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由于“新冠”疫情,“二氧化氯”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室、食堂、寝室等的卫生消毒。某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

    二氧化氯1000mL

    溶质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g/cm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含溶质二氧化氯克。

    (2)需欲配制48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于消毒,请计算需要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多少千克

  • 2、小红在学习了物质的溶解这一专题后,对“气体在液体中溶解能力强弱与气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2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毫升某碳酸饮料(饮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在图Ⅰ中,小红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出现许多小气泡;图Ⅱ中,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小气泡减少。

    (1)、图Ⅰ中,小红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2)、请尝试分析,图Ⅱ中小红用力向里推动注射器后小气泡减少的原因。
    (3)、气体的溶解度还受温度的影响。“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河里的鱼会因缺氧而死亡”。这个现象说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
  • 3、某小组同学计划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的信息,你认为该组同学做出的假设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是否搅拌等。
    (2)、若研究搅拌对冰糖溶解快慢的影响,应选择(填烧杯编号)与A进行对照。
    (3)、选择A和C同时进行实验时,小科发现A中冰糖溶解得快,他由此得出结论:块状冰糖比粉末状冰榶溶解得快。你认为他的结论对吗?理由是
  • 4、小博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值,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细绳一端连接注射器活塞尾部, 另一端连接弹簧测力计, 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针筒, 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与实际值相差很大, 为此他展开思考并改进实验。

    (1)、实验中, 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对(填“活塞”或“橡皮帽”) 的压力。
    (2)、图甲中, 活塞与针筒壁间摩擦力的存在会使测得的大气压值(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3)、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小博设计图乙的实验装置, 针筒被固定在桌面某一位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 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向烧杯中缓慢加水, 当活塞向左匀速滑动时, 活塞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烧杯和水的总重G1

    ③然后向外缓缓抽水, 当活塞向右匀速滑动时, 活塞受到的拉力大小等于烧杯和水的总重G2

    ④测得活塞面积为S;

    ⑤计算大气压值p。

    则小博测得大气压p的值为(用测量步骤中的字母表示) 。

  • 5、

    科学家笛卡尔最早造出了“浮沉子”。小科学习笛卡尔也在家庭实验中自制了一个“浮沉子”。

    【实验步骤】

    ①在小药瓶的瓶盖处开一个小孔,水可通过小孔进出瓶体;

    ②小药瓶装满水后拧紧瓶盖,放入装有适量的水的贮水筒内;

    ③用薄橡皮膜把筒口蒙住并扎紧。

    【预期现象】

    小药瓶就是一个“浮沉子”,用力按压橡皮膜,小药瓶下沉,松手后上浮。

    (1)按压橡皮膜时,贮水筒内气体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浮沉子”与“潜水艇”浮沉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改变来控制升降;

    【反馈改进】

    (3)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是因为实验步骤中出现了问题,请指出并改正:
  • 6、小科在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把金属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读出示数为5牛。然后将其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ρ=1g/cm3ρ酒精=0.8g/cm3

    (1)、上述四种情况,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最小是牛;
    (2)、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应选择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通过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通过以上探究,可知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 7、如图,将一个吸盘按照如图的方式,排尽吸盘内空气,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30cm2 , 试分析:(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

    (1)吸盘能够“吸”在天花板的玻璃上而掉不下来,是由于的作用。

    (2)已知吸盘内的气压为0.81×105Pa,若用力将吸盘从玻璃上拔下来(忽略吸盘自身的重力),力F至少是N。

  • 8、小科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手册”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
    (2)、将吸管放到水和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用ρρ分别表示该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ρ(填“=”“>”或“<”)。
  • 9、联合国确定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Accelerating Change”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组成的。

    (2)从微观角度看:下列图1中可以表示水的微粒的是。(填写图示编号)

    (3)从能源角度看:电解水产生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

    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

    (4)从净化角度看:图2所示净化河水简易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本身是一种物质资源       B.此装置可以将可溶性矿物质去除

    C.利用此装置可得到蒸馏水       D.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不宜直接饮用

    (5)从变化角度看:电解一定量的水(如图3),当正极端产生5mL气体时,理论上在负极端产生气体的体积为mL。

  • 10、小科同学在t℃用某固体溶质的溶液做恒温蒸发结晶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的溶液属于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该固体溶质在t℃时的溶解度为

    (3)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1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1)、如图甲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各序号表示水循环中相应的环节,其中③表示。人们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的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对水循环环节中的(选填序号)施加影响。
    (2)、如图乙是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分布规律是
  • 12、兴趣小组开展粗盐提纯实验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图甲为实验操作流程图,则图甲中的操作③为图乙中的(填字母)。
    (2)、若配制100克12%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克。
  • 13、小君周末到五马街观察灯盏糕的制作过程,请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灯盏糕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面粉、油、食盐等,上述食材能分散于水中并形成乳浊液的是

    (2)炸灯盏糕时,面粉团在油中会变得蓬松,小君发现一开始沉底的灯盏糕浮上来了,灯盏糕上浮是因为增大导致浮力增大;

    (3)卖灯盏糕的小摊上还摆着红糖水,摊主只要取出少量红糖水品尝,就能知道整锅红糖水甜度是否合适,这是因为溶液具有的特点。

  • 14、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且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 B、物体静止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一样大 C、实心物体的密度与乙容器内液体的密度相同 D、物体在甲容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比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
  • 15、某温度下,一杯刚好饱和的蔗糖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下列四位同学提出的措施可行的是(  )(忽略溶液中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的散失)
    A、 B、 C、 D、
  • 16、下图所示,甲地的风向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应是(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 17、浙江佛堂浮桥火爆网络,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佛堂浮桥由若干只木船连接而成,浮在江面上,可以供路人游客行走参观。大批游客走上浮桥,会导致浮桥所受的浮力以及浮桥底部所受的水的压强如何变化(  )

    A、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B、浮力变小,压强变大 C、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D、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 18、如图所示为杭州12月22日的部分气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时间里杭州的大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气候 B、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是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 C、这一天的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D、这一天的大气状态可以用和风细雨来形容
  • 19、小科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插入瓶塞中,瓶塞与瓶口及玻璃管之间密封良好,直玻璃管的下端套有一个小气球。当小科将装置从山下带到海拔较高的山上时,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是(  )

    A、不会发生变化 B、鼓起一些 C、变瘪一些 D、先变瘪后鼓起
  • 20、在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 C、过滤盐水 D、蒸发滤液
上一页 299 300 301 302 30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