3)、图乙是(填“核裂变”或“核聚变”)的示意图。
  • 16、达芦那韦(化学式为( C27H37N3O7S))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 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
  • 17、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 N、P、K、Ca等元素的无机盐,该配方适用于苦瓜、黄瓜、生菜的种植。下列物质中,可作为营养液成分的是 (    )
    A、P2O5 B、KOH C、NH4Cl D、CaCO3
  • 18、学习“原子的构成”之后,小明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相比要小得多
  • 19、下列对物质变化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在物理变化中分子间的间隔与相互作用均不变 B、水的天然循环只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变化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决定的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目一定不发生改变
  • 20、如图所示为甲生成乙和丙的反应示意图,其中丙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则(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是有机物 C、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克 D、乙由一种元素组成
上一页 525 526 527 528 5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