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B、铁在空气中锈蚀: C、将铜放在盐酸中: D、用胃舒平[含Al(OH)3]治疗胃酸过多:
-
2、下列关于酸碱溶液配制及其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NaOH固体 B、
配制NaOH溶液 C、
稀释浓H2SO4 D、
测稀H2SO4的pH
-
3、下列有关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碳酸钠 火碱 B、氢氧化钙 熟石灰 C、氯化钠 食盐 D、碳酸氢钠 纯碱
-
4、如图1,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2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图3描述拉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像。(g=10N/kg)
(1)图3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状态?
(2)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3)请在图4中作出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随水位h变化的大致图像。
-
5、下表为硫酸密度与硫酸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密度(g/mL)
1.01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质量分数(%)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有一物块A,其体积为250cm3 , 密度为1.30g/cm3。一只容器中盛有某硫酸溶液5千克,将物块A放入该溶液中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液面。
(1)求物块A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使物块A全部浸入溶液中,至少需要往容器中加水多少千克?(容器足够大,加水后溶液不溢出。
-
6、我国某地使用“沉管法”建跨海隧道:用钢筋水泥等材料浇筑若干个中空管段,用隔墙封闭两端并使其漂浮在水中;用拖船牵引至指定位置,向管段中的水箱注水使其下沉(如图);对下沉的多个管段进行依次连接,拆除隔墙形成隧道。(1)、图中,当往水箱中注水的质量为6×104千克时,管段刚好能够在水下匀速缓慢下沉。若管段排开水的体积为3.06×103米3 , 则注水前管段与水箱的总质量为多少千克?(海水密度取千克/米3)(2)、管段隔墙设计需要考虑其下沉到海底时受到的压力大小。这一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写出一种即可)
-
7、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五组实验。
实验组
A
B
C
D
E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加入溶剂种类
水
酒精
水
水
水
加入溶剂质量
20g
20g
10g
10g
10g
加入固体种类
硝酸钾
硝酸钾
硝酸钾
食盐
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溶解固体质量
6.2g
0g
3.1g
3.6g
10g
(1)、分析上表,对比A、B组,实验研究的问题是。(2)、在C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设溶液损失不计)用电子天平称取1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计算:m1-m2=g(结合C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将溶质改成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由本实验可推知,时食盐的溶解能力(填>、<或=)硝酸钾的溶解能力。(4)、根据实验结果,小姚得出了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质量有关的结论,但是小胡认为小姚的说法不对。你支持谁的观点?请你利用本实验的数据来分析说明你的观点:。 -
8、探究“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圆柱体(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
实验要求: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及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浸入深度的关系用图像表示出来。
实验结束后,A、B、C、D四组根据实验过程及结果画出了以下四幅图像,并进行汇报。
(1)、这四幅图像中,有一幅图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是:。(2)、根据图像A和C,得出F1、F2、F3三者的等量关系是。(3)、A、B、C三种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4)、根据图像B,计算出该物质的密度为 -
9、学习了大气压后,小明想估测一下大气压的值。他准备了如下器材:不同规格的针筒、两个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刻度尺、一个铁丝做成的T型钩、细线、橡皮帽等。小明在实验中选了图2中B规格的针筒,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了。于是设计了图1实验装置,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具体步骤如下:
①先读出针筒的容量为10mL,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长度为5厘米。
②把针筒活塞推至简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针筒的小孔。
③慢慢地拉针筒,刚好拉动活塞时,两个测力计示数均为9.8N。
请根据他们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本次测量大气压值p=帕。(2)、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3所示,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A、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对实验有影响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排尽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D、注射器漏气(3)、另一个同学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也完成了实验,他们选择的针筒是图2中的(填“A”或“C”)。(4)、小明还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小明想:封闭气体的体积大小是否会影响气体压强大小呢?小明取一个30mL的针筒,在针筒内壁抹润滑油,使内壁和活塞之间的摩擦力减小到可忽略不计。接着他将针筒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并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V(mL)
6
8
10
12
16
p(kPa)
160
120
96
80
60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选填“大”或”小”)。
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即注射器内气压和外界气压都为100kPa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mL。
