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2024年10月13日,美国SpaceX公司成功采用筷子式回收技术回收超重型火箭。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起飞阶段,燃气的内能是由燃料中的能转化而来,火箭整体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次火箭发射的燃料是液态甲烷,将来可能用液氢来代替,这主要是因为氢气的大。
-
2、如图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最大起重机“宏海号”龙门吊,可吊起2200吨的重物。它主要由主梁和支架构成,可以提升和平移重物,下图是其工作示意图。在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到左端的过程中,左支架对主梁的支持力F与重物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 )A、
B、
C、
D、
-
3、如图所示装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一直弹簧秤读数为10N,物体M的运动速度为1米/秒(若不计滑轮与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滑轮与轴间摩擦),那么在此过程中( )A、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5牛 B、物体M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牛 C、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 D、1秒内滑轮对物体M做功为10焦
-
4、如图所示,小球从粗糙的斜坡点由静止滑下,依次经过、、最后恰好停在点,其中和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点的机械能比点机械能小 B、小球在点的机械能最大 C、小球在点和点动能和重力势能都相等 D、小球从点到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
5、如图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从核能到电能,图中所示的能量转化顺序正确的是( )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
6、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比热容大的物质具有的内能也大
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的物体没有内能
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
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筷子 B、
托盘天平 C、
核桃夹 D、
开瓶起子
-
8、某氧化铜()粉末中混有少量氧化亚铜(),某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的含量,实验用盐酸与锌反应制得的气体作为反应原料。(碱石灰是和固体的混合物,)
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的作用是。(2)、实验操作时,应________。(选填字母)A、先加热,再通气体 B、先通气体,再加热(3)、装置中发生的另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4)、实验前在装置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充分反应后,通过测量装置的质量变化量来计算混合物中氧化亚铜的含量。若缺少装置 , 对测定的含量相比于真实。(选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 -
9、利用工业碳酸钙(含少量铁、铝、钠等元素的金属矿物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CaCl2 ▪2H2O),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为了提高“盐酸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2)、试剂A的化学式为。(3)、已知部分氢氧化物形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则加入试剂A调节溶液的pH,其合理范围为 , 以便能除去溶液中的Al3+、Fe3+。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2.3
4.0
开始溶解时的pH
7.8
完全沉淀时的pH
3.7
5.2
完全溶解时的pH
10.8
-
10、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氯化钡溶液呈中性)(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
1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的化学性质如图甲(即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1)、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B. C. D.
(3)、写出符合④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12、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画,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在竹片上就得黑色或褐色的画,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属于浓硫酸的性。(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画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如图,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
B、
C、
D、
-
13、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主要)含有哪种成分(用化学式表示)?(1)、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2)、空气是制氮肥的原料(3)、酥脆的饼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
-
14、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有2种金属剩余,则它们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是( )A、
B、
C、
D、
-
15、重为10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已知容器底面积为100cm2 , 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物体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强。
-
16、某电动汽车,质量为1.8t,车轮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750cm2 , 该车在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12km,用时10min,受阻力是车重的0.05倍,求:(1)、该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是多少m/s?(2)、匀速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3)、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
17、小球重4N,漂浮在水中,如图所示,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
18、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2)因矿石的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3)矿石密度的测量值为 , 图乙中的到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
19、小徐发现将提着的物体浸在水中,会感觉省力一些,物体浸入越多省力感觉越强烈。于是猜想: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他设计了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中用了一块300cm3的金属块,把体积划成三等分。实验得到了如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cm3
物体的重力G/N
测力计的示数F/N
浮力F浮/N
1
100
6
5
1
2
200
6
4
_____
3
300
6
3
3
4
300
6
3
3
(1)、表中空格内的数据是;(2)、小徐提出还应该用酒精等其他液体重复这个实验,目的是。 -
20、“在水平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小车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比较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曾多次做过类似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表面上停止得最慢,是因为小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