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部分操作流程如下:(1)、装置可以设计成“敞口装置”和“封闭装置”两种。下列实验中可以用“敞口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蔗糖溶于水 B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C盐酸和石灰石粉末反应
(2)、小滨想用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图甲中的两种装置,其中热管能较快地将热量从受热端传递至另外一端。①相比于A装置,B装置的优点有。 (写出一点)
②用B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观察到气球皱缩,为减小误差,反应开始前气球应处于 状态。 (选填“皱缩”或“扩张”)
③小滨同学用B装置正确操作后,从宏观上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接着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微观模型,则X的化学式是。
-
2、制取气体是初中科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a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B和C,与装置C相比,选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3)、使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选填“a”或“b”)通入;(4)、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F,观察到试纸I不变色而试纸II变红,据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小滨自制了一台电磁起重机,如图所示。为了研究如何增大电磁起重机的磁性,小滨利用电磁起重机的电路图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列于下表。
线圈匝数/圈
组别
电流/A
吸引小铁钉的数量/个
50
1
0.8
6
2
1.2
9
3
1.5
11
100
4
0.8
8
5
1.2
10
6
1.5
12
(1)、小滨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电磁起重机磁性强弱的。(2)、小滨发现,在图乙中下面小铁钉散开的原因是:。(3)、为研究电磁起重机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可选择组进行对比。(4)、由实验可知,增大电磁起重机的磁性方法有。 -
4、小滨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1)、在硬塑料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轻敲硬塑料板,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可以观察到:通电时,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选填“条形”或“蹄形”)磁体的磁场相似。(2)、要进一步研究通电螺线管外部某点的磁场方向,他的操作及判断方法是。(3)、弄清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环绕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后,请你帮助小滨在图乙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外部a点的磁场方向。(画“→”表示)。
-
5、小滨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00mL,氧气传感器(可测量氧气浓度,部分结构已略去)测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1)、反应开始到止水夹打开前,图甲集气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2)、由图乙可知,在秒时,反应刚好停止。(3)、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小滨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占反应前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比例约为1/8,请说明理由。
-
6、下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图(图甲)及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网时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图乙)(1)、呼气时,此过程对应的是图甲中段(选填“AB”或“BC”)。(2)、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氧气含量的变化可用图乙中曲线表示(选填“c”或“d”)。
-
7、小滨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家庭水培实践活动。图甲是他搜集的家庭水培指导建议,图乙是水培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的营养液含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被吸收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填根尖结构)。(2)、种植过程中,水培白菜出现萎蔫、烧苗现象,原因是 , 可依据图甲的建议3进行改善。(3)、部分植株出现根部腐烂现象,老师建议在装置底部增设气泵。气泵的主要作用是。
-
8、“铁水打花”又叫打铁花,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者先用坩泥勺舀出“铁水”(液态铁,温度高达1600℃~1700℃),再将“铁水”向空中抛起,在“铁水”还未落地前用木板对准“铁水”猛击, “铁水”像金蛇飞舞,如花一般绽放。(1)、液态单质铁的化合价为价。(2)、铁在纯净的氧气中可以燃烧,其现象是。已知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铁的着火点为 “打铁花”时液态铁在四散飞溅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形成“飞舞的铁花”,最后变成固态铁并没有燃烧,请你分析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9、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碳原子的质子数为。(2)、碳元素与氧元素可以组成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这两种物质均属于(选填“单质”或“氧化物”)。其中C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0、人类对元素和原子的认识经历了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表一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二是某些微观粒子的资料。(1)、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表一甲元素的化学性质与表一中的元素最相似。(3)、1803年道尔顿创立原子论,认为原子质量是区分不同元素的标准。按照该标准,表二中有4种元素,而按现代科学标准,只有种元素。
表一
7 N
氮
8 0
氧
9 F
氟
15 P
磷
甲
17 Cl
氯
表二
粒子
质于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
0
0
B
1
1
1
c
1
2
1
D
17
18
18
-
1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中生成的乙和反应的丁的质量比为5:2 B、乙一定是化合物 C、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x的值是30
-
12、图甲表示部分家庭电路,图乙丙表示测电笔的握笔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是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方法 B、若ab 间断路,电灯不能正常工作 C、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能使电冰箱金属外壳接地 D、断路器跳闸,一定是电路中出现短路
-
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空气污染物 B、SO2的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如霓虹灯等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
14、春季的杭州,高架月季盛放,200多万朵盛开的月季组成了一条芬芳四溢的流动的500公里的“空中花廊”,成为城市瞩目的风景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移植前对月季枝条叶片进行修剪,可降低枝条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B、施肥为月季主要提供的营养物质是无机盐 C、园艺师剪除过密和过弱的枝条,使更多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花朵,从而延长花期 D、如果月季植株矮小,叶色发黄,可以灌溉添加含氮元素的营养液
-
15、实验室制备氧气是初中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项目之一,以下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
16、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下图为氧气制取课题的思维导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Ⅰ、Ⅱ处分别是氧气的不同制法 B、Ⅲ处表示的是催化剂 C、 图中制取氧气的原料中都含有氧气 D、利用空气制取氧气可知液氧沸点比氮高
-
17、近年来,中国空间站多次实现航天员进驻。航天员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氧气,而中国空间站的氧气是100%可再生的,其制取反应过程,可以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与该反应的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 B、构成反应物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质量比为1:2 C、甲物质由C、O二种原子构成 D、甲和丙中的碳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
18、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 B、钠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C、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相互吸引,构成电中性的氯化钠 D、氯原子转变为氯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变
-
19、科技创新活动中,小滨的作品“隔板推物”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其原理如图甲所示,a、b两个导体棒分别悬挂在两个蹄形磁铁的磁场中,两导体棒通过导线相连,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用手推动导体棒a左右摆动时,导体棒b会随之摆动,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棒a左右摆动时,闭合回路中没有产生感应电流 B、导体棒a 左右摆动时,仅发生了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C、导体棒b随之摆动的原理与图乙所示装置的原理相同 D、用手推动导体棒b左右摆动时,导体棒a 不会随之摆动
-
2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CO2 ②2NH3 ③S2- ④Ca2+ ⑤
A、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④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③④⑤ D、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