-
10、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计并开展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一:取一个如图甲所示的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塑料圆筒和金属圆柱体直径相同),按图乙进行操作,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1。
步骤二:如图丙所示,向烧杯中逐渐加水,直到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2。
步骤三:如图丁所示,用滴管向塑料圆筒中加满水,调节铁夹的高度、使烧杯中液面与金属圆柱体上表面相平,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为F3。
(1)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用F1、F2、F3列式表示)。
(2)若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是的关系,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实验中小组发现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下列操作会引起该结果的有(填字母)。
A.步骤一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就使用
B.步骤二中液面未达到圆柱体上表
C.步骤三中塑料圆筒中的水没有加满
D.步骤三未调节好铁夹的高度就读数
-
11、学校科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气缸内气体压强p与缸内气柱长度h的关系,设计了一带有活塞(横截面积)并封闭了气体的密闭金属气缸,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过程中,活塞缓慢下压,记录数据后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活塞下压过程中,缸内气体的质量(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当缸内气柱长度h=5厘米时,缸内气体对活塞产生的压力为牛;(3)、根据图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4)、经测量,当缸内气体压强p为时,缸内气体的密度为 , 那么,当缸内气体压强p为时,缸内气体的密度为kg/m3。
-
12、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1)现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水中,轻压橡皮膜,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小明将该气压计带着去爬北高峰,到山顶时吸管的B端会指向(选填“M点上方”“M点”“M点下方”)
-
13、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氯化铵、氧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1
50mL
氯化铵
15
2
50mL
氯化钙
28
3
xmL
氯化钠
21
4
50mL
无
22
(1)、表中x的值为(2)、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3)、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_____(填序号)。A、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
14、在我校第67届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有三组同学在操场上向全校展示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同学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1)、同学们在马德堡半球实验时,往往会在两个半球的接触面上涂一层油。以下操作,目的与其一样的是_________。A、电解水实验中加稀硫酸 B、塑料吸盘使用前先蘸水 C、蒸馏实验中烧瓶底部加小石粒(2)、在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时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4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如果抽气后球内剩余空气的压强为0.1个大气压,此时拉开半球的力为 , 则=。(3)、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其原因是。
-
15、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设B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为p水 , C管内酒精产生的压强为p酒精 , 则p水p酒精(选填“>”“=”或“<”),B、C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A处空气流速加快,。
-
16、如图是教材中出现的有关天气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若风向标显示风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则此时的风向为风。(2)、观测降水量时,常用雨量筒把雨水收集起来,把雨量筒内的雨水倒入雨量杯内,读出的刻度即为降雨量。它的刻度单位是________。A、毫克 B、毫升 C、毫米
-
17、如图为“富氢水杯”,宣称水中富含氢气对人体有益,据图回答问题。
(1)“富氢水杯”的工作原理是电解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产生氧气的电极与电源的极相连,该气体可以用来检验它。
(2)查阅资料可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20℃时,1L水中可以溶解的氢气体积为0.001mL,因此常温下水中不可能富含氢气,那么可以增大氢气溶解性的方法有。
-
18、老鸭汤是一道以美味著称的传统汤菜,制作原料主要有鸭、水、调料等。(1)、烹饪时,下列调料中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的有____(选填字母)A、食盐 B、料酒 C、植物油 D、胡椒粉(2)、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鸭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溶液具有的特点。(3)、吃不完的鸭汤可暂时放入冰箱,为了去除异味,冰箱中往往会放入活性炭除味,这是利用活性炭具有的作用。
-
19、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溶解度是25g,C物质的10g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C。若取等质量的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3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是( )A、A>C>B B、C>A>B C、B>C=A D、A>B>C
-
20、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 )A、从小孔喷出 B、要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面齐平 C、不喷出也不下降 D、无法判